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皮影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思路分析.doc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99KB
约4页
文档ID:530621053
皮影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思路分析.doc_第1页
1/4

皮影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思路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和面临的困境,然后从数字化爱护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皮影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皮影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人机交互演绎皮影新形态、皮影的新媒体传播和产业跨界融合四个方面的新思路 【关键词】皮影;困境;数字化爱护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又称“影子戏〞、“灯影戏〞等艺人一边在幕布后操纵皮影道具,一边配以独特的曲调和乐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2008年,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目前皮影艺术正面临着传承困难、观众断层等严重的问题,使得这项艺术的传承岌岌可危【1】虽然皮影戏已经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并不意味着就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一、传统皮影的艺术魅力 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甚广,在开展中吸收了各个地方音乐曲调和表演技法中的精华,从而不断演化形成了众多流派,有唐山皮影、四川皮影等各具特色的皮影虽然流派很多,但皮影的制作工艺却都非常精良,都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八大工序【2】,才能呈现出十分精美的皮影造型。

皮影的造型十分独特,一个完整的人物由头茬和戳子组成头茬分为脸谱、帽饰、发饰等局部;戳子那么由上身、腿等十来个部件组成用线将头部和四肢连缀起来,这种人物造型防止了二维平面人物的单调性问题,表现方式更加灵活,有更多的表现空间人物镌刻更是继承了“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的设计思想,并在雕刻技法上注重阴阳协调的原那么,使人物端庄稳健再搭配表演者的操纵能力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唱腔曲调,以故事演绎的形式歌颂了忠、孝、礼、义、仁等美好品质皮影人物动可上天入地,翻江倒海;静可悲喜交加,思绪万千;舞台表现力极强,极具艺术魅力 二、传统皮影戏的困境 皮影艺术历经千年传承,现在出现了断裂倾向,主要表现在表演人才缺失、成品爱护困难、表现形式单一三个方面首先,从表演团的数量上来看,皮影戏班的数量急剧减少据统计,上世纪五十年代,仅湖南省一个省就有1500多个皮影戏班,大约到八十年代,全国还有1000多个皮影戏班,而时至今日,全国设备齐全具有传承能力的皮影戏班已缺乏20个而且很多皮影戏演绎者年岁已高,全国皮影艺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90%【3】再加上皮影戏的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长,三年时间或许都难以培养一个成熟的皮影艺人,而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新媒体,对传统艺术不足耐心,因而表演人才出现严重断层,后继无人。

其次,皮影成品爱护困难,长时间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和湿度不当也会使皮影变形在所有工艺流程不减不换的前提下,难以进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最后,当下受众的审美倾向发生改变,而皮影戏仍传唱古代经典剧目,表现形式单一,互动性与娱乐性不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皮影戏很难得到当下受众的青睐,更难以使受众产生对皮影艺术的认同感 三、皮影的数字化爱护与传承思路探索 要想让传统皮影活起来,就要用现代化的技术伎俩进行爱护和传承,即数字化爱护与传承数字化技术对皮影艺术的爱护与传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存储提供保障、数字化再现提供撑持、数字化展示提供平台、虚拟现实提供开展空间【4】,通过总结可具体归纳为下列四个方面: 〔一〕皮影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从国外的“美国记忆〞到国内故宫、敦煌的数字化爱护项目,数字技术一直在博物馆的信息采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影博物馆的展示分为静态展示、活态展示和数字化展示三种静态展示力求复原皮影戏的原始风貌活态展示即现场演绎皮影戏,动态的表演和静态的陈列相结合,更合乎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的要求目前我国有静态和活态展示的皮影博物馆有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中国西安皮影博物馆等。

但皮影的现场演出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而数字化展示方式那么弥补了这一缺乏中国美术学院立项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皮影数字博物馆,该“博物馆〞可通过图文和二维三维动画对皮影进行充沛展示;环县地区运用道情皮影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濒临失传的宝贵道情皮影音频、视频、图谱等进行存储 〔二〕皮影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皮影艺术图案丰盛,可将其直接运用到现代装饰中,比方皮影人物的各类挂件可运用到现代封面设计中;还可将皮影图案进行重新解构,皮影中的人物造型以线性镂空为主,简洁美观,富有运动色彩,可以此为根底,发明出具有动静结合格调的特色化产品,如珠宝创意大赛的戒指造型、皮影字体挂历和象棋产品等皮影上色采用传统的晕染方式,叠加的色彩更具有梦幻感,并且白青黑红黄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对应,比照鲜明,这可用在服装设计中,比方中国品牌夏姿·陈的服装设计【5】事实上,皮影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正是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体现,好的设计不仅能满足功能需求,还能承载丰盛的文化内涵,可以由此追溯到某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成为探究文化开展方向的载体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 〔三〕人机交互演绎皮影新形态文化计算【6】是指借助计算机的系统办法构建传统文化模型,从而使用户能够在当今的计算机设备上进行交互式的文化体验,示例国外将“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到文化遗产的爱护上,如对古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再现,用户通过“增强现实〞设备能够身临其境地看到神庙的原貌。

将“增强现实〞技术用于皮影的数字化爱护,可以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如用户可以通过扫描皮影角色卡片,在屏幕上看到对应的皮影动画,并配有皮影人物以及剧情的科普内容,使静态的皮影活起来此外,交互技术的开展使得皮影演绎更加自然闻琇【7】提到几种手势辨认算法,通过单手、双手等不同手势进行辨认,可以对皮影表演进行操纵和控制还可通过对用户五官信息的检测生成个性化的皮影脸谱 〔四〕皮影的新媒体传播和产业跨界融合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为文化的爱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时机张认为皮影的传播主体由传媒机构、继承者、观众和爱好者共同组成,新媒体的力量不可无视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中,爸爸带孩子观看了平江皮影,使平江皮影瞬间在国内火了起来,平江游客暴涨,旅游收入暴增此外,还有非遗与电商平台“唯品会〞合作,设立了“唯爱工坊〞,将非遗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电商携手非遗传承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了非遗的传承,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跃忠.论中国影戏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9-142.【2】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石家庄:文物出版社,2008,(1):53. 【3】马玉丹.皮影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 【4】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爱护与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2):49-55. 【5】王假设鸿,宋雨微.关中民间皮影视觉符号的艺术特征与创意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2(04):127-129. 【7】闻琇.适用于皮影表演系统的手势辨认算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贾子元.基于深度感知的个性化皮影戏生成办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