文档详情

多元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1KB
约5页
文档ID:5616889
多元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_第1页
1/5

多元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关键词] 纳古 私营经济 宗教 产品异质[摘要] “回回善营利 ”,河南沁阳水南关、甘肃临潭西道堂、临夏、云南通海纳古、个旧沙甸都是回族聚居地区,都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通海纳古为研究对象,从宗教、企业家素质、产品异质、政策法规等多个角度剖析纳古个体、私营经济,寻找纳古社会文化和经济模式的结点另外还介绍了纳古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障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纳古私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被授予“云南乡镇企业五十强乡(镇) ”在没有明显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的前提下,纳古的发展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在纳古 11 天的调查,结合先前学者的视角,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纳古私营经济一、纳古地理位置及民族成分构成纳古镇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西北部,东经 102°45'01″,北纬 24°11′2″背靠狮子山, 面临杞麓湖,下辖纳家营、古城、三家村三个自然村,其中纳家营是主要组成部分三村先于 1988 年建立纳古回族乡,1997 年 7 月改为纳古镇,目前已建镇 13 年至 2008 年底,全镇总人口 8343 人,其中回族人口 6818 人,约占总人口的 81.72%,回族均信仰伊斯兰教。

镇中最大的清真寺纳家营清真寺于 2004 年建成,占地面积约 2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500 平方米,共四层,每层可容纳 3000 人礼拜二、纳古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纳古传统的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等方面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逐渐形成以个体私营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2008 年全镇经济总收入 363363 万元,而当年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就达到了 331087 万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 91%从下表可以看出纳古个体、私营经济的“魅力”与活力表 1 纳古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指标名称企业个数从业人员 增加值 总产值利润总额 税金劳动者报酬合 计 790 8775 56328 331087 9521 2078 11487个体 617 4126 27601 147905 4864 320 4405私营 173 4649 28727 183182 4657 1758 7082工 业 260 7153 49119 299890 7915 1999 10257交通运输业 2 837 3292 25865 765 52 885批发零售业 466 540 3527 4861 826 25 231住宿餐饮业 35 176 235 256 8 1 59社会服务业 27 69 155 215 7 1 55数据来源:数据来源:《通海县纳古镇 2008 年统计年年鉴》 ,通海县纳古镇统计站从上表不难得出 2008 年平均每 12 个人拥有一家企业(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在纳古通常 3~5 户合办一家企业,二者是相符的) 。

从行业来看,大部分从事于批发零售业,其次是工业从各项经济指标分析工业是当地经济的引擎就劳动生产率而言 2008 年纳古镇人均实现增加值 6.42 万元,人均总产值 37.73 万元,人均实现利税 1.32 万元,说明当地的人均产出是比较高的三、 纳古私营经济发展原因解读(一)宗教信仰早在上世纪初,马克思.韦伯(Max.Werb,1905 )通过对新教( 16 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各改革教派的统称)教派理论的研究认为: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着以一种生成关系在对教友派与孟诺教派的研究中韦伯认为:宗教生活方式与商业思维判断力的强烈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禁欲主义方面韦伯更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化的一个根本要素,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 [2]总之韦伯的观点是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而言是社会经济中的一种内源性力量纳古所有回族中 97%属于格底目派,3%属于哲赫忍耶派,虽然分支不同,但同属伊斯兰教,信仰六大信条和五大功修 1纳古回族对宗教的虔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①纳古经济发展以后,民间投资 3000 多万建立了纳家营清真寺,老清真寺转作为女子清真寺,同时古城亦有清真寺。

②纳古有专业的伊斯兰文化学院面向全国的穆斯林青年,教授阿拉伯语、古兰诵读、伊斯兰文化以及伊斯兰阿拉伯史等课程③每天准时进行五次礼拜(分别是: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 有经济条件的家庭亦会请阿訇到家讲解《古兰经》 ④镇中大街小巷张贴有穆罕默德圣训语录诸如,穆圣说:两大恩典很多人因此忽略而亏折—健康和闲暇等如此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出于调查时间的限制,尚未能深入研究,但从目前来看,宗教已经给经济领域带来正向的溢出效应二)企业家素质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1912 )认为企业家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3],当然企业家本身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纳古的私营企业多数集中钢材生产与加工由于我国总体上处于产业链末端,没有定价权上的优势,钢产品价格瞬息万变然而在我们采访的企业家中,多数对于钢铁价格有着丰富的搜集渠道;另外纳古不少钢铁企业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这在提高经营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成本,规避了企业制度上的风险同时纳古企业家本身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采访的众多企业家中,没有一个人在采访的过程中抽烟即使外出开拓市场、回访客户也极其重视。

