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推进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 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1.50KB
约10页
文档ID:482030122
推进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 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_第1页
1/10

推进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摘 要:2013年9月,重庆市委在考虑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重庆五大功能区划分的理论,这将推动重庆的深入发展、统筹发展和科学发展本文首先对五大功能区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分别介绍了五大功能区规划的科学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最后论述了重庆市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推进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供自己的一点思考关键词:重庆五大功能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2013年9月在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经济、人口、社会、文化、资源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回顾重庆的发展历史,自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过“三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一圈两翼”,五大功能区发展阶段重庆五个功能区建设是现阶段重庆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下产生的,既立足重庆发展现状,又放眼重庆发展长远,对于推动各区县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和统筹发展意义重大。

一、五大功能区概述重庆市都市核心功能区主要包括渝中全部区域和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江北和大渡口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此功能区的定位是集中体现政治经济、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中心、历史文化功能,展现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大都市和智作者简介:慧城市风貌在本功能区里要强调功能优化和结构调整,服务业增加必将大幅提高,提升城市的现代都市形象重庆市都市功能拓展区主要包括主城9区除都市功能核心区以外的区域,大约5179平方公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定位是全市物流中心、科教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都市功能拓展区要注意产业结构优化在本功能区内,通过组团式规划布局,有序拓展核心功能区的城市空间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长寿区、永川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大足区、南川区、綦江区、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城市发展新区的定位是未来重庆市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战场城市发展新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2.2万亿元以上,此功能区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功能区的支柱和首要任务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主要包括万州区、城口县、梁平县、开县、巫山县、奉节县、垫江县、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巫溪县11区县。

此区域的定位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了实现生态涵养,规划决定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引导转移人口150万左右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石柱县、秀山县、黔江区、武隆县、酉阳县、彭水县6区县(自治县)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引导人口的集聚和有层次的转移五个功能区是在重庆“一圈两翼”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发展而来的,五大功能区规划进一步确定了重庆差异化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各个区县的具体职能和定位,将 “一圈两翼”细化和具体化,其中将“一圈”具体表述为都市核心功能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表1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规划表区域参数都市核心功能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面积(平方公里)2945179232003390019800范围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主城9区除都市功能核心区外的区域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南川区、大足区、铜梁县、潼南县、荣昌县、璧山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11区县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 任务不过多考虑经济增速,但强调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工业总产值比重将大幅下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高;提升现代都市形象,适当疏解人口、精细化城市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此区域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

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000亿元到202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6%,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实现生态涵养,突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三峡移民后续发展连片贫困区扶贫开发并举规划用十年左右时间,引导转移人口130万,常住人口减少到700万左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规划用十年左右时间,引导转移人口80万,常住人口减少200万,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路径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现代都市形象,适当疏解人口、精细化城市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产城融合发展,保护好与都市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过渡带的生态环境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先行,充分利用山脉、河流、农田形成的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条件,建设组团式、网络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集群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二、五大功能区规划的科学性根据现代的区域规划的理论,合理的区域划分需要协调好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关系,重庆五大功能区比重庆前几次区域划分更加体现了三者关系的协调,体现了重庆市委的为重庆长期发展做出了正确谋划,有利于统筹重庆区域发展和提升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图1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地域分布图(一)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和前几次重庆是区域规划相比,五大功能区划分的情况下,都市核心区域所见到主城6区的中心区域,而都市功能拓展区设计主城的8个区,是都市核心功能区的20多倍,两者合理搭配,推动重庆主城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新区主要是重庆西部为主体,因为重庆西部和四川接壤,属于成都平原的东缘,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能够实现重庆主城区部分产业的转移,并且这一部分地区属于成渝经济区的中间地带,处于重庆和成都的交通线上,这也有利于产业的转移和发展;渝东南的生态保护发展区以少数民族集聚地区为主体,这样的布局充分考虑了渝东南的地形地貌,这一地区以山陵地貌为主,充分发展山水城市成为这一地区的主流,这样可以突破主城地理条件的制约,发展特色中小城市,使大都市从概念到地理上得到延伸,按照地理的比较优势,将城市的发展功能科学合理的布局到城市的地理环境上,有效的照顾到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人群的需要,更好的扩大城市的逻辑空间二)功能定位更加精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考虑了各种不同的因素,每个功能区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特色,故而各个功能区在功能上也各具特色,相互协调而又互不交叉都市功能区是重庆的中心主城区,是全市的中心,这一地区也是整个重庆地区的商业中心和信息中心,是整个重庆市的心脏地区,所以这个地区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导;都市功能拓展区是全市的占地面积较大而对信息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产业聚集区,全市很多大型企业和一些高校都选择在这一区域聚集;城市发展新区是大都市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是全市未来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未来对于促进重庆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贡献重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长江上流特色经济走廊,发展此区域可以推动长江流域产业的专业和发展,解决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问题;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能够构建整个重庆地区的协调发展格局,同时也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吻合。

