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 HSE 工作标准 国际工程项目现场病媒生物(蚊虫)预防控制标准 中xx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20xx 年 09 月 国际工程项目 HSE 工作标准 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 修改日期 修改页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批准人 国际工程项目 HSE 工作标准 目 录 第 1 节-目的 ......................................................... 1 第 2 节-范围 ......................................................... 1 第 3 节-术语 ......................................................... 1 第 4 节-引用文件 ..................................................... 1 第 5 节-职责 ......................................................... 1 第 6 节-程序 ......................................................... 2 6.1 一般要求 ..................................................... 2 6.2 环境防制 ..................................................... 3 6.3 物理防制 ..................................................... 4 6.4 化学防制 ..................................................... 4 第 7 节-记录 ......................................................... 6 附件 1:项目营地全员服药预防疟疾方法简介 ............................ 7 附件 2:日常疟疾预防办法 ............................................ 9 国际工程项目 HSE 工作标准 页次:1/9 第 1 节-目的 1.1 为规范国际工程项目现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控病媒生物— —蚊虫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第 2 节-范围 2.1 本标准适用于国际工程项目现场病媒生物——蚊虫的防制工作 第 3 节-术语 3 . 1 蚊虫:吸取人类血液并可能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双翅目蚊科(Culicidae)按蚊属(Anopheles) 、库蚊属(Culex) 、伊蚊属(Aedes)等昆虫,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淋巴丝虫病、裂谷热、黄热病、寨卡等疾病;按蚊传播淋巴丝虫病、疟疾;库蚊传播日本脑炎、淋巴丝虫病、西尼罗热等疾病 3 . 2 环境防制:通过环境管理,包括环境改造、环境处理、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和习惯等措施,防止或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繁殖,或减少人类与病媒生物的接触而避免受其侵害 3 . 环境处理:为营造不利于病媒生物孳生、栖息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定期处理 3 . 4 滞留喷洒:将杀虫剂喷洒在需处理的物体表面上,防制在物体表面上爬行和停留的害虫 3 . 5 空间喷雾:为防制飞行中的害虫,将杀虫剂分散于害虫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害虫接触到药物微粒的喷雾方式 第 4 节-引用文件 4.1 GB/T 24001-2016/ISO 14001 :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4.2 GB/T 28001-2011/ISO 45001 :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第 5 节-职责 5.1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落实病媒生物-蚊虫防制工作 5.2 HSE 管理部门负责病媒生物-蚊虫防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国际工程项目 HSE 工作标准 页次:2/9 第 6 节-程序 6.1 一般要求 6.1.1 蚊虫防制应遵循以环境防制为主,物理防制、生物防制、化学防制等预防控制方法为辅的综合防制原则 6.1.2 蚊虫防制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6.1.3 蚊虫防制应按照现场调查、制定防制方案、实施防制方案、防制效果评价的程序进行 6.1.4 防制药物的种类应为卫生杀虫剂,防治对象应包含蚊或孑孓 6.1.5 药物的使用 1) 应严格按照药物的防治对象、剂量、使用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等进行使用; 2) 合理使用药物,在同一地区使用的防制药物宜每 1 年~2 年更换 1 次, 更换药物时应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3) 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蚊虫进行化学防制时,应对使用的药物进行敏感性测试,选用敏感或低抗药性品种 6.1.6 药物管理 1) 药物应储存在专用仓库内,配备专人管理,并有健全的出入登记制度和应急措施; 2) 药物专用仓库应满足药物的存放条件和要求,并配备合适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洪、防盗等安全设施,并进行标识管理; 3) 运输药物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采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并及时妥善处理被污染的地面、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 4) 装卸药物时应当轻放,不得撞击、拖拉和倾倒,以防药物泄漏危害人畜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 5) 清洗施工器械和配药容器产生的含药污水不得倒入下水道,宜泼洒于室外花圃或草地;药物容器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