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解剖学指导:脑颅各骨的结构与解剖学简述1.额骨 额骨位于前额处,可分为三局部:额鳞是构成前额根底的局部,两侧中心隆起成额结节;眶部是在眶和颅腔考试,大收集整理之间水平伸出的局部;鼻部位于左右眶部之间,呈马蹄铁形,与筛骨和鼻骨连接,额骨内有空腔叫额窦,开口于鼻腔 2.顶骨 顶骨位于颅顶中部两侧,为方形扁骨,中心隆起处叫顶结节 3.枕骨 枕骨位于顶骨之后,并延长至颅底在枕骨的下面中心有一个大孔,叫枕骨大孔,脑和脊髓在此处相续以枕骨大孔为中心,枕骨可分为四个局部;后为鳞部,前为基底部,两侧为侧部枕骨与顶骨、颞骨、及蝶骨相接 枕骨的内面:由枕骨大孔向前上为斜坡,枕骨大孔的前外侧有舌下神经管,管的两端开口,分别叫舌下神经管内口和外口在枕骨大孔前方有枕内嵴向后上延长至枕内隆凸,其上方有矢状沟,两侧有横沟在枕骨前外侧缘有颈静脉切迹,它和颞骨上的颈静脉窝共同围成颈静脉孔 枕骨外面:在枕骨大孔两侧有椭圆形隆起的关节面,叫枕骨髁,与环椎的上关节窝组成环枕关节大孔前方有隆起的咽结节,大孔前方有枕外嵴延长至枕外隆凸,隆凸向两侧有上项线,其下方有与之平行的下项线。
4.颞骨 颞骨位于颅骨两侧,并延至颅底,可分为颞鳞、鼓部和岩部3局部,四周与顶骨、枕骨及蝶骨相接颞鳞呈鳞片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外面光滑前部下方有颧突,颧突水平伸向前,与颧骨的颞突相接形成颧弓颧突后端下方有椭圆形的浅窝叫下颌窝,窝的前缘隆起,叫关节结节鼓部是围绕外耳道前面、下面局部后面的骨板岩部又名颞骨锥体,锥体有三个面, 尖端朝向前内侧,岩部的前上面位于颅中窝,中部有一弓状隆起,其外侧为鼓室盖,均与耳的构造有关,靠近锥体尖处,有稍凹的指状压痕叫三叉神经压迹岩部的后上面位于颅后窝,近中心局部有内耳门,内接内耳道后上面和前上面相接处为岩部上缘岩部的下面对向颅底外面,形状粗糙,近中心部有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在岩部内侧半通过,在锥体尖处形成颈动脉管内口;外口的前方为颈静脉窝,它与前方枕骨上的颈静脉切迹围成颈静脉孔窝的外侧有细而长的茎突,其根部外侧可见茎乳孔,位于茎突和乳突之间乳突近似圆锥状,尖朝下,乳突内含蜂房状的空腔叫乳突小房,靠上方的较大,叫鼓(乳突)窦,与中耳相通 5.蝶骨 蝶骨形如蝴蝶,位于前方的额骨、筛骨和前方的颞骨、枕骨之间,横向伸展于颅底部蝶骨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局部。
体部位居中心,上面构成颅中窝的中心部,呈马鞍状,叫蝶鞍,其中心凹陷,叫垂体窝;体部内有空腔,叫蝶窦,向前开口于鼻腔小翼从体部前上方向左右平伸,小翼后缘是颅考,试大收集整理前窝和颅中窝的分界限小翼根部有视神经管通过,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视穿插沟连系大翼后缘是颅前窝和颅中窝的分界限小翼根部有视神经管通过,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视穿插沟连系大翼由体部平伸向两侧,继而上翘,可分三个面:脑面位于颅中窝,眶面朝向眶,颞面对外向下在大翼近根部处由前向后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从棘孔入颅的脑膜中动脉在骨面上留有动脉沟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行走的浅沟,叫颈动脉沟,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内在小翼和大翼之间有狭长的眶上裂使颅腔与眶腔相通翼突位于蝶骨下面,由大翼根部向下伸出,由内侧板和外侧板构成,两板的后部之间有楔形深窝叫翼突窝,翼突根部有前前方向贯穿的翼管 6.筛骨 筛骨位于两眶之间,上接额骨鼻部并突入于鼻腔内全骨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约成“巾”字形筛板为水平方向隔分颅腔前部与鼻腔的薄骨板,板的正中有向上突起的鸡冠,其两侧有多数筛孔垂直板呈矢状位,由筛板下面正中向下伸出,参与组成鼻中隔,筛骨迷路位于筛板两侧的下方由多数空泡状筛泡组成,叫筛窦,窦口通鼻腔。
迷路外侧面为薄骨片,参与组成眶的内侧壁,叫眶板,迷路的内侧面有两片向内下方卷曲的薄骨片,分别叫做上、中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