一方面不抽烟、不喝酒是遵守《古兰经》 、 《圣训》的基本素养之一但对信仰的忠诚,是对自己的尊重更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不抽烟、不饮酒有利于健康穆圣说:两大恩典很多人因此忽略而亏折——健康和闲暇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和精力旺盛的保证马跃升(原纳古小学副校长)已经 67 岁,但依然经营着全镇最大的私营企业—连铸钢铁厂,该厂仅 2009 年就上税 1970万;纳家瑞(原纳古小学校长)虽已 82 岁但依然思维敏捷、记忆清晰,并经营着鸿祥钢铁厂1 六大信条即:信仰安拉、信仰天使、信仰经典、信仰圣人、信复生、信前定;五大功修即:念作证词、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三)产品多样性(产品异质)古典经济学假定消费者有着相同的偏好,产品之间无差异可以完全替代但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经济学家开始放弃这一假设转而立足于产品异质即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各有偏好,而企业之间的产品存在互异性且无法被完全替代赫尔普曼(Helpman,1985 )认为产品异质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4]通过调查发现纳古虽然整体产业是钢铁工业,但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尽相同在我们已知的品种中就有窗料、角钢、方钢、工字钢 、槽钢、铰链、钢筋、焊管(无缝焊管、大棚镀锌管) 、钢模板、钢坯等。

而在上世纪 70、80 年代,纳古虽然家家制刀、卖刀,但生产的品种相同、市场对象也相同这就导致纳古制刀业的“内耗”即恶性竞争而“管制类刀具”只是压倒传统制刀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产品的异质使得众多厂商面临不同的市场划分,同时也降低了内部竞争现在纳古已经有了角钢协会、窗料协会、焊管协会,不同协会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外部效应,增大了信息量四)传统的商业文化与政府政策的鼓励马经(2002)指出,历史上云南回族聚集地区的产业结构一般是自然形成,政府干预不多 [5]商业基因得以保存同时马占伦、樊子实(1997)认为,回族形成的时期较晚,土地、山林、矿藏等资源不多,主要靠农兼商或工业、手工业、饮食服务等生产手段谋生的特点 [6]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伊斯兰教本身鼓励经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摘抄到这样的语录:“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利息” , “真主的恩典百分之九十九在交易中” , “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的可信赖的奴仆” 1978 年我国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个体、私营经济也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1999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支持与当地商业文化互相融合,最后促使纳古私营经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五)文化的包容民族团结是纳古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清代咸丰年间(1856~1873) ,回族遭受劫难时,纳古回族创造了“回汉互保”的政治奇迹至今纳古镇仍有一条道路叫“互保路” 同时纳古还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李兴华(2005)通过系统的研究认为,纳古伊斯兰却又一个注意内外多方面和谐相处的优良传统,并注意及时化解不和谐因素 [7]现在纳古有外来人口 12000 多人,是当地人口的 1.5 倍,这种开放的民族情结,逐渐形成一种外部经济,并产生溢出效应,推动着纳古私营经济的发展四、当下纳古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一) 局部教派制度与现代商业理念相悖从纳古乡镇企业发展的路径看,有这样的趋势:户办企业减少,联户企业增多,并开始出现部分股份制形式的集团公司今后股份制将是主体但在实地考察中,调查人员多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理圣训中禁止利息与现实中利益分配的矛盾 《古兰经》说:真主准许买卖,但禁止利息现在居民习惯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同时入股,作为回报他们将获得年终分红另外部分纳古居民亦将自由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如:股市) ,当然烟、酒等为《古兰经》所禁止的产品是在投资对象之外的。

股息、红利都是现代投资方式的一种常规获利手段但如何在这一点上实现与《古兰经》的一致性已不是一户居民或一个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二) 政府力量亟待加强纳古虽然有 790 户个体、私营企业,经济繁荣但调查人员在 12 天的考察中发现:公共卫生落后,交通发展滞后在调查过程中经常看到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积攒成堆,无人清理的现象另外纳古私人车辆很多,有的一户拥有 5 辆私家车但全镇仅有两条主干道,其它道路错综复杂,路面窄而且路况等级低公共卫生、道路交通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主导但纳古镇穷民富,所以如何改善税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公共产品建设与维护,为企业和居民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已是一个突出问题三) 资源愈加短缺此处资源主要是指土地取得成本与电力紧张纳古背靠狮子山,面临杞麓湖土地紧张2009 年有耕地 2893 亩,人均仅 0.35 亩,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这一数字在今后会更低富裕居民开始盖建别墅,单家独院,占地面积大部分企业被迫向半山一带迁移,土地取得成本上升钢铁属于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大为缓解电力紧张局面政府实行分时段差价供电,部分企业晚间开工,产能受到限制更为严重的是这将导致厂房闲置时间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等问题。

四) 环境污染鉴于钢铁行业的性质,全镇粉尘污染及噪声污染严重,水质明显下降居民患胆结石、癌症的人数正呈上升趋势但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政府力量单薄无法采取措施;企业以利润为导向虽然多数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意识,但也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搭便车心理普遍;教会是一个民间组织,话语权小所以充分利用政府、企业、教会三方力量实现政府号召、企业出资、教会协调这样一种均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上级政府也应当重视,污染会对临近地方发展带来负效应五) 外来劳工问题纳古有 12000 多外来务工人员,是常住人口的 1.5 倍由于钢铁属于高危行业,厂商大多为工人购买了工伤保险但多数企业家承认没有为员工购买其它的保险一方面是外来人口流动性大,操作上有困难;另一方面为每个工人购买保险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从表中可以计算出,工人人均劳动报酬 1.3 万元,平均每月仅 1100 元从人口数量上看 2002 年是 7544 人,2006 年为 8163人,2008 年有 8343 人,人口增长基本是内生性的通过婚姻被纳入纳古户籍的仅在少数所以改善外来人口福利,降低外来人口流动性,对纳古企业比过去更重要六) 产业转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