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主持人表现力 肖玉婷(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6)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提高自身的表现力是时代需求播音员主持人自身既是传播内容的掌控者,又是传播工具,也是传播成品的完成者这就要求在整个传播中必须具有美的表现力,才能满足观众对美的渴望现实中有的主持人相貌平平,却深受观众喜欢;有的主持人一味追求外在,十分靓丽,却不令人接受因此表现力必须以真善为前提,以美来展现才能更好地传播美,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产生美的感受,从而达到有效传播一、什么是主持人的表现力主持人的表现力就是主持人自我表现的能力,是指在完成主持的工作过程中,自身潜在能力和个性、风格等优势的凸显包括主持人内在的思想、品德、才智、能力、品位和外在的姿态、神韵、气质和风度等等有的主持人以平易近人良好的亲和力感染人,例如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他在主持谈话节目《高端访问》的时候从不因为被访问者是某国元首而面露谄媚之态,在深入伊拉克前沿阵地进行采访时,也不会因为采访对象是普通士兵而心生淡漠之情,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许多人的称道有的主持人思维敏捷,善于应变,比如采访过很多社会名流的杨澜,非常注意对不同的人选用不同色彩的语言交流。
一次采访李敖,她注意到李敖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就马上改变开场白:“李先生,你好,我发现你特别喜欢用红颜色接着她问:“你是不是这辈子经常在与人相斗,所以有一种红色的气焰?”她把红色提升到斗争的气焰,找到了开展话题的导火线,体现了主持人独有的观察力和新颖的角度有的主持人以风趣幽默著称,“也许你委屈,也许你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这是《挑战主持人》节目主持马东的口头禅,他常常自嘲以制造幽默的效果,当评委张绍刚看到美女参赛者就赞美多多、并且时不时以此刺激身材臃肿的评委丁当,两人因此吵得不可开交时,马东却结合自身调侃道“心宽才体胖”,令人在笑过之余又不得不佩服其机智幽默这些主持人都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潜能和个性,并很好的传播了美二、表现力对主持人的重要性可以说,不管在哪个时代人们都从来没放弃过对美的追求随着改革开放,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频繁交往,人们的审美准则也越来越高作为公众人物的主持人,提高自身审美准则和表现力是广大观众的审美需要现实中,有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是不令人满意的,虽然主持人用尽“招数”,但观众并不接受例如,某电视台一档电影节目,在电影播放一段后,主持人对刚刚播放过的悲伤的电影情节进行简述,并提醒大家继续收看。
但主持语言中却对悲伤情节毫无所动,始终保持笑容满面,声音高亢明亮,语言节奏明快,与电影情节所传递的情感相左让人觉得做作、虚假,难以接受,当然不会有很好的收视率有的主持人为什么会深受观众喜爱呢?例如白岩松,他的评论以独到深刻、尖锐犀利、观点精辟称道,例如《新闻1+1》一期节目中“关于海南政府在非春节期间给市民发放红包事件”旅游带动了整个海南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抬高了当地物价,市民的工资收入却无变化对此白岩松评论到:“与其政府闷头发财,不如政府给老百姓多发点钱”又如董卿在主持中常常表现出人文关怀,在“青歌团体赛”20天的比赛中,一位来自藏族的歌手上台演唱后开始了综合知识问答,抽到的题目是汉语成语,细心的董卿发现他看题板时眼神茫然,立刻意识到这位藏族同胞不懂成语内涵,于是请现场评委藏族歌手宗雍卓玛翻译但尽管尽力翻译也很难用藏语准确翻译出成语内涵,最后只能遗憾告终这时董卿说:“其实他听不懂我们的话正如我们听不懂他唱的藏歌一样,但是他今天为我们带来的是中国海拔最高地区的歌声,歌声里他的感情我们听得懂,歌声没有界限,情感没有界限,相信我们的关怀他一定听得懂!”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憨厚的藏族青年微笑着为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又如崔永元,在“拾金不昧要不要回报”这一期节目中,正当两位嘉宾的发言针锋相对时,崔插入一句“张先生的制度阐述得很完善,但郑先生说了,你这个制度把人类的感情都弄没了,弄到哪儿去了?”大家笑了,笑声中不难悟到:人与人之间不能没有真情和良心,同时也要有比较完善的制度当所有人都在思考拾金不昧要不要回报时,他揭示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幽默诙谐、客观精辟的点拨,使说者乐说,又让听者乐听,魅力无穷还有思维灵敏,表达得体,语言色彩丰富,秀外慧中的柴静、鲁豫等都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赞誉以上这些主持人,他们对自己所主持的节目都有切身的感受,真心的体会,做到内外合一,身心投入因此主持人不仅应具有外在良好的形象,更要具有内在美的品质,如忠诚、善良、勇敢、勤奋、信念等等,才能在节目中树立自身好的形象,主持好节目,更好地吸引观众,真正引起共鸣,并使观众用自己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补充节目内容,产生对传播内容赏心悦目的情感体验及审美的心理过程,在美的感受中享受节目带来的愉悦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增加节目的感召力和传播效果所以对主持人来说,表现力十分重要三、主持人的表现力必须以美为前提主持人通过语言和形象进行传播,其表现力直接关系到观众对节目的接受程度、传播效果。
因此,表现力必须以美为前提中央电视台《夜线》节目主持人张越有一次采访一位70几岁高龄的老红军是如何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奉献青春热血的为了挖掘出深度,张越换下了亮丽的工作装,穿上了朴素的生活装,来到大妈的住所和大妈一起挑水、摘菜、聊天吃饭逐渐熟悉后,一天突然发现大妈头上新长出的白头发,便起身上前一边拔一边问道:“大妈,长[来自www.lw5U.coM]征很艰苦,要是你们例假来了怎么办呢?”大妈说:“还有什么例假啊,长征太苦了,月经都出现了紊乱,长征不久后几乎都停了长征结束后大家进行治疗,治好的就结婚生孩子了,没治好的就和我一样一个人过了一辈子”短短的言词深深感动了张越,也感动了每一位观众,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张越通过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深入了解,真切的感动,在节目中表现出真诚和平易近人的亲切感其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树立了平和的形象,也挖掘出了节目深度,更[来自WW]好地吸引了观众,获得了成功相反,有的主持人正襟危坐于主持位置,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味表现自己,在生活中追求金钱名利,言行中散发着铜臭、黄色和低俗,甚至摆出高高在上,对观众不屑一顾的样子他们虽穿着时尚,自认为高明,但观众只能对他们嗤之以鼻因此,外在美不仅是外在的穿着、打扮、姿势,更是内在品格的外化。
所以,内在美是通过可感可见的外在表现出来的同时,外在美又是内在美的反应,而内在美是外在美的本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无所谓外,无所谓内,外即是内,内即是外美总是存在于人们普遍认为具有美的价值的客体中,是客观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间断过,对美的欣赏也从未改变过,一直崇尚美、追求美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是社会美的象征,必须自身拥有美的品格,才能传播美,塑造美,从而让观众感受美,欣赏美,最终从美的传播中成就美Reference:[1]翁如.主持人表现力训练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王宇红.幽默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