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9.60KB
约2页
文档ID:571926291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_第1页
1/2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1、检测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 19.5-23.5%范围内) ,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 10%) ,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 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 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 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 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 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国标 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国标 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 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4、防护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 36 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5、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国标/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国标 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6、应急救援装备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