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分布图中寒暖流的判别方法等值线图的判别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等温线图中,如何对寒暖流进行判断也是大部分学生面临的难点,在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三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一、流向判别法 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教材是这样定义的: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高,叫做暖流;相反,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低,叫做寒流比如有甲、乙两幅图:假设该海域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到洋流的影响,如何判别是受寒流还是暖流呢? 首先,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标出相对的高、低纬区域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可在甲、乙两图中标出大致的高、低纬位置 同时可得出其所在半球,甲图中,数值由南往北递减,该区域在北半球,乙所在区域为南半球 其次,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标出洋流的流向 在等温线图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即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所以在图中可把流向标出来 从上图可知,甲图中,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根据定义,所经洋流为寒流;乙图中,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可知为暖流 二、温度判别法 根据教材的定义: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高,叫做暖流;相反,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低,叫做寒流。
所以,我们可以在等温线图中弯曲最厉害处和同纬度等温线较平直处分别找一点,比较两处水温的高低若弯曲处水温比同纬度高为暖流;相反,则为寒流具体步骤如下 甲图中,先在等温线弯曲最厉害处找一点P,然后在同纬度等温线较平直处找一点Q,比较两者水温的高低,从图可看出:15℃<P<16℃, 而16℃<Q<17℃,所以P<Q,即P处水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可见P处有寒流经过同理,乙图中N>M处,可知N处有暖流经过 在这种判别方法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所选的两点必须在同一纬度,二是其中一点必须是在等温线弯曲最厉害处,另一点在等温线较平直处,否则不具有可比性 三、巧用“高高低低”规律法 此方法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总结、概括和提炼 以甲图为例: 从以上分析可知:P处受寒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地区Q处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在这一结论中,寒流、温度低、凸向低纬,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即“低低”规律 同理,乙图中: N地受暖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这句结论中,暖流、温度高、凸向高纬三者相一致相统一,即“高高”规律所以以上两句结论可概括为“高高低低”规律 利用“高高低低”规律可以很快做题。
例如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海域位于________ (南、北) 半球, (2) 按海水的物理性质分,洋流AB属于_____流,洋流CD属于______流 具体分析是,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据水温的变化可标出相对的高、低纬地区和等温线的凸向 A、B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处温度应比同纬度地区高,为暖流;反之,C、D处为寒流 若学生能深刻理解“高高低低”规律中水温的高低、等温线凸向(洋流凸向)、洋流性质三者变化上的一致性,做题时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在此规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判别季节和海陆位置,这里不一一解释 下载: 浅谈风向及其应用大气运动中的水平运动就是风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风的内容很多,但是关于风向的问题及其应用,我们接触不多现归纳如下一、常见的风向判断1.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若图中甲地为高压中心、乙地为低压中心,那么①地盛行西北风,②地盛行西南风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2.利用气旋和反气旋图判断例如:北半球气旋示意图在判断风先向时,要注意在气旋的什么方位一般在气旋南方则刮偏西风,在北方刮偏东风;在气旋西侧刮偏北风,在气旋东侧刮偏南风。
3.利用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来判断如:下图中H、K、M、N为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H、K、M、N点精确测定的沸点,H、K两点为99.95℃,M、N两点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O处的风向是(B)A.北风 B.南风 C.东风 D.西风4.利用季风气候的特征来判断我国的冬季,主要刮偏北风;夏季,主要刮偏南风南亚地区的冬季,刮东北风;夏季,刮西南风5.利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来判断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刮西风,北半球刮西南风,南半球刮西北风地中海气候冬季刮西风二、风向的应用1.风与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把工业放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处,把居民区放在上风处;如果是季风区应该把工业区放在垂直风向的郊外高级住宅区的选择应布局在上风向或最小风频处例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布局工业,为了避免大气污染,选用下图哪种布局方式最合理( )因为我国东南沿海为季风气候区,所以应该把工业布局在垂直风向的郊外,那么我们应选择A这样,工业对居民区的影响是最小的2.风与交通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最好选择逆风的方向,所以飞机的跑道应该与风的方向一致航海我们应顺风航行,这样既可以提高航速,也节省燃料。
