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实验指导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06.19KB
约46页
文档ID:342168494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实验指导四川农业大学二co九年九月实验一选题一、 模拟实训主题:课题的选择与确定二、 模拟实训方案(一) 模拟目的要求了解选题的重要意义,明确课题的类型以及课题确定的过程掌握选题应该注意的问 题在充分了解和认识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训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所学专业知 识范围内选择适当的调查课题二) 模拟知识回顾1、 课题的含义与意义所谓课题,是对特定领域经过提炼和选择的所要说明和解决的问题它的提出与确定 在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总体方向,制约着社会调查的 整个过程,关系着社会调查的成果价值,体现着社会调查的研究水平2、 课题的类型按照社会调查目的,调查课题可以分为理论课题与应用课题按照调查课题的来源, 社会调查课题可以分为自选课题与委托课题3、 课题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单纯任务观点;简单草率;凭空设想;贪大求全4、 课题确定的过程初步研究(查找文献、咨询访问、实地考察);科学论证;课题的确定与调查设计思 路的形成三) 模拟参与人员实训指导老师、全体同学(四) 模拟操作过程1、 教师提供若干社会现象背景材料2、 学生根据背景材料选择确定课题3、 学生先自己分析所选课题的价值与可行条件等4、 学生分组讨论,要求积极参与。

5、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说明所选课题的理由要求学生说明其选择的课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有什么意义?选择过程是什么样 的?准备怎么做?6、其他各组对此发表评论注意:作为实训指导老师要控制好整个活动场地的气氛五)模拟实训点评1、 希望学生能够活跃思维的目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2、 有一部分学生比较执着于大而空的问题,急需引导3、 大部分同学比较功利的看待问题六)课后操作实践1、 组建学生课外小组2、 各小组要求通过观察生活,积极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选择课题到最 后确定课题3、 各小组写出一份课题确定过程的材料,交指导老师审阅4、 课外活动小组分组讨论,集体分享:初步研究阶段的文献查阅、咨询访问和实地 考察三种方法对于课题的选择与确定各有什么作用,三种方法是如何分别使用的?其优劣 在哪里?实验二研究假设的应用一、 模拟实训主题:研究假设应用实训二、 模拟实训方案(一) 模拟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回顾、把握概念操作化及研究假设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 的模拟、实训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充分地明确概念与变量的涵义、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认识到概念操作化、研究假设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能够联系实际,针对所选研究 课题独立完成提出研究假设、对研究假设操作化等具体的操作过程。

二) 模拟知识回顾1、 概念与变量的涵义、作用与类型;2、 明确的界定的重要意义及其方式、方法;3、 操作定义的作用、选择或设计调查指标;4、 假设的操作化三) 模拟参与人员实训指导老师、全体同学(四) 模拟操作过程1、 提出实例引导同学们联系学习生活实践,思考“现代化”与“人们之间的交往”之间的关系, 提出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操作化2、 事前的相关准备⑴再次让学生明确研究假设的作用;⑵指导学生分为五个讨论小组;⑶引导学生明确操作化具体过程中的相关规则3、 提出研究假设⑴讨论“现代化”、“人际交往”等概念;⑵确定本次实训的思考角度:现代化程度与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继续讨论近年来的邻里关系如何,其发展变化是否与现代 化程度有相关关系⑷提出研究假设:从学生分组讨论与集中讨论中,总结归纳出几种不同的研究假设, 并选择一种假设视角进行分析4、对研究假设进行操作化:“现代化的发展导致邻里关系的淡漠”⑴明确界定“现代化”的向度eg:可能涉及到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城市化等方面,如:社会分工、 现代科技、人均收入、居住条件、生活观念、社会防范意识等;⑵对“邻里关系”向度的界定eg:邻里之间串门的次数、邻里之间互助行为的多少、参加社区活动的多少等等;⑶将“现代化的发展导致邻里关系的淡漠”这一假设进行具体化eg:工业生产总值越高,每年邻里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的次数越少;社会分工越细,邻里之间串门的可能性越少;现代科技越发达,邻里之间直接互动行为越少;居住条件越好,邻里之间互助行为越少;人们越注重隐私权,邻里之间的直接交往越少⑷对上述具体假设进行进一步的细化eg:在“现代科技越发达,邻里之间直接互动行为的影响”方面,又可以将“现代 科技的影响”分为诸如闲暇生活、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即可从人们选择的闲暇方式(如 电视、网络游戏、邻里之间串门聊天等)及其所占闲暇时间的比例来观测其影响;过去, 邻里之间直接串门是一种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现在则多为打、发短信、上网等,且 又可以从打、发短信、上网等方式在联络邻里感情中的作用及其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观 测现代科技对邻里之间直接互接行动的影响。

