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来故事与传说介绍下面一起来看看立夏的由来有什么样的故事与传说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 立夏的故事与传说立夏之日 ,我国民间有很多的习俗 ,其中之一就是 “称人所谓 “称人就是大人拿来一杆大称 ,称钩上挂一只大筐 ,小孩则坐到筐里称体重后来人们把这种习俗叫做 “称人称人的来由有多种传说其中之一是说元末朱元璋起兵时 ,手下大将常遇春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元军活捉了去朱元璋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 ,后经多方打探险才得知常遇春被关进了监牢朱元璋为了保住常遇春的性命 ,一面差人买通元军将领 ,一面通过朋友贿赂牢头禁子 ,让他们好生对待常遇春 ,不要让他遭罪俗话说 “有钱能买鬼推磨 , “吃了人家的嘴软 ,拿了人家的手软 ,再加上元军将领和那牢头禁子早就看出元朝气数以尽 ,正愁没门路巴结朱元璋,哪还敢给常遇春罪受呢 ?可是怎么才能让朱元璋知道常遇春在牢中得到了厚待呢 ?弄得不好将来朱元璋得了天下那可是要灭九族的事呢!牢头禁子的老婆见丈夫一连几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就问丈夫何故听丈夫说了常遇春的事后 ,他老婆哈哈一笑说 : “这事还不好办 ,你先称一下常遇春有多重 ,再好酒好肉的养着他 ,只要他不瘦不就说明他在牢里没遭罪么 ?第二天 ,牢头禁子真的按老婆说的给常遇春称了体重 ,这天刚好是立夏日。
打这以后牢头禁子每天好酒好菜地待候着常遇春 ,生怕他瘦了一星半点一年后 ,朱元璋率军攻克了那座城池 ,从牢里救出了常遇春 ,牢头禁子为了表功 ,竟当着朱元璋的面叫人又称了一下常遇春的体重 ,常遇春不仅没瘦反而比去年重了十来斤而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立夏日朱元璋大喜 ,笑着说 : “好,好,立夏 ,立夏 ,称人 ,称人打这以后立夏称人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了起来立夏 “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三国末期 ,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 ,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 ,他对邓艾提出 “刘禅乃一国之君 ,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 ,不能瘦一星半点肉 ,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 ,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 , 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 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 ,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 ,《三国演义》里有诗说 “追玩作乐笑颜开 , 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 ,方知后主是庸才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 ,炎暑将临 ,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习俗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 ,秤钩悬一根凳子 ,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 ,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 “秤花八十七 ,活到九十一 .秤姑娘说 “一百零五斤 ,员外人家找上门在立夏的这一天 ,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 ,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 ,配朱色玉佩 ,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 ,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 “立夏日启冰 ,赐文武大臣 .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 ,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 ,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 ,未免有惜春的伤感 ,故备酒食为欢 ,好像送人远去 ,名为饯春猜你喜欢: 1.立夏时民间有哪些传统习俗 2.立夏为什么要挂蛋 3. 民间过立夏有什么风俗 4.关于风筝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5.立夏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