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胃肠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20130504武汉

san****glu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68MB
约72页
文档ID:49462213
胃肠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20130504武汉_第1页
1/72

胃肠道肿瘤淋巴结转移CT诊断 --临床研究策略与实践张晓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从一个临床现象说起:§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重要预后因素**Ahn HS, et al,Cancer 2010;116:5592–8.AJCC&UICC 6th AJCC&UICC 7th以淋巴结直径作为CT诊断转移标准存在的问题淋巴结大小特异性敏感性15mm99.2%23%8mm86.2%54.6%No.6:CT检出5枚小淋巴结病理3/6研究背景§ 目前影像学诊断淋巴结转移水平不足**RM KWEE, et al. Gastric Cancer 2009 12: 6–22方法平均敏感性平均特异性EUS70.8%84.6%MDCT80.0%77.8%MRI68.8%75.0%PET/CT54.7%92.2%以上多种影像学检查不能可靠的判定胃癌淋巴结转移*197919861995 2005CT首次用于胃癌CT首次N分期 (准确率56% ) 淋巴结结CT病理对对照 多排CT技术术N分期(准确率64% ) 8%↑8%↑Cochrane图书馆胃肠癌淋巴结+CT/MRI=0胃肠癌N分期:影像学-NA2007多排CT技术综术综 合指标标N分期(准确率70% ) 6%↑6%↑普遍存在的问题:1、N分期水平不高(60%-70%)2、N分期参照体系不规范(1997年前旧TNM分期系统)3、判断标准单一(径线为唯一标准)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难点§ 胃周淋巴结范围广(淋巴结分组多)§ 淋巴结转移形式多(微转移,局灶,弥漫)§ 判断标准不统一(长、短径,5-15mm)§ 淋巴结影像-病理对照不够准确• 要对复杂情况作出精确的观察是极端困难的• 必须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选定的范围内TIPS问题1: 淋巴结N分期准确率不高的原因?• 入组标准:1. 内镜证实的胃癌患者2. 未经治疗,术前2周内行腹部增强CT扫描3. 经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D24. 分组进行病理送检和记录• 符合条件入组者53例• 比较CT检出淋巴结大小的分布情况, 及不同大小范围淋巴结的转移比例10mm以下转移淋巴结占总体比例80%90%Fukuya TRadiology,1995,197:705-711.Monig SPAJR, 1999,173(2):365-367.>10mm LN49个月• 纳入肿瘤位置,浆膜浸润及淋巴结径线和数目四个CT相关指标及 年龄、性别、CEA和CA199四个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生存相关性评价• 应用K-M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多变量cox成比例危险因子模型比较上述各指标的预后评价效能单因素生存分析, 仅淋巴结短径≥8mm和淋巴结数目≥4枚为预后相关危险因素To be or not to be: Signifcance of lymphnodes on pretreatment CT in predicting survival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K-M生存分析:CT检出直肠癌淋巴结短径和数目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迟永堃,张晓鹏*,李洁,孙应实.EJR 2011, 77(3):474-7•治疗前CT检查的淋巴结情况可以作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手段•CT所示淋巴结的大小及数目均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综合大小与数目两个因素提出的>=8mm或>6枚淋巴结的诊断标准,对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IF=2.339• 只有理论才能激发和发扬发明创造精神• 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和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 TIPS策略• 由以技术和方法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转变• 以科学问题为中心,通过建立长期战略,促进学科发展• 以科学问题为纽带,培养科学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科学问题是纲,纲举目张敬请指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