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皮石斛............................................................................................1形态特征 ...............................................................................2地理分布 ...............................................................................3生长环境 ...............................................................................3栽培技术 ...............................................................................4化学成分 ...............................................................................6药用价值 ...............................................................................7石斛兰................................................................................................8石斛兰介绍与种植管理....................................................................9大棚内的石斛兰因何叶片发黄枯死..............................................10石斛兰的养殖技巧..........................................................................11石斛兰..............................................................................................12石斛兰无菌播种与组织培养..........................................................15石斛兰无菌播种与组织培养..........................................................17极品蝴蝶兰养护管理技巧..............................................................19铁皮石斛百科名片2铁皮石斛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生于海拔达 1600 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它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其茎入药,中药名:石斛,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铁皮石斛等少数品种之嫩茎,还可以进行特殊加工,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商品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中文学名:铁皮石斛(中药志)拉丁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别称:黑节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铁皮(云南),铁皮兰(广西)界:植物界纲:单子叶植物纲目:微子目亚目:须叶藤亚目科:兰科属:石斛属3门:被子植物门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1964保护级别:国家重点二级保护形态特征铁皮石斛(图 2)茎直立,圆柱形,长 9-35 厘米,粗 2-4 毫米,不分枝,具多节,节间长 1-3-1.7 厘米,常在中部以上互生 3-5 枚叶;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 3-4 (-7) 厘米,宽 9-11 (-15) 毫米,先端钝并且多少钩转,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叶鞘常具紫斑,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并且与节留下 1 个环状铁青的间隙。
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 2-3 朵花;花序柄长 5-10 毫米,基部具 2-3 枚短鞘;花序轴回折状弯曲,长 2-4 厘米;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先端稍钝;花梗和子房长 2-2.5 厘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 1.8 厘米,宽 4-5 毫米,先端锐尖,具 5 条脉;侧萼片基部较宽阔,宽约 1 厘米;萼囊圆锥形,长约 5 毫米,末端圆形;唇瓣4白色,基部具 1 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先端急尖,不裂或不明显 3 裂,中部以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边缘多少波状;唇盘密布细乳突状的毛,并且在中部以上具1 个紫红色斑块;蕊柱黄绿色,长约 3 毫米,先端两侧各具 1 个紫点;蕊柱足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疏生毛;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 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 裂花期 3-6 月[1] 地理分布产于中国安徽西南部的大别山区;浙江东部的鄞县、天台、仙居;福建西部的宁化;广西西北部的天峨;四川;云南东南部的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畴[1] 生长环境铁皮石斛(图 3)铁皮石斛多分布于海拔近千米的山地半阴湿岩石上,一般均能耐-5℃的低温。
出现叶片掉落枯死,与寒潮带来的- 2℃低温无关,也与煤气、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昼夜温差太大等因素有关只要其茎干和根茎未枯死,可望春暖后重新萌发,但应控制浇水,防止出现烂根 5花期多在春季它的花形与 卡特兰有些相似,主要作盆花 栽培耐低温能力都比较强,越冬温度可低于 5℃或更低,一般在棚室内栽种不易受冻害它夏季不喜欢太高的温度,在炎热的夏季往往停止生长,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生长充实的假鳞茎,需在秋末冬初时节给予 2 周至 3 周的适当低温,只有经过这一低温过程的刺激(约5℃左右),方可促成花芽的分化若温度不够低或低温时间不够长,未能满足其对低温的要求,会影响到花芽的分化,导致其花芽较少或开花不整齐花芽长出后,应保持白天20℃至 25℃、夜间 15℃左右的棚室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易引起花蕾脱落它要求光照充足,春、夏、秋三季,遮光量控制在30%至 50%之间,光照充足才能形成大量的花芽浇水宜用微酸性至中性水,忌水中会有太多的钙、镁等矿物质春、夏和初秋要求充足的水分供应,中秋以后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浇水量要随之减少,直至完全停止浇水可于叶片尚未变黄开始减少浇水,随着叶片的发黄脱落进一步减少,到叶落尽时停水。
