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吕氏春秋·察传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3KB
约15页
文档ID:56701081
吕氏春秋·察传_第1页
1/15

呂氏春秋·察傳,《吕氏春秋》简介,1.作者: 《吕氏春秋》是秦国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吕不韦生年不详,死于秦始皇12年(公元前235年)他本是赵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的大商人,后来当了秦国庄襄王的丞相,封为文信侯秦王政(即秦始皇)时被尊为相国,主持国政,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2.内容及思想《吕氏春秋》,亦名《吕览》,是杂家代表著作,大约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每纪五篇,外加序意一篇),八览(每览八篇,首览少一篇),六论(每论六篇),共160篇,20余万言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诸子各派学说,目的在于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在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有几篇还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对于先秦的学术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文章篇幅大多不长,组织却很严密,善于设喻,运用寓言、故事说理,颇为生动3.注本及版本:为《吕氏春秋》最早作注的是东汉的高诱,过去通行的是清毕沅辑校的经训堂本,近人许维遹yù的《吕氏春秋集释》对毕沅校本有所是正又陈奇猷有《吕氏春秋校释》,张双棣等有《吕氏春秋译注》等可参看。

课文讲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察傳,即審查傳聞 得,王念孫認為應作“傳” 母猴,即猴,字又作馬猴、獼猴、母猴、沐猴,皆一聲之轉段玉裁“猴”字注:“母猴乃此獸名,非謂牝者沐猴、獼猴皆語之轉,字之訛也 又云:“單呼猴,累呼母猴,其實一也 過,動詞,犯錯誤聞而審,則爲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齊桓公聞管子于鮑叔,楚莊聞孫叔敖于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于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而,假設連詞,如果 幾個典故,參看課文註釋 故國霸諸侯也 “国”字下疑脱“治”字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論,《說文·言部》:議也熟论,仔细周密地考量 信,《說文·言部》:誠也从人从言 原文意思是“真的嗎?” 草莽,見課文注釋莽,小篆作 ,《說文·茻 部》:南昌謂犬善逐菟艸中爲莽从犬从茻,茻亦聲 六律,課文P392注 和,[hé] 《漢語大詞典》:.调和;调治;调适《周礼·天官·食医》:“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 郑玄 注:“和,調也《国语·郑语》:“是以和五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 北周 庾信 《仙山》诗:“金竈新和藥,銀臺舊聚神《老残游记》第二回:“﹝那人﹞隨便和了和弦,彈了一兩個小調另有 [hè ],1.以声相应;跟着唱或跟着唱腔伴奏《易·中孚》:“鳴鶴在陰,其子和之《詩·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2.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亦有与自己诗词应和者,如 唐 王初有《自和〈书秋〉》《列子·周穆王》:“ 西王母 爲王謡,王和之,其辭哀焉。

张湛 注:“和,答也 3.附和;响应《商君书·更法》:“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衆《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 絪 ( 鄭絪 )等從而和之,議始定 4.答应;允许《後汉书··方术传下·徐登》:“﹝ 趙炳 ﹞嘗臨水求度,船人不和之 李贤 注:“和,猶許也益,小篆作 ,《說文·皿部》:“ 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後寫作“溢”,古今字 精,《說文·米部》:“擇也从米青聲本義是擇米,引申為精華 節,小篆作 ,《說文·竹部》:“竹約也从竹即聲 ”本義是竹節引申爲關鍵 “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參課文注釋 溉汲,打水灌注 聞之于宋君聞,使動用法 史記,記載歷史的書,非後世司馬遷之《史記》張守正正義:“諸國皆有史以記事,故曰史記”,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爲所聞,則得之矣類,《說文·犬部》:“種類相似,唯犬爲甚从犬頪聲 ”本義是種類,引申爲像 經,《說文·糸部》:“織也从糸巠聲本指紡織物的縱線,與“緯”(緯 :《說文·糸部》 , 織橫絲也从糸韋聲 )相對,引申為界限小 結,母猴 和 夔一足 三豕涉河 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