5、事后小结:经过操作化,抽象的理论假设也就被一层一层地转化成了可以直接观测的调查指标 了,然后就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材料的收集,并将之运用于研究假设的验证五)模拟操作讨论1、 交流在上述具体操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将如何应对的?2、 联系操作过程,总结归纳出提出研究假设及其操作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五)模拟实训点评1、在展开具体操作实践之前,相当部分同学对该部分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致使不知道如何操作;eg:对概念操作化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程序尚未把握,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结果一到 真正要求其进行实践操作时,相当部分人不知从何着手2、 相当部分同学在展开具体实践训练之前,自认为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但 是,一到实践操作中,问题就反映出来了:其实,对于这样的知识点仅仅只停留在理论知 识点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置于具体实践中去运用3、 对于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去认识、训练Eg:(七)课后操作实践要求学生在复习巩固研究假设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自己所选课题,自选角 度,提出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操作化实验三调查方案的设计一、 模拟实训主题:根据调查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方案二、 模拟实训方案(一) 模拟目的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要求学生在 合作基础上能独立、熟练地设计一份调查方案。

二) 模拟知识回顾1、社会调查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调查研究方案是对研究过程的总的统筹规划,因此,设计时应把调查研究的各个阶段、 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既要注意到各阶段工作的前后衔接,又要考虑到各阶段的目 的、任务等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并服从于整个调查研究的目的2、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⑴阐明调查课题及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⑵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单位⑶确定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⑷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在抽样方案的设计中,需要具体说明:① 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分别是什么② 说明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和程序抽样,③ 说明样本的容量及样本准确性、可靠性程度的要求等⑸确定调查内容,编制调查表格或提纲⑹确定调查的场所、时间与进度安排⑺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与安排⑻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与组织3、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原则⑴实用性原则⑵时效性原则⑶经济性原则⑷弹性原则4、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⑴逻辑分析法⑵经验判断法⑶试调查法(三) 模拟参与人员实训指导教师、全体同学(四) 模拟操作过程1、 每小组根据试验一提出的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2、 每组根据研究假设,设计调查方案5、 模拟操作讨论(1)各组进行组内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每组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提出的研究假设(或调查大纲)及设计的调查方案。

⑵同学进行评议⑶指导教师点评五) 模拟操作点评1、 方案的设计从课题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得不充分2、 对于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调查课题,方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时间效果六) 课后操作实践根据课堂讨论,每小组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并拟定调查大纲,写出完整的调查方案实验四 调查样本的抽取(一)模拟实训主题:随机抽样法模拟实训方案(一) 模拟目的要求指导学生在明确抽样调查的含义、特点,掌握抽样调查一般步骤及抽样基本方法的基 础上,模拟、实践实际的抽取样本的工作;在各种实验、实践环境下进行操作,从而加深 对抽样调查和实际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二) 模拟知识回顾1、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⑴界定调查总体;⑵选择抽样方法;⑶确定抽样单位,编制抽样框;⑷确定样本规模; ⑸抽取样本,评估样本;⑹搜集整理样本资料,推断调查总体2、 随机抽样的含义随机抽样又叫概率抽样,它是依据科学的概率论原理进行的抽样调查,其所得资料经 过分析后,可被用来作统计推论总体正因为随机抽样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实际生活中大 部分抽样调查都是采用概率抽样方法获取样本的3、 随机抽样的类型①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按随机的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单位的总体中,抽出n个单位 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总体中所有个体均有同等被选中的机会。

简单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 最基本类型它包括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等抽签法是将总体中每个单位的名称或号码, 逐个填写在卡片或签条上,将卡片或签条放在一容器中,打乱次序,进行搅拌,然后从中 任意抽出所需要数目的调查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首先应建立抽样框,依据总体的规 模确定选取随机数字表的位数,然后选择随机数字表中任意相邻的位数查找,决定抽取号 码的取舍直到查到所需要的样本单位数为止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抽样方法,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它一般适用 于规模较小、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的情况② 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其核心是从抽样框中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个体具 体做法是:把总体中的全部调查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编号然后计算抽样距离,确定 抽样起点,再从抽样起点开始按一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单位等距抽样的样本在总体中 的分布较均匀,故而抽样误差小于或至多等于简单随机抽样它一般适用于同质性强、类 别之间所含单位的数目不很悬殊的总体③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它是把调查总体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类型或 层次,然后从每一类或层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方法相同的抽取子样本,最后将 各个子样本组成总样本。

在分层抽样时使样本中各层所占比例与总体中各层所占比例相同, 称为按比例分层抽样但有些情况下,按比例分层抽样又很难达到目的因此有时要采用 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对同一总体、同样大小的样本规模来说,分层抽样 的精确程度往往高于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而对于同一总体、同一信度来说,分层抽 样所需的样本规模往往小于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小因而分层抽样在实际抽样调查中 的应用十分广泛④ 整群抽样利用现成的群体,随机的一群一群地抽取一些集体单位加以研究,由此推断总体的 情况,这种抽样方式称为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相比要更简便易 行、节省费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也有很大区别整群抽样抽取若干子群体并将所抽中 的子群体中的全部个体都作为样本,而分层抽样则是在所有的子群体中抽取部分个体作为 样本在实际应用中,整群抽样适合于内部差异性大的子群体,分层抽样则适合于内部差 异小的子群体三) 模拟参与人员实训指导老师、全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