逆风与之相反如:《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下面的问题2004浙江卷)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D.3~4月 C.5~6月 D.7~8月我们知道船航行时,如顺风顺水则容易,因为此区域处在季风气候区里,如果要顺风顺水则应选择在冬季时,此时冬季风与船的航行方向一致,所以我们应选择A3.风与能源在风力较大的内陆和沿海,可以建立风力发电厂,比如,在我国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4.风与农业如我国冬季风、干热风、台风,印度的西南季风等,他们对农业都会造成影响5.风与野外考察在野外考察时,我们可以根据树冠形状来判断方向在沙漠中观察流动沙丘的移动方向如: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本题以外力作用形成的沙丘为考核的切入点,考核内容涉及到在指向标地图上判别方向,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沙丘坡度的陡缓与风向的关系、等高线图高度的估计,相对高度的计算,沙丘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等一系列知识,具有一定难度。
解第(1)小题,首先根据题干的陈述,结合等高线图及比例尺(所示范围较小,长250米左右,宽不超过150米)确定这是一幅沙丘构造图,从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左侧的坡度较缓,右侧的坡度较陡,然后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确定风应从左向右吹,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N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来确定风应从西北方向吹来(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风;6.风与军事例如:(03·文综·40)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带)的影响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试题第(1)问是一道读图填空题,答题时要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纬度40°~60°属于西风带,图中50°纬线从海峡穿过,可知英吉利海峡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第(2)问包含两问,难度颇大解答时务必注意题目中的“提示”从常识来讲,对渡海作战的影响应考虑风浪的大小,“提示”说明风力大小与气压强弱有关注意了这一点,就进入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另外,解答此问,要求针对提问进行现场的推理和分析,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关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晨昏线的特点及其运用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是由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高中地理中最为抽象、也最难以理解的内容,并且多年以来在高考试卷中频繁的以各种面目出现,且占有较高比例的分值这些地理现象和晨昏线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掌握晨昏线的特点、理解晨昏线与这些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在教学中、在解决昼夜示意图等这一类问题时,因抓住“一线”而获得“生机”一、晨昏线的产生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阳光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被称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个球是黑暗的,也就是夜半球昼、夜半球的界线就称为“晨昏线(也称晨昏圈)”在现实的地球表面,由于地球大气的折射、散射等作用,晨昏线所在的地方其实是处在昼、夜的过渡地带,如图1为北京时间2004年12月14日20时52分时的地球昼夜示意图。
也就是说,晨昏线上的各个地方在时间上可能是早晨或黄昏这样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截然区分的时间点,但为了便于我们研究,在图中,我们将“晨昏线”画成一条线,把昼夜的更替看成是一个截然区分的时间点图1 昼夜示意图 来源:Amiglobe2002软件模拟二、晨昏线与地球从理论上讲,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表的晨昏线是一个大圆[大圆:球面被通过球心的平面所截成的圆,是球面所能截取的最大的圆大圆的圆心就是球心],地球的球心就是晨昏线的圆心但实际上,包围地球的大气有散射折光作用,使地平面以下34′的光线能折射到地面上来,这样,当清晨太阳在地平面以下34′时,在地平面上就已经看到了散射折射光;而在傍晚,太阳已经落在地平面以下34′时,在地平面上还可以看到它另外,在地球上看,由于太阳的巨大,太阳是一个圆面,而不是一个光点,它具有16′的视半径,这样使白天延长,所以,昼半球向四面八方扩大50′(34′+16′),而夜半球都缩小50′,因此昼夜半球不一样大,晨昏线也不是真正的大圆经过测算,在春分、秋分两天,全球昼夜也不真正等分,白昼时间为12时8分钟,黑夜时间为11时52分钟为简便起见,我们仍把晨昏线看成是一个大圆,把昼夜半球等分。
但这一事实我们要了解,它能加深我们对理论与生活之间差别的理解三、晨线和昏线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两部分随地球的自转,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部分就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部分就是晨线对地表某个具体地点而言,它的地方时如果是早晨(日出),那么它就在晨线上,如果是黄昏(日落),它就在昏线上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判断晨线和昏线至关重要根据晨线和昏线的特点,其实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晨线和昏线由此我们也可以反推,即如果知道了晨线或昏线,就可以推测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图2 A图中的为晨线;B图中的为昏线;C图中的晨昏线上半部分为昏线,下半部分为晨线;D图中的晨昏线上半部分为晨线,下半部分为昏线四、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在众多太阳平行光线中,必有一条太阳光线的延长线穿过地球球心,这条就是太阳直射光线,其与地表的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任一时刻,晨昏线(圈)与太阳直射点之间都存在着固定的相互位置关系,即太阳直射点位于由晨昏线围成的昼半球球面(地表)的中心点,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到晨昏线上各地的球面距离都相等掌握这一特征,我们就可以从中分析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