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效 摘要本文以日常言语交际中有目标地使用模糊语言的现象为背景,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经过大量语言实例(英语或汉语)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的内涵、分类、使用、及其对交际所带来的主动或消极的语用影响,更多地着眼于其主动的方面 关键词模糊语言 模糊限制语 语用功效 言语交际 一 引言 所谓模糊语言“并非指语言本身,而是指语言所表示的含义” ( Deese ) “缺乏准确形式是非正式会话用语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Crystal Davy提出,模糊语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场所的正式是否,在同一场所下,说话人能够选择更准确的语言Jonna Channel在《模糊语言》一书中指出,一个词或短语如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是模糊语言:1)能和一个和其含义相当的词或短语形成对比;2)有目标地使其含义模糊,而且不形成尴尬;3)其含义本身是不确定的 1972年拉科夫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 能使事物愈加清楚或模糊的语言.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表示的一个形式,不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 二 模糊限制语 有关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有不一样的意见,Price 和 Prader(1982)将它分为近似话语和遮掩语。
有的学者从广义的语义特征,将模糊限制语划分为五类: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数量模糊限制语、质量模糊限制语和方法准则模糊限制语(陈华林等1994)也有学者主张从词性、句法和结构上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还有认为应分为语义型和语用型模糊限制语但通常认为可分为:缓解型模糊限制语和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何自然,1985) 前者不影响话题的真值条件,只表示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作主观察度,委婉地表示自己对话题所持的猜疑或保留态度;或提出客观依据,对话题作间接的评定,从而间接表示说话者的态度,且使说话的语气趋于缓解 英语中,常见的缓解型模糊限制语包含表示推测语气的情态动词或从句,如may(可能),might(可能),I think/guess/suppose/won der/assume(我认为/猜想/认为/怀疑/假定),I'm afraid(我恐怕)等,表示犹疑的词语,如probably(或许),as far as I can tell(就我所知而言),hard to say(不好说),I was wondering(我怀疑)等,表示第三者见解或客观依据的从句或短语,如Sb. says that…(某某说……),Ac cording to so…(据某某讲……),The probability would be…(可能的情况是……),It is said that…(听说……)等。
后者能够就话题的真实程度和包括范围对话题内容作出修正或限定,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没有充足的把握,介于肯定和不愿定之间,表现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和评价言语交际中,这类模糊限制语能够帮助说话者以缓解的语气得体地表示部分不十分正确的信息,使听话者改变对话语内容的认识 英语中常见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有:sort of (有几分), kind of(有几分),a little bit(少许,有些),some(大约),somewhat(略微),very(很),quite(相当),almost(几乎),commonly(大致上),more or less(或多或少),in a sense(在某种意义上),in a manner of speaking(从某种意义上讲),about(大约),around(快要),approximately(大约),about/over something between x and y(大约在x至y之间)等它们关键是部分表示程度和范围的副词或副词词组 三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效 在言语交际中,有些场所要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但也有部分场所因为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说话者会有意地或无意地含糊其词,这么反而给交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些效果并不一定全全部是主动的。
模糊限制语在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功效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3.1增强交流的有效性和交流效果 在言语交际中,利用模糊限制语来提升语言表示的效率很普遍,因为在交际中该模糊的原因往往不能用准确的原因来完全表示如: Would you please come to my home at your convenience? Please come to my home if you have time. 若采取准确表示,那末话语听起来像是在下最终通牒如: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me at 8:35’ 01’’ May 15, 2021? 3.2 使话语更客观正确、话语信息愈加适当 为了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会话双方全部需要相互合作,交际中遵照一定的会话标准但为了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或是先交际者的某种特殊目标,我们常常会违反这些标准,采取模糊话语使交际流畅、有效比如: A: Where is your younger sister? B: She is either in her study or in the bath room. 3.3提升语言表示的灵活性 在言语交际中, 特定的语境要求话语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有时为了避免把话说得太死,太绝而造成被动局面,说话人往往用模糊手法把该说的和不该说的,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表示出来,表现模糊语言的弹性,达成交际的目标。
比如:The work is more or less fin ished.工作大致完成了,有些收尾的事情要做也是正常的more or less”造成了话语的灵活性 又如部分医生的口头禅,“你的病并不那么严重,服一点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那么严重”,“一点药”,“几天”全部是模糊概念,但医生的目标只是抚慰病人,话讲得灵活部分能够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又无须负太大的责任 模糊语言在外交上一样发挥主要的作用外交语言从不把话说绝,永远留有余地的模糊性质正反应了外交的特殊目标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模糊度的改变是伴随不一样时间,不一样的国际环境,和不一样的国家利益而改变的也就是说各国利用模糊策略的出发点永远全部是把本国的利益放在第一 3.4 使语言表示委婉、礼貌和得体 从日常生活到国际交往,大家使用的礼貌语言中总有大量的模糊言语,这是因为语言的模糊性首先能使话语更含蓄,更委婉,其次也能回避或掩饰部分敏感的带刺激性的话题使用礼貌语言实际上是一个语用策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曾提出人际交往的礼貌六准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从实践来看,这些准则的实现全部少不了利用模糊修辞手段。
比如: A: I wonder if you’d give me some advice. B: I’m afraid I can’t. 3.5展示语言的幽默感 (下转第98 页) 处于特定的表情达意需要,模糊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给受话人留下可供了解的活性空间,施展了语言的幽默性有关模糊语言有很多幽默的小说比如下面一对夫妇的对话: Wife:“Did you bring me souvenirs or something?”(你给我带礼品或其余了吗?) Husband:“Or something? Yes.”(其余什么?当然了) 句子中的 Or something (其余什么)能够指纪念品以外的东西,如自己对妻子爱和思念等,因此当妻子问丈夫是否带纪念品或“其余什么”给自己时,丈夫的回复模糊而巧妙,又不失幽默 3.6保护说话者利益 当说话者在碰到部分不易做出正确估量或判定的场所,或因她人的身份和自己的面子要勉强发表看法的场所,或因研究的局限,无法把问题讲得十分肯定的时候,说话者有时会有意含糊其词,使用多种模糊限制手段,使话语留有余地,万一搞错,应负的责任也会轻些,从而保护了说话者的利益。
暗示作用说话人对听话人和旁观者说同一句话,施行两种不一样的言外行为,其言外之义的目标是经过暗示传达,在话语意义层面上不露任何痕迹 四 结论 语言中有很多手段能够起模糊限制的作用语用模糊一是指利用不符合语法规范、缺乏逻辑条理的,甚至是颠三倒四的混乱不堪的语言来模糊话语信息;一是指在谈话中使用模糊词、模糊限制语等手段使整个话语信息模糊化后者模糊限制语的利用能够在口语中起缓解语气、激励对方发表意见、促进对话顺利进行,从而展现出语言的灵活性、语言的客观、适当、语言的礼貌得体和语言的幽默感,增强交流的有效性和交流效果 参考文件: [1] 陈林华,李福印.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外国语,1994(5): 5559. [2] 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3] 何自然,1985,模糊限制语和语言交际[J],《外国语》第5期 [4] 王华琴,王清亭,1997,模糊性思维和英汉翻译[J],《科 技翻译》第3期 [5] 吴建新,1989,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第4 期 [6] 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张兴禹,1992,模糊性词语在交际中的作用[J],《外国语》第 5期。
[8] Crystal, D. and D. Davy. Advanced Conversational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5. [9] Deese, J.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 Silverstein, A. ed. Towards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the Meaning of Sentences [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74. [10] He Ziran, 2021, Notes on Pragmatics [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1] Joanna Channell,2021, Vague Language [M], Shanghai For 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