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形式及指导策略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6页
文档ID:534103644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形式及指导策略_第1页
1/6

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形式及指导策略一、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阅读培养, 对阅读已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女口:能较自主地阅读图画故事书; 能将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内容等由于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强,自选的阅读材料已超越了那些情节简单的童话故事类书籍, 而以那些篇幅较长、情节曲折的图画故事书《兔子智斗老虎》 、《火焰》等;综合杂志如《好儿童》、《看图说话》;报纸如《小青蛙报》;知识百科类如《幼儿知识百科》、《儿童十万个为什么》等为 主他们的阅读现状是:1 、出现阅读理解的断层现象, 表现为:大班幼儿虽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阅读大部分的故事内容,但对故事情节的几个重要转折点难以解读 主要原因是幼儿缺乏对这些画面细致的观察以及合理的想象这种阅读理解的“断层”阻碍了幼儿对整个故事的解读2 、大班幼儿的思维较之中班有序, 表现为:大班幼儿在阅读那些篇幅长且情节点多的图画故事书时能将故事中相同的几个情节点加以初步的归纳理解, 但不能对故事的主题进行概括3 、大班幼儿有极强的求知欲,经常会生成许多问题但他们不知怎么寻找相关的阅读 材料,通过解读并运用阅读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4 、识字的欲望不断增强表现为:大班幼儿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 还时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 识字的积极性很高5 、阅读的个性化趋于明显,表现为: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逐渐显示出了差异每位幼儿阅读理解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各不一样有的喜欢用绘画、 歌舞表现自己理解的内容;有的喜欢用戏剧表演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针对以上特点,大班幼儿阅读的指导要点是: 指导幼儿能对故事情节转折处的画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故事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想象; 帮助幼儿提升对阅读情节归纳以及故事主题概括的能力;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阅读, 用各种方式表达阅读信息,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地认识常见的汉字;拓展多种阅读样式,推进幼儿阅读个性化的发展二、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样式两年的阅读培养,使大班幼儿的阅读越来越呈现个性化 有的幼儿喜欢静静的阅读图书;有的喜欢用绘画、歌舞、 表演的方式表达理解的阅读信息;有的喜欢在生活中阅读标志、海 报等因此,要有效地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就必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阅读材料的特点,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

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同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我们建立多 元的阅读样式有:”(一) 个别化阅读活动教师在阅读区内投放各类阅读材料, 有童话故事类的、有科学类的、有生活类的、 有世界儿童名著、有幼儿自编的图书等等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 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通过最少的干预,鼓励幼儿自主阅 读孩子们自在又愉悦,每每享受到的是私密阅读空间所带来的那份独有的宁静以及来自于 教师最亲密与直接的关注和指导二) 集体阅读活动伴随着熟悉而悠扬音乐,属于大家的 “共读好时光”开始了教师拿出自制的大型图画故事书与孩子们一起阅读, 有时孩子们手上会人手一本小图书 这种阅读活动主要是帮助养 成良好的有序阅读图书的习惯,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内容并能进行归纳, 获得自主阅读图 书的经验 集体图书阅读活动能充分发挥幼儿互相感染、 互相影响的作用 如果分小组进行,则更便于教师全面观察和个别指导 总之,这样的阅读活动, 幼儿获得了师生、生生共享阅 读时刻的愉快体验三)小组探索性阅读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 经常会生成很多问题, 小组探索性合作 阅读能帮助幼儿探索并理解阅读信息,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指: 教师根据幼儿当前的 兴趣、 热点问题,提供多种阅读材料,鼓励幼儿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并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 合作探索研究, 解决生成的问题并用多元的方式仅信不过表达表现 这种样式的流程为: 教 师或幼儿提供多种阅读材料——幼儿自行选择阅读材料——有共同阅读兴趣的幼儿组成小 组——小组共同探索研究阅读材料——与其他组分享阅读成果(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表 现)如大班初期,教师迎合国庆节展开了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 主题开展中幼儿生成了 许多热点话题: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中国最伟大的人是谁中国的国花是什么……教师 根据幼儿的这些问题,首先从网上收集并制作了一本本图书: 《了不起的中国人》 、《中国的骄傲》、《中国知多少》 将之放在图书区里, 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朋友结伴选择相应 的图书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全程关注幼儿的合作阅读,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如“你们在小组阅读中有什么困难吗” 、“这些图书资料能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了吗”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向 大家介绍研究的成果” 等;再次教师搭设交流的平台, 让每组成员用最擅长的方式向大家展 示小组研究的阅读成果如 : 星星组用小品表演《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向大家展现了了不起美少女组则用歌舞的形式展 幼儿的多元表达得到了同伴的也萌发了幼儿爱国的情感以的中国古代人; 钻石组则用快板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中国之最; 现了奥运会、 世博会、 兵马俑等中国值得骄傲的事情和遗迹。

积极的响应, 同时大量的阅读信息提高了幼儿认识社会的能力, 及更加深了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小组探索性阅读突破了以往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 在与同伴共同自主的阅读研究中, 主动积极地建构新的阅读经验 它不 仅让让幼儿在合作阅读中分享阅读的快乐, 更让幼儿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问题, 可以通过阅 读的方式帮助问题的解决四)戏剧表演阅读活动 即教师鼓励幼儿将熟悉的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造后, 用肢体语言予以表达表现的一种阅 读活动样式 这种阅读样式特别适合喜欢用表演形式表达阅读信息的幼儿 它的流程为: 幼 儿结伴对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作 (改编) ——协商分工——合作排演戏剧——在舞台上进行 “公演”如: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幼儿结伴成小组进行改编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 分工合作(一般有导演、演员;还有负责道具制作、剧本汇编的人员等)并进行一幕幕的排 练,最后在“哈哈剧场”进行公演戏剧表演游戏是符合幼儿意愿的自主活动,是幼儿对阅 读多样化表达最好的方式之一五)角色扮演阅读活动角色扮演阅读是让孩子在关注自己周围的社会、 生活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 选择并 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 予以传递与表达对信息理解的过程。

