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词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79KB
约3页
文档ID:274636670
宋词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_第1页
1/3

宋词精选: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张存祥词作鉴赏 张孝祥终生屡次经过岳阳楼,本词作于哪次?需略作些说明据词中的行向与季节,此首应作于乾道五年(1169)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东归当时曾写《喜归作》诗:“湖海扁舟去,江淮处处家归途中,阻风石首,滞留三日同行诸公都填了词,他亦用其韵作《浣溪沙》词,有“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云云这些都与本词的内容相吻合 词的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倦游,指仕宦不得意而思归隐他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简单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拘束闲。

又说:“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地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风格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承上意写经过长途的江面漂浮,最终来到了巡游胜地岳阳楼上日落”三句,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风光: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斜照在宽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再看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这些自然风光,引起词人内心的深长感受,思绪翻腾,颇难安静徒倚栏干久”二句,从黄昏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而含蓄的笔墨又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换头“雄三楚”三句,承接上意而掉转笔锋,描绘岳阳楼的宏伟气概,跌宕飞动三楚”,战国时期楚国的地域宽阔,有西楚、东楚、南楚之称,后泛指长江中游今湖南一带地方七泽”是泛指楚地的一些湖泽隘九州”是说居国内险要之处人间”二句概括登岳阳楼而触发起古往今来人间悲喜的无穷感慨,又有它独具的地方颜色欲吊沉累无所”三句,进一层抒发凭吊屈原的深切情意爱国诗人屈原执着追求“举贤才而授能”的进步政治抱负,遭到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仇恨与迫害,长期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

沉累”,指屈原沉湘,亦曰“湘累”无罪被迫而死曰“累”对屈原身处浊世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着心心相印的关系他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但登山临水,有渔儿樵子,与同哀屈原而诉其“离忧”之情屈原列传》云:“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词中“离忧”二字,包含有如许内容 想到自己此次隐退如同贬官外放,也将渔樵于江中沙洲之上,内心充塞着无限辛酸悲苦写离忧,正是抒写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平心情,结笔全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满腹的牢愁忧愤和凄凉之怨以景结情,韵致有余 这首词写途中登临的感受,语悲切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感则见于言外不是空泛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受和洁身自好的名贵品质,勾引起敬吊之情哀此写离忧”,表现出怀才见弃的幽怨,给读者以剧烈的艺术感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