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路机液压系统转向沉重的检修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07MB
约28页
文档ID:2604679
压路机液压系统转向沉重的检修_第1页
1/28

情境五 压路机液压系统转向沉重的检修,故障现象:徐工压路机转向沉重,转向不灵单元一 方向控制回路故障分析与诊断单元二 压路机液压转向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单元三 换向阀液压转向阀的检修单元四 叶片泵的检修,单元一 方向控制回路故障分析与诊断,转向液压回路按其所用的转向阀结构型式,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两种,其中滑阀常流式转向液压回路使用较多装载机、压路机采用折腰式液压转向,车架的前后两部分铰接,转向油缸的活塞杆和缸筒分别与前、后车架铰接操纵方向盘时液压回路使左、右转向油缸分别作伸、缩运动,从而折转前、后车架使装载机、压路转向转向液压回路如图2所示,主要有转向油泵5、转向油缸1、全液压转向器7等组成1—转向油缸;2—流量放大阀;3—滤油器;4—冷却器;5—转向油泵;6—减压阀;7—全液压转向,单元一 方向控制回路故障分析与诊断,压路机不转向时转向阀处于中位,转向油泵的输出油液经转向阀流回油箱因转向阀芯和阀体的轴向间隙在制造时已得到严格控制,此时虽然转向油缸两腔都通回油,但因滑阀的阻尼作用,使油缸中能形成一定的压力,使转向反应灵敏,而且该阻尼作用能维持装载机、压路机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装载机转向时转向阀芯的移动使转向油缸一腔通压力油,另一腔通回油路,从而实现转向单元一 方向控制回路故障分析与诊断,采用转向阀的机械一般转向阀与转向器用螺栓连接成一体,并固定在后车架上转向阀属于三位四通阀合理的阻尼作用使得转向系统既反应灵敏,又具有较高的效率,且结构较常压式的简单如上所述,不转动方向盘时滑阀处于中间位置,转向阀的中位机能保证转向油缸两腔具有较小的压力,维持装载机直线行驶;向右转动方向盘时螺杆和滑阀一起轴向向下移动,于是两转向油缸的一个伸长、一个缩短,使装载机、压路机向右转向与此同时,前后车架的相对转动,通过反馈杆的反馈作用,使滑阀回到中位,停止转向;反之,向左转动方向盘时装载机向左转向为使转向过程不受柴油机转速变化的影响,该转向液压回路中设有恒流阀它由节流板2、调压阀3和锥阀6等组成,如图所示工作时油液由进油口1进入恒流阀,并经节流板2的孔进入转向阀,通过阀体内部的孔道使节流板两侧的压力分别作用于调压阀的两端,柴,1—进油口;2—节流板;3—调压阀;4—阻尼孔;5—锥杆;6—锥阀;7—调压阀;8—锁紧螺母,油机转速升高时因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增大,通过节流板孔的流量加大,从而节流板两侧压力差增大。

当通过节流板孔的流量达到一定值时,节流板两侧的压力差将克服调压弹簧的预紧力,使调压阀芯左移、调压阀芯开启,一部分油液流回油箱,使进入转向阀的流量受到限制,转向油缸移动速度将不致因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而忽快忽慢   当装载机转向阻力过大时,恒流阀中的锥阀6开启,保证转向液压系统的安全阻尼孔的作用是防止调压阀移动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转向运动不稳定现象的发生1)阀控制开式液压系统该系统适宜于中压,一般额定压力在16MPa 以下,实际工作压力在12MPa 左右系统压力低,使元件容易选取,也容易防止泄漏,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2)泵控制闭式液压系统该系统工作压力较高,称为高压小流量系统,这为整机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减少了各种泄漏和拆装的困难,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单元二 压路机液压转向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全液压转向器和阀块常见故障全液压转向器常见的液压故障有:漏油、转向沉重、转向失灵、方向盘不能自动回正、不能进行人力转向等 故障现象:转向沉重,慢转方向盘时轻,快转方向盘时重故障分析:转向系统中有一个动力元件转向泵专为转向系统供油,转向沉重时应该检查泵,这时应该是泵供油不足故障排除:检查泵是否正常,否则更换或修理,项目一 压路机快转与慢转方向盘均沉重,并且转向无力 障分析与诊断,故障现象:压路机快转与慢转方向盘均沉重,并且转向无力故障分析:转向器内钢球单向阀失效故障排除:如钢球丢失,刚装入钢球,如有脏物卡住,应清洗,如顶杆变形,需校正或更换。

