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红枣教案5篇

xg****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11页
文档ID:359987152
大红枣教案5篇_第1页
1/11

大红枣教案5篇  大红枣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通过视觉、触觉、味觉来认识枣  2、让小朋友知道枣是新郑的特产,枣对身体的好处,懂得爱护大自然你,热爱自己的家乡  3、可以用小手画出美丽的图画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手画枣  难点:用手画枣  活动准备  有一棵枣树的图片、盛有红色染料的小盘,双面胶、数量达到每人两三颗的大红枣  活动过程  1、小朋友都吃过什么水果?吃过枣了吗?现在想不想吃?(把枣发给大家,让他们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再用手摸一摸,然后再吃)  2、我们要想吃到更多的大红枣,就要有枣树,今天我先发给大家每人一颗枣树,看谁的枣树结的枣多?  4、下面小朋友们先看老师的枣树是怎样结满大红枣的?(老师演示)  5、把准备好的图片和染料发给学生,在老师的演示下画枣用食指蘸着染料在枣树上按一下,一颗红枣就结出来啦  6、把画的好的用双面胶贴在教室,最后把小朋友作品都展示出来  7、最后告诉小朋友要想多吃枣,就要爱护我们的枣树,爱护大自然枣是我们新郑的特产,在全国都很有名,我们生活在新郑感到很高兴,很自豪。

  教学反思  对于活动设计小朋友能做的.比较好,特别是学习目标中的第一和第三,都达到啦,虽然有些小朋友画的不太好,但都完成了就是第二个学习目标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不会达到很理想的效果由于这比较接近我们的生活,孩子们情绪分外高涨,积极性更不用说,既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道德情操  大红枣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和膝盖着地爬,锻炼动作的协调性  2.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有爱之情  活动准备:  红色枣子若干、小篮子 、音乐一段、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热身运动——小刺猬模仿操  2.幼儿自主爬爬走走  “宝宝们,我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吧  “宝宝肚子饿了吧,我们快去摘枣子吃吧  教师提醒幼儿爬的过程中做到手和膝盖着地爬行  二、开展游戏情景,体验快乐  1.探索玩法  “树上枣子这么多,我们怎样才能吃到枣子呢?”(幼儿讨论)  2.“吃饱肚子让我们休息一会吧幼儿做一做放松的动作)  3.游戏:红枣娃娃大闯关  “现在有这么多的枣子,可我们的爷爷奶奶还没吃,我们怎样才能将这些枣子运回家呢?”(将装有枣子的筐子背在后背,爬着运回家)  4.评价户外活动的情况  三、活动延伸  可以给筐子里放入各种材料,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可以使用并游戏。

  大红枣教案篇3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分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分类》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观看cd,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本文扩展阅读: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语出《书·舜典》附亡《书》序:“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  大红枣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量是8的事物能用数字8来表示。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挂图1(7个大灯笼和7个小灯笼,对应摆放);挂图2(7个大馒头)  2、卡纸做的大馒头、小馒头、大红枣、小红枣若干,数字卡片7、数字卡片8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点数7  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如:“过年的时候,我们挂上红红的灯笼来庆祝新年  出示挂图1: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有多少个灯笼呢?(先引导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再比较出大灯笼和小灯笼一样多,数量都是7个用数字7来表示,出示数字卡片7  二、学习8的形成,认读数字“8”  过年的时候,我们挂上红红的灯笼,还要做上香香的馒头  1、7添上1是8  2、出示挂图2:让幼儿数数有几个大馒头?(7个)老师又拿来了一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8个)引导幼儿说出7个大馒头添上1个大馒头是8个大馒头8个大馒头用数字“8”来表示,出示数字8  3、老师又拿来了7个小馒头,在8个大馒头下面对应出示7个小馒头,引导幼儿比比大馒头和小馒头谁多谁少,怎样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启发幼儿用添上1或去掉1的方法把它们变成一样多,从而知道7添上1是8,8去掉1是7  三、幼儿动手操作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红枣馒头吗?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红枣,请你们把这些馒头变成红枣馒头吧。

  2、幼儿分组操作,给“馒头”贴“红枣”每人一张卡纸做的8个大馒头和一张卡纸做的8个小馒头,要求幼儿分别给每个大馒头贴上8个大红枣,给每个小馒头贴上8个小红枣  3、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请幼儿相互点数,看看是不是放了8个红枣,多了就拿掉,少了就增加  四、游戏巩固数字“8”的认识  1、出示数字卡片“8”,请幼儿认读、观察数字8的形状像什么?(像麻花、像葫芦等  2、游戏:看谁最快找到活动室里数量是8的物体如:8个水杯、8块积木、8本书等  活动延伸:  利用户外活动做游戏《老鹰捉小鸡》进一步巩固7添上1是8,8去掉1是7游戏玩法:老师当母鸡,有8只小鸡老鹰吃掉一只还剩7只小鸡,救回一只是8只小鸡)  大红枣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知道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家乡的枣树多、枣花香、枣的颜色美和收枣的情趣的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关于红枣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到红枣你想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到枣的家乡去看一看。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写了家乡红枣的特点,枣树的生长情况,收枣时人们的心情,夸赞了家乡的红枣,寄托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3、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什么?  (1)枣的特点:皮薄、肉厚、色红、味甜  (2)枣树多  (3)枣花香  (4)结枣多,颜色美  (5)收枣的热闹情景  (6)卖枣的情景  4、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与整段有什么关系?其他自然段也有中心句,画出来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写作方法:总——分  2、枣的生长过程:  春天开花——七月枣熟——八月收枣——晒干卖出  四、提问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喜欢的词语句子  朗读课文  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反馈:效果良好,充分感受到了植物的美和作者的心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