特别适合喜欢用绘画、 歌舞等形 式表达阅读信息的幼儿 它的样式为: 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用以有的阅读经验结合多种 方式表达所扮演的角色 并如“小博士编辑部” 是幼儿在积累生活经验、 阅读经验的基础上, 用名片、小报、 海报、 小图书编辑等图画符号表征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 乐趣还如小精灵电视台是孩子扮演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采访记者等开展一系例活动的过程孩子们会他们借用电视广告一些语言,绘声绘色地介绍等,这种阅读轻松、 灵活, 让幼儿在关注生活的同时,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进而阅读生活,体验生活,并逐渐进入社会化六)音乐想象阅读活动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 通过对画面、 音乐的大胆想象, 运用擅长的方式进行表 达表现的一种阅读活动样式 这种样式的流程为: 教师提供材料 (图画书中的某一页或一段 音乐)——幼儿根据故事画面或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幼儿编出故事、诗歌或散文如: 《小兔和大灰狼》的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创编不同情节的故事来表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它是幼儿原有经验的延续和提升, 一般放在低结构或高结构活动中 想象阅读不仅发展幼儿 的合作、思维、语言能力,更帮助幼儿提升阅读经验。

七)标志阅读活动 即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对图书或生活中的各种标志进行解读的一种阅读活动样 式特别适合喜欢阅读生活的幼儿它的流程为:解读生活素材——获取有用的信息如: 迎新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阅读游园活动室的平面图, 通过解读去了解各个活动室的地点以及 安排的内容 标志阅读活动不限时间和地点, 可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行 它扩充了幼儿阅 读的内容,提高了幼儿对社会信息的敏感度,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人奠定了基础三、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一)转折联想大班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大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整个故事由多个转折情节串起 由于图 书是以图画的方式来呈现一个个的情节的, 而静态的图片不能很明了的向读者交代情节的转 折和发展,因此情节转折的画面大都有画家精心埋下的“伏笔” 而转折联想法就是指导幼 儿通过对这些转折画面作细致的观察并大胆想象画面中的空白情节点, 解读一个个的情节从 而理解故事《火焰》就是这样一本典型的图画故事书故事中有好几个情节转折点如 : 图 3 狐狸妈 妈火焰带着两个宝宝斑点和红毛在森林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图 4 狐狸妈妈火焰却带着两个 宝宝迅速的逃离森林 这里的就有一个情节转折点: 为什么火焰要带着宝宝逃离森林教师借 助多媒体(火车的轰隆声、砍树的嚓嚓声)让幼儿听森林里传来了的奇怪声音,并鼓励幼儿 大胆猜想火焰为什么听到这个声音要带着宝宝逃离呢让幼儿感悟森林环境的巨变是导致火 焰带着一家逃离的主要原因。

还如:图 8、9 这两幅又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故事转折情节点 画面的左上角是火焰悄悄地推开了围墙的门; 画面的中间是两个大大的木屋, 木屋的墙壁上 挂着一张动物的皮毛, 一间屋子的门透出了门里的一把猎枪; 在画面的右上角是两只凶悍的 大猎狗警觉地观察着周围; 画面的右下角是关在笼子里的斑点 这幅画面有许多作者埋下的 “伏笔”看了这幅画面第一反应只是:火焰想去救斑点可见幼儿并未对这幅画面进行细 致的解读于是,教师问: “斑点被关在了哪里火焰能救出斑点吗请你仔细的观察画面后来 说说理由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对画面的细节进行了观察,发现了作者精心预置的 “伏笔”如:从两座木屋的装饰来看这是猎人的家;从这幅画面可以看出火焰要救斑点困 难重重: 斑点被关在离院门最远的屋子后面, 火焰要救斑点必须躲过猎人的枪, 绕过两只凶 悍警觉地大猎狗 对转折情节的细致观察帮助幼儿对后面故事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正是通过对这些转折情节画面的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 解决了阅读理解 “断层” 的问题, 有助于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二)归纳理解即阅读教学中, 让幼儿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着归纳图画故事中相同的情节点, 感知故 事的线索以及发展的过程。

如: 《兔子智斗老虎》就是一个长达 50 幅且情节点多的故事 在 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自主阅读,然后引发大家进行讨论 “谁能说说,这个故事主 要讲了几件事” 、“讲了哪三件事” 、“兔子第一次智斗老虎的事是哪几幅图片兔子第二次智斗 老虎的事是哪些图片”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寻找相关情节点的图片, 使幼儿对故事的脉络及其 情节发展更为清晰在 30 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高了幼儿对故事的归纳理解力三)概括提升即帮助幼儿边阅读边思考, 梳理并归纳故事的主题, 提升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如:在《小 狐狸的枪和炮》 中, 教师引导幼儿在自主阅读时思考“为什么小狐狸一会得意洋洋,一会愁 眉苦脸,一会又开怀大笑呢” ,概括式的提问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并帮助他们形成了对故事的 初步理解 在这基础上, 教师又鼓励幼儿学着归纳故事的中心大意 (此方法适合大班下期的 孩子)如:“看了这个故事,能不能用两、三句简短的话讲清故事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通过思考幼儿可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