五大功能区的规划让重庆的发展更有规划性和层次感,使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使城乡区域得到统筹发展三)发展目标更加清晰五大功能区的划分能够优化城市的发展结构和功能,通过这种层次发展和专业发展来提升现代都市的发展形象,也就是说在这种城市区划下,都市核心功能区服务业的比重大幅提升,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下降,城中心的密度过高的人口开始向周围转移;都市功能拓展区不仅调整了都市的发展结构,还能够使经济得到一个合理的布局;城市发展新区的重点是加速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在更高的水平上统筹重庆的城乡发展,做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渝东北的生态涵养区突出生态涵养的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理念的更新,强调生态等现代概念,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在保持重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前提下进行的,在保证重庆整体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渝东南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文明放在本功能区的重点位置三、五大功能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合理的资源配置是提高重庆市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是促进重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到合理的配置,才能使重庆市的资源做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体现重庆市区县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的需求这种合理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口资源配置上的均衡发展五大功能区是在充分考虑了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行配置的,都市核心功能区人口密度较大,需要向外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使总人口保持在资源和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都市功能拓展区要成片形成人口聚集区,都市发展新区主要解决人口的城镇化问题,渝东北的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是人口向外转移的区域,预计在近十年内转移人口200~400万这种以人口和资源的基本现状为规划基点的人口布局,既提高了发展的效率,又能与各区域的特点结合起来,同时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有好处二)产业资源配置上的区域特色都市核心功能区主要配置是高端服务业,这些高端服务业不仅服务于都市功能区,还服务于重庆市其它功能区,这种统分结合的方式是资源配置上的特色;都市功能拓展区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电子产业聚集中心,这些产业由于占地广,在都市功能拓展区落脚,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凸显主城周边区域的经济特色;城市发展新区成为中间缓冲地带,是未来重庆市发展最有潜力的部分之一,也适合发展聚集类产业,这一地区的主要特色的新经济地带和缓冲地带,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地区;渝东北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重点打造环境友好的特色农产品、旅游和具有名族特色的经济类型,使人们在都市工作的同时能够就近的选择旅游度假。

五大功能区各显特色,合理搭配,体现了规划上的差异性和合理性三)经济资源分配上的合理搭配都市核心区主要以信息和服务资源为主,这部分产业只适宜配置在核心功能区,同时也不影响其它功能区对这一类资源的利用;都市功能拓展区主要以工业和其它产业聚集为主,不仅能为都市核心功能区提供工业支持,也能连接其它区域的发展;城市发展新区作为重庆未来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潜力地段,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既可以利用都市核心功能区的资源,也能把都市功能区的产品扩散;渝东南和与渝东北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不仅能够消化都市功能拓展区的产品,也是其它区域外延发展的选择之一几大功能区的资源各具特点,但是在总体上满足了重庆发展的各种需求,这种划分具有差异性、科学性、持续性和互补性四、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重庆市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重庆市发展道路上一个永恒的话题,从上述介绍重庆五大功能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重庆的区域和城乡差别较大,在统筹重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把重庆市划分为五个功能区,事实上每个功能区都是重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功能区都要服从重庆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以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重庆市的整体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

(一)统筹重庆城乡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必定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内容,要加快对于群众关心的生活中突出问题的解决,要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关注农村的水、电、路三要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