故障现象:空负荷或轻负荷转向轻,增加负荷时转向重故障分析:溢流阀调定压力低于工作压力或被脏物卡住故障排除:调整溢流阀调定压力或清洗溢流阀,项目二 压路机压力振摆明显增加,甚至不能转动方向盘 故障分析与诊断,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拨销折断或变形,联动轴开口折断或变形故障排除:更换拨销及联动轴,严禁用其他东西代替,故障现象:车辆跑偏或转动方向盘时,转向油缸不动或缓动故障分析:双向缓冲阀失灵,弹簧失效或钢球被脏物卡住故障排除:更换弹簧或清洗双向缓冲阀,,换向阀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和通断油路根据阀芯运动方式,换向阀可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两种单元三 换向阀液压转向阀的检修,(一)转阀式换向阀 转阀式换向阀又称转阀,是靠转动阀芯改变阀芯与阀体的相对位置来改变液流方向的图5-19为转阀结构示意图及其应用转阀式换向阀实物,,转阀的应用,转阀在压路机上的应用:,,1-油箱 2-方向盘 3-转向阀 4-液压油缸 5-转向液压泵,压路机转向系统示意图,换向阀液压转向阀的检修,转阀检修步骤:1、检修转向阀阀体是否完好,检查其是否有裂纹及漏油现象,如有就更换转阀2、按步骤拆下阀体的连接螺栓,拆出阀芯检查阀体是否磨损或有刮痕,如有损坏予以更换。

3、检查转阀内腔是否有刮痕,与转阀阀芯配合是否有间隙,如有间隙应检查是阀芯磨损还是转阀内腔磨损4、检查转阀的密封装置,单元四 叶片泵的检修,一、单作用叶片泵二、双作用叶片泵三、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四、叶片式液压马达,项目一、单作用叶片泵检修,1、基本构造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及泵体组成,定子与转子存在偏心距,叶片可在叶片槽内滑动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1)密封容腔形成 (2)密封容腔变化 (3)吸压油腔隔开,视频演示,单作用叶片泵的检修,单作用叶片泵部件组成,项目二、双作用叶片泵,1、基本结构: 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及泵体组成,定子与转子同心,叶片可在叶片槽内滑动 2、工作原理 (1)密封容腔形成; (2)密封容腔变化; (3)吸压油腔隔开;,视频演示,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1、6-泵体 2、5-配油盘3-滚针轴承 4-定子 7-滚珠轴承 8端盖 9-密封圈 10-传动轴 11-转子 12-叶片 13-定位销,5、双作用叶片泵的构造特点 叶片底部通入压力油,使叶片顶部抵靠在定子内表面,保证径向密封,YB型双作用叶片泵总体结构,叶片泵配油盘,,YBX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1)结构特点:弹簧、反馈柱塞、限位螺钉。

转子中心固定;定子可以水平移动;外反馈、限压2)工作原理:靠反馈力和弹簧力平衡,控制偏心距的大小来改变流量双联叶片泵,高压叶片泵的结构,1、高压叶片泵存在的问题: (1)泄漏;(2)定子内表面低压区过度磨损 2、解决措施 (1)补偿轴向间隙,如浮动配油盘 (2)叶片卸荷,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双叶片结构 子母叶片结构,叶片泵的检修,1、泵不出油,压力表显示没有压力(1)油箱液面过低,向油箱内加液压油2)吸油管或滤油器污物堵塞,清除污物3)肖油腔部分(油封、泵体吸油管接头)漏气4)叶片在转子槽内被卡住,根本抛不出来,或者叶片折断,叶片折断造成高、低压形成互通5)配油盘缺损及配油盘与泵体接触不良,造成密封区域被沟通,配油盖侧面有微小变形,修整配油盘与转子的接触面叶片泵的检修,2.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1)叶片或转子装反(2)叶片与转子槽的配合间隙过大(3)定子吸油腔处磨擦严重,叶片顶端缺损或拉毛4)泵定子内曲线磨损,在专用磨床上修整或调换5)轴向间隙太大,内泄严重,修配定子、转子、叶片,控制轴向间隙在0.04—0.07mm.(6)进油不通畅,清洗过滤器,更换工作油液7)油封安装不良或损坏,重新改装或更换。

叶片泵的检修,3、噪声大(1)定子曲线表面不光滑,抛光定子曲线表面2)配油盘端面与内孔,叶片端面与侧面垂直度差,修配配油盘端面与叶片侧面,使其垂直度在0.01mm内3)配油盘压油窗口的三角槽 太短, 修锉三角槽,保证相邻两叶片间沟通4)进油口密封不严,混入空气,检查进油管及管接头,拧紧叶片泵的检修,4、油量不足(1)径向间隙过大,配油盘内孔或花键轴磨损较严重,需更换2)轴向间隙过大,控制间隙在0.04—0.07mm内(3)叶片与转子槽的配合间隙过大(4)定子内曲线磨损(5)进油不畅,清洗过滤器,定期更换工作油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