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名家诗导读——苏轼四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94KB
约7页
文档ID:476693111
宋名家诗导读——苏轼四_第1页
1/7

宋名家诗导读一一苏轼(四)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 1]其一半醒半醉问诸黎:2],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3],家在牛栏西复西注释】[1]被酒:带醉[2]诸黎:即指黎子云等四黎问:访问[3]牛矢:牛粪导读】此题之下有诗三首,作于元符二年( 1099),这里选第一首这是一首记事诗,记叙了醉态可掬的诗人拜访友人后 寻路回家之事一方面反映了诗人与储州百姓相处无间,另 一方面则展现了储州农村的风光:竹刺、藤梢、牛矢、牛栏 等等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三援引东坡的话说:街谈巷议 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们认为 最粗俗的东西牛矢取作诗材,融入诗中,突破了传统的雅俗 之见,以俗为雅,更见一种自然淳朴的野趣前人对此颇有 争论,纪日匀认为:牛矢字俚甚 (纪日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 四十二)王文诰则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卷四十二中说: 此储州记事诗之绝佳者,要知公当此时,必无令严钟豉三更 月之句也又说纪日匀不取此诗是囿于偏见,不能自广耳王 说极是诗歌中并无绝对的俗和雅,从现实生活由发,用饱疏感情的笔触去描写常见的事物, 亦能化俗为雅,写由好诗纵笔其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1, 一笑那知是酒红注释】[1]小儿: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是他跟随苏轼到岭 南的导读】此题下有诗三首,选第一首,作于元符二年( 1099)其时,谪居储州的苏轼年已过六十,贫病交加,与亲人故友久不相闻,心中不免有寂寞萧瑟之感, 故曰寂寂东坡一病翁然而,诗人精神仍不倒:白须一句用的是在惠州写的 《纵笔〉〉 中白头萧散满霜风这一成句前面提到,诗人曾因惠州《纵笔》一诗而得罪当权者,此时再用其成句,可见诗人性格之 倔强、精神之无畏三、四两句化用白居易诗句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而有夺胎换骨之妙 《纪日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四十二云:小儿二句,叹老意,语妙天下这两句以幽默、 乐观的态度来对待本会引起伤感的现象衰老,笔法曲折,先 写旁人的肯定,再写自己的否定,妙趣横生,从而表现了诗 人开阔的胸襟和旷达的精神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1,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4]o【注释】[1]活水:刚从江中取回的水活火:旺火赵 ?《因 话录》卷二引李约语:茶须缓火炙,活火煎作者《试院煎 茶》贵从活火发新泉,即此句意。

[2]雪乳:茶细白,水煎时所呈色象脚:茶脚[3]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三碗搜枯肠,惟 有文字五千卷[4]荒城:指今海南省储州长短更:打更敲梆次数有多有少,多者为长,少者为短 HT3【导读】此诗于元符三年(1100)在储州作这首诗的特点是诗人拓宽了审美视野,把汲水、煎茶、饮茶等日常生活琐事写 得诗意盎然、情趣风生三、四两句对偶工整且想象奇特: 大瓢将清波舀入瓮中,似乎把投影在清波上的明月也贮入瓮 中;小杓将江水注入瓶中,好像把大江的一条支流分入瓶中 奇趣横生,是诗人凝神观照、物我两忘的神来之笔五、六 两句是倒语,为诗家妙法,与杜甫《秋兴八首》 (其八)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法相似,可解作:煎 处已翻雪乳脚,泻时忽作松风声杨万里《诚斋诗话》赞此 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汪师韩《苏诗 选评笺释》卷六则把《试院煎茶》与此诗推为古近体绝唱澄迈驿通潮阁? [1]其二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2]o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注释】[1]澄迈:在海南岛北部驿:古代由差或寄递公文 的人中途休息处通潮阁:又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2]《楚辞招魂》:帝告巫阳日: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于是乃下招日: 魂兮归来!这里以天帝喻朝廷,以招魂喻召还导读】徽宗即位(1100),苏轼获赦内迁,自海南储州徙居廉 州(今广西合浦)途经澄迈时,他登上通潮阁翘首北望, 心神飞越,因而作诗,原诗两首,此选第二首诗的前两句 写意外获命归还的欣喜后两句是全诗的精神所在,意谓: 在那高飞的鹘鸟逐渐消失的天际,在那连绵的青山犹如一丝 纤发的地方,就是我热望的中原极状渺远之景,抒写诗人 殷切思归却愁路远的心情青山一发比喻新颖,造语奇崛, 笔力雄放,将壮观之景运转于股掌之间,显示由苏诗特有的 恢宏气势此语为后来许多诗人套用,如南宋姚铺《题衡岳》 有北望中原青一发,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有吴山一发 暮云孤,元虞集《题画》有青山一发是江南等等纪日匀对此 诗后两句甚为激赏,称其为神来之句( 《纪日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四十三)施补华《帆佣说诗》亦赞道:气韵两到, 语带沉雄,不可及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1,苦雨终风也解晴:2]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3]o 空余鲁叟乘椁意:4],粗识轩辕奏乐声:5]九死南荒吾不恨:6],兹游奇绝冠平生:7]【注释】[1]参、斗:参星、斗星,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

横、转:星座的位置移动[2]苦雨:久雨终风:暴风[3]云散二句:用《世说言语》事: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 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 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4]语由《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椁浮于海鲁叟:指孔子椁:木筏[5]《庄子天运篇》: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轩辕: 黄帝[6]九死句用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 其犹未悔之意[7]冠平生:平生第一导读】这首诗是元符三年(1100)苏轼北归夜渡琼州海峡时所作诗的前四句真切描绘了渡海夜景: 参横斗转、风住雨停、 云散月明、海天澄清然而,正如纪日匀所说,前半纯是比体, 如此措辞,自无痕迹(《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十三引)诗人 在这里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而是指物譬喻,有所寄托诗中的景物不仅仅是渡海时的具体环境,而且是时局的象 征:滓秽太清的章?之流被黜,朝廷恢复清明,襟怀澄澈的诗 人终于洗脱垢辱借景寓意,意与景融,自无痕迹末二句 的豪壮宣言,掷地有声,表达了诗人对南荒的热爱和赞美, 更是充分体现了诗人坚持操守的信念和豪迈旷达的襟怀贺 裳《载酒园诗话》云:坡诗吾第一服其气概。

后至垂老投荒, 夜渡瘴海,犹云:空余鲁叟乘椁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 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如此胸襟,真天人也汪师 韩《苏诗选评笺释》卷六评此诗日:高阔空明,非实身有仙 骨,莫能有只字此诗是苏轼以才学为诗的一篇代表作,全诗用典密集,却又贴切得当,提高了语言表现力,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