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知识综合法律知识第1页目目 录录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2第二章 宪 法....................................................................................................................15第三章 行政法...................................................................................................................27第四章 行政诉讼法............................................................................................................47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71第七章 资源环境与科技法................................................................................................86第八章 社会保障法............................................................................................................97第九章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115综合法律知识综合法律知识第2页第一章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法律概述法律概述一、法、法律的概念一、法、法律的概念(一)法的概念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法 的内容是由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例题·单选题】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决定其内容的是( )A.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C.该社会的基本矛盾D.该社会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B (二)法律的概念广义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即指“法”的整体,泛指国家的全部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仅 指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法律的基本特征二、法律的基本特征(一)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系统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国 家认可的法律主要指判例法、习惯法和其他不成文法 (三)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 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暴力机关 (四)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作为主要调整手段的行为规范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不仅是指公民、社会组织、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职权和职责 三、法律的作用三、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一)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 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
1.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这些规定的制裁,来指引 人们的行为2.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既可 以评价他人的行为,也可以评价本人的行为例题·单选题】法律( )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作用A.指引作用综合法律知识综合法律知识第3页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 『正确答案』B 3.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人们可以预测即将作出的行为的后果,即主体可以事先预 计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也可以预知国家对某种行为的态度 4.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运用国家强制力要求人们在其框架内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作用5.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通过自身的存在及运作实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督促、引导、 教育人们弃恶从善、正当行为的作用 (二)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四、法律的分类四、法律的分类(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故又称“制 定法”。
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文件形式的法, 一般指习惯法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即不成文法二)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主要是规定和确认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实体法 的规定直接来自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要求程序法主要是规定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 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 (三)根本法和普通法在采用成文宪法的国家,根本法是指宪法,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 (四)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指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特别法是指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在特定地域、 特定时间有效的法如特别行政区法五)国内法和国际法国内法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国际法通常表现为多国参与的国际条约、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协议和被 认可的国际惯例 (六)公法和私法凡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具有管理与服从性质,以国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 能的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或双方的法律,即为公法凡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具有平等的 性质,以地位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即为私法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同性质的法律中,属于公法的是( )。
A.民法B.证券法综合法律知识综合法律知识第4页C.行政法D.婚姻法 『正确答案』C 第二节第二节 法律的要素法律的要素法律的要素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一、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结构 1.完整的法律规范——逻辑性规范的内在结构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1)假定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 联系起来,指出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包括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它指 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此指导和衡量主体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 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例题·多选题】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特定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 )A.条件——假定,行为条件B.行为C.处理——行为模式D.法律后果——制裁 『正确答案』ACD 2.法律规范的形式结构-----命令性规范的结构 A合法行为模式:假定----处理 B违法行为模式:假定----制裁 (二)法律规范的种类l.按照法律规范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不同的部门法规范。
2.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3.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4.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规定和限度的范围、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 任意性规范5.专门化规范专门化规范”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则性规范、定义性规范、业务性规范和冲突性规范 二、法律原则二、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与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规范的内容和文字的表述来看,法律规范是明确具体的,并且有着较为严格的内部逻辑结 构法律原则往往比较抽象,不具备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综合法律知识综合法律知识第5页(2)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法律规范的适用表现为“非此即彼”或“全有或全无”的模式而法 律原则在适用过程中,两个甚至多个原则可以在同一个案件中同时适用而不构成冲突和矛盾3)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则相对要广泛得多 (4)从法律内容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来看,法律规范主要是规范性的,法律原则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和权威性二)法律原则的功能1.法律原则对制定法律具有指导意义2.法律原则对于法律适用具有指导意义3.法律原则有时可以直接作为判案的依据(三)法律原则的种类1.按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分为政策性法律原则和公理性法律原则 2.按法律原则的覆盖面不同,可分为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3.按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性法律原则和程序性法律原则【例题·单选题】关于法律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原则一般不设定具体的行为模式B.法律原则对制定法律具有指导意义C.法律原则对法律适用具有指导意义D.法律原则不能作为法官判案的依据『正确答案』D 三、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功能 :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形成的法律术语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1)根据其所描述的对象分为: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2)根据其所涉及的因素分为:主体概念、关系概念、客体概念、事实概念、其他概念第三节第三节 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一、法律渊源一、法律渊源(一)法律渊源的分类我国法学界综合各种不同情况,将法律渊源大致归纳为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政策、学说和法 理等几种主要类型二)我国的正式法律渊源1.宪法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殊组织形式和程序进行2.法律在这里指狭义的法律,即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的总称法律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和法律两种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在全国人大闭会期 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 【例题·单选题】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综合法律知识综合法律知识第6页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正确答案』A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 性文件的总称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即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的市、经济特区 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下同)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 件的总称5.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的规 范性文件的总称6.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由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8.特别行政区的法特别行政区的法是指适用于香港和澳门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