在华北地区,停水后需保持室内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免假鳞茎干缩,如果室内过分干燥,可每隔 1 周至 2 周向盆内浇水一次要求有流动而新鲜的空气,怕闷热棚室加温建议用电热线或电热取暖器,可避免煤气中毒,还应增加通风和光照[2] 栽培技术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已取得突破成果,目前在国内人工种植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市及浙江天台,以与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合作探索自然生长6和半自然生长的绿海明珠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的铁皮石斛博士生工作站的石斛种苗组培企业为代表 选地整地铁皮石斛(图 4)根据其生长习性,铁皮石斛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空气湿度在80%以上,冬季气温在 0℃以上地区,人工可控环境也可树种应以黄桷树、梨树、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含水多、枝叶茂、树干粗大的活树,石块地也应在阴凉、湿润地区,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3] 繁殖方法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小苗或采用分株繁殖法石斛种植一般在春季进行,因春季湿度大、降雨量渐大,种植易成活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石斛,剪去 3 年以上的老茎作药用,二年生新茎作繁殖用繁殖时减去过长老根,留 2-3 厘米,将种蔸分开,每株含 2-3 个茎,然后用山林中腐熟土大棚遮阴栽培。
[3] 田间管理7(1)浇水 石斛栽植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2)追肥 石斛生长季节应注意追肥,可用腐熟的花生鼓、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等混合物撒在根部,此外尚可用0.05—0.1%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同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养分有效成分利用率,并在生长期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3)整枝 每年春天发新芽前,结合采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者根,随即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复制感染;栽种 6-8 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3] 病虫防治(l)石斛黑斑病 为害叶片使叶片枯萎, 3-5 月发生防治方法:可用 50%的多菌灵 l000 倍液喷雾 l-2 次 (2)石斛炭疽病 为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色病斑,l-5 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喷雾 2-3 次3)石斛菲盾蚧 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 5 月下旬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可用生物 8铁皮石斛(图 5)农药海正灭虫灵 4000 倍液喷雾杀灭或集中有盾壳老枝集中烧毁。
[3] 采收加工(1)采收 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 (2)加工 因品种和商品药材不同,有两种方法: ①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放入85℃的热水中烫 l-2分钟,捞起,摊在竹席或水泥场上暴晒,晒至5 成干时,用手搓去鞘膜质,再摊晒,并注意常翻动,至足干即可 ②也可将洗尽的石斛放入沸水中浸烫5 分钟,捞出晾干,置竹席上暴晒,每天翻动2-3 次,晒至身软时,边晒边搓,反复多次至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干即可[3] 化学成分成分组成9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铁皮石斛药材分离出单体化合物72 个,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 63 个,发现新化合物 18 个,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如下 苯类及其衍生物共 27 个:铁皮石斛素 A,铁皮石斛素 B,铁皮石斛素 C,铁皮石斛素 D,铁皮石斛素 E,铁皮石斛素 F,铁皮石斛素 G,铁皮石斛素 H,铁皮石斛素 I,铁皮石斛素 J,铁皮石斛素 K,铁皮石斛素L,铁皮石斛素 M,铁皮石斛素 N,铁皮石斛素 O,铁皮石斛素 P,铁皮石斛素 Q,4,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 3,4-二羟基-5,4′-二甲氧基联苄,3′-羟基-3,4,5′-三甲氧基联苄, 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联苄,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 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二氢白藜芦醇,dendromoniliside E,denbinobin,2,4,,7-三羟基-9,10-二氢菲。
酚类化合物 12 个:N-p-香豆酰酪胺,反 -N-(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二氢阿魏酸酪胺,对羟基苯丙酰酪胺,丁香酸,丁香醛,香草酸,对羟基苯丙酸,对羟基桂皮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 木脂素类化合物 4 个:(+)-丁香脂素-O-β-D-吡喃葡萄糖苷,icariolA_2-4-O-β-D-glucopyranoside,(+)-lyon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及裂异落叶松脂醇 内酯类化合物 2 个:钩状石斛素和洋地黄内酯 10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2 个:柚皮素和 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其他类型化合物 16 个:铁皮石斛素 R,erigesideⅡ,腺苷,尿苷,蔗糖,5-羟甲基糠醛,koaburaside,反式阿魏酸二十八烷基酯,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对羟基顺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胡萝卜苷,β-谷甾醇,十六烷酸,十七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