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明史 原文: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
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ニ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オ、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オ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 译文: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年轻的时候擅长写(属:缀緝,撰著)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孩子科举中选,于是搜寻(罗:搜寻)天下有名气的学士和他的儿子一同学习准备科考(张:设置,部署;用网捕捉)听说汤显祖和沈懋学的名气很大,于是让他的孩子去邀请来汤显祖谢绝不去,懋学于是和张居正的儿子一起读书治学,一同科考中选汤显祖到万历十一年オ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南京太常博士的官职,升任礼部主事。
万历十八年,皇帝因为(谏官没有从接连发生的)日蚀星变上预测出灾祸,严责谏官欺骗蒙蔽圣上,并罚停止俸禄一年汤显祖上言说:“谏官难道都是没有才德吗?是皇帝威福权力暗中被辅臣窃取,所以谏官拥护和反对的态度也暗中动摇(无所适从)御史丁此吕首先揭发考场舞弊,申时行嘱托(属:委托;嘱咐)杨巍弹劾罢免了他御史万国钦极力表奏边疆欺蒙之事,申时行又暗示同官许国把他贬谪到很远的地方一旦言论冒犯(侵:冒犯),(京官)没有不被外放出任地方官的于是那些无耻之人,只知道自己与那些主持政事的人勾结所得到的爵位俸禄,也只认为是主持政事的人给的(直:只,只是)就算以后家身名气不在,但是如今也一定已经大富大贵了(固:一定)給事中杨文举奉皇上旨意治理荒废的政事,却沿途征收贿赂巨万到达杭州,每天在西湖设宴,在诉讼案件、荐举人才方面进行买卖交易来掠取优厚的利益(鬻:卖;狱:诉讼案件)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也不过是权贵人家的爪牙,因为是他们的家臣,オ得以随意被任用(猥:随便,苟且《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谦词,鄙贱的意思陛下方才责备谏官欺骗蒙蔽,然而辅臣们更是放任欺骗蒙蔽如果现在不治理的话,我认为陛下会有四点可惜之处:朝廷用官爵厚禄培养有用的人,如今却只是为那些权贵培养门生(蔓:繁衍,滋生),这是官爵厚禄的可惜之处;大臣们随风一边倒向他们,不识廉耻,这是人オ的可惜之处;辅政大臣不违背先例给予人富贵,人不被施以恩惠,这是既定的法令的可惜之处。
陛下治理天下二十年,前十年的政事,张居正强硬并且私欲多,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私人:有权势人的亲朋、私交),喧扰不宁,败坏朝政;后十年的政事,申时行软弱而私欲多,也是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使大臣倒向他们跟从他们,败坏了朝政这些是圣上政事的可惜之处请求圣上立刻斥责杨文举、胡汝宁,特此诏告其他辅政大臣,反省、悔改过失愆:罪过,过失同《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延误,失误)皇上大怒,把汤显祖谪贬为徐闻典史后来又逐渐升为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趁任满赴京考核的机会,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回去了第二年又考核政绩,主事者讨论罢免他李维祯担任监司,极力争取没能保住,最终削夺了他的官籍汤显祖返家居住了二十年后去世 汤显祖志气刚正不阿,与李化龙、李三オ、梅国祯交好他们三人后来都通达显赫而且建立了功绩,但是显祖却失意潦倒直到终老三オ在淮水之上督管漕运,派人送信接他来,汤显祖谢绝不去 汤显祖献上谏言的第二年,福建佥事李琯送表入京,列举申时行的十条罪行,言语冒犯了王锡爵说只因王锡爵敢暴戾狂妄任意胡为,所以申时行就更加贪婪跋扈请一并斥责以谢罪天下。
皇帝大怒,削去他的官籍刚两个月,申时行也被罢免 《明史·汤显祖传》 2、《明史·王家屏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王家屏传》原文及翻译明史 原文: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 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复偕同官疏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 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
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帝不怿,留中,而于仁得善去 时储位未定,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乃已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选自《明史》) 译文: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修订《世宗实录》高拱兄长高捷以前担任操江都御史,把国库里的钱财赠送给赵文华,王家屏客观记录此事,当时高拱正执掌朝政,叮嘱他稍加避忌,家屏执意不从万历初年,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向君上陈奏,恳切真挚。
皇上正容肃敬,诚恳接受,称他为端庄正直的人张居正卧病,翰林院侍从之臣,都到家慰问,甚至到寺庙祈祷,只有王家屏不去后再升为侍讲学士万历十二年,升任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刚过一个月,受命以左侍郎的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重要事务离开史官两年就辅佐朝政,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当时,申时行代国君秉政作主,许国、王锡爵位列申时行之后,王家屏居于末位每次讨论政事,王家屏总是持心公正,既不目中无人也不盲目跟从过了两年,遭遇继母去世,回家服丧皇帝下诏赏赐银两,用车马传送,由使者护送服丧刚刚结束,皇上下诏授礼部尚书,派使者叫他回朝王家屏到达京师,三个月没能见到皇帝因此上疏进谏,请皇上趁帝王诞生节日到大殿接受朝贺全部发还未加批示而扣留的相关奏折,举行册立皇太子典礼没有得到批复,又和同僚上疏集体请求皇上才在万寿节勉强一次驾临大殿,不久派遣中官告诉家屏,嘉奖他的忠诚家屏上疏谢恩,再请皇上多多上朝,过去多日,皇帝为此在御门接见他,从此以后,更加深居不出来上朝 评事雒于仁四次进言劝戒,皇上将要重重地惩罚他家屏说:“皇上出入起居的操守,耳目心志的快乐,是下级官员不能够了解和不敢劝谏的。
辅佐朝政的大臣能够先了解而预先进谏,所以才能将人的欲望阻止在很小的时候现在雒于仁以下级官员的身份进言,而我愧居其位,虽勤劳努力,却反而不说话,屈从附和以取容于圣上,对上有损圣上圣明的声誉,对下使下级官员蒙受不可预测的威势,我的罪过很大啊,还能够在这个圣明的世间立足一天吗?”皇上不高兴,不加批阅然而雒于仁得以好好地离开 当时太子还没有定下来,朝廷大臣上交奏章请求册立那年十月,内阁大臣因为取舍之争联合上疏,皇上很不高兴,传达谕旨数百字,严厉斥责朝廷大臣沽名钓誉,制造烦乱,指责这是违背正道,申时行等大臣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仓促间感到非常惊愕每个人都上疏再次争辩,在家闭门不出,请求辞职只有家屏仍在内阁值守,再次请求皇上尽快决定大计皇上才派遣内侍传下话来,约定第二年春夏办理如果朝廷大臣不再上奏滋扰,就在今年冬季讨论办理,否则等待皇子满十五岁再办家屏认为口说无凭,想要皇上特颁诏谕,马上写奏章进谏皇上不答应,又下旨在万历二十年春季举行册立大典家屏大喜,马上向外廷宣布,外廷大臣一片欢欣但是皇上内心确实犹豫,听到家屏宣布的事后,很不高兴,传达谕旨诘问谴责申时行等齐上奏章集体谢罪,皇上方才罢休第二年的秋天,工部主事张有德因为册立的制度礼仪上奏章请示,皇上又认为是制造烦乱,下旨停止办理这件事。
内阁大臣争相离职,申时行也蒙受了指责,不得已也只好离职锡爵最先因为女儿省亲回老家,家屏于是成为首辅大臣而认为许国谏诤的奏疏上自己列了名,不应当独自留用,再次上疏恳求辞职皇上没有答应,家屏才上任处理政事 《明史·王家屏传》 3、《明史·左光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及翻译明史 原文: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