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义学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无论中外,语义研究都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以下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语文学 时期、传统语义学时期、现代语义学时期一、语文学时期的语义研究 在我国,先秦诸子对于“名”、“实”关系的探讨,涉及到的就是语义理论问题 的探讨在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在著作中也都对语义问题的进行 了探讨注释古书是人们在语义方面所做的最早的实际工作公元前3 世纪,希腊的许多古代典籍一般人就已经看不懂了,于是在希腊的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和贝尔加木斯(Pergamus),分别聚集一批学者,专门从 事校订、评注等整理古籍的工作,特别是整理荷马(H omer )的史诗伊里亚特和 奥德赛我国古代训诂学很早就得以发展,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是注释古书注《春秋》 的《公羊传》、《谷梁传》,以及后来出现的《十三经注疏》,以及到了清代戴震、 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对古代典籍的注释,都是在语义研究方面做出 的实际工作《十三经注疏》:《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从两汉到清末延续两千年的训诂学,为我们、为世界留下了一份独特而宝贵的遗 产我们要继承它,加以整理并好好地利用由于训诂学做过大量的工作,积累、 整理了丰富的材料,也有许多很好的见解,它不但对研究古代汉语的语义和汉语 语义的演变极为重要,而且能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包括方言)的语义,另外 它对我们研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训诂学只着眼于古代的 书面语,目的也只限于注释古书,还不时关于语义的独立、全面、系统的研究, 还没有提出什么语义方面的理论二、传统语义学从世界范围来看,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Michel Bre al) 1897年7月出版他的《语义学探索》(Essai de Semantique)一书为标记据 考证,法语术语 la semantique,1890 年以前即已从希腊语借来,很快传播到其他 语言,到英语中成了 semantics语义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层次,也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极为重要而又 影响到各个方面的现象,因此不只是语言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 社会学等,都与语义的关系很密切由于计算机用于语言信息处理,计算机方面 的专家也很关心语义。
这样,研究语义的学科——语义学,从研究角度和研究范 畴来看可以分为三种:语言学的语义学(linguistic semantics),逻辑学的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哲学的语义学(philosophical semantics))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 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布勒阿 尔的书是第一部语言学的语义学专著,此书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 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 类推等概念;第二编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第三编 讲词类、语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的地位,声称研究意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 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在他 以后半个多世纪里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把语义研究具有以上两个特点的主要阶 段成为传统语义学阶段三、现代语义学从 20世纪30 年代到50年代后期,以美国布龙菲尔德的理论为代表的结构 主义统治着西方语言学众所周知,布龙菲尔德认为,研究语义的人须是万事皆 通的博学者,语言学家无法担此重任,语言学家关心的是语言形式。
在他之后的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进一步依据索绪尔“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的原理,把 语义排除在语言之外他们认为,语言包括表达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语言的表 达形式是音位(与之相应的表达实体——物理音响排除在外),语言的内容形式 是语法(与之相应的内容实体——语义排除在外)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在把“语法系统”、“音位系统”、“语素音位系统” 看成语言的“中心系统”的同时,承认“语义系统”、“语音系统”是语言的“外 围系统”,而实际上语义仍然没有地位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创始人乔姆斯基在用深层结构的理论解释某些歧义现 象时,客观上接触到了词语间的语义组合关系,语义的研究突破了词义研究的范 围a. John sold a car to Bill.b. Bill bought a car from John. 两句语义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 这一时期,语义研究的另外一个进展就是深入开展了语义聚合关系的研究, 有语义场理论的出现,开展了语义成分(义素)的研究,从而产生了语义成分(义 素)分析法第二章:种种语义一、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语义,对“语义”作为一个界定成为“语言学的中心问 题之一”(兹维金采夫)。
建立语义学理论的总的目的是确定意义的‘定义'” (利奇)语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语义: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语义:词义、语素义、短语义、句义、以及句群、段落、篇章的意义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典型的词汇意义和典型的语法意义的区别: 第一,前者有事物(广义的,包括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等等在内)对应 性,后者无;第二,后者在语言中起成分之间的组织作用,前者不 具有词汇意义的,如“山”“走”、“音乐”“道德”“提取”它们都有一定的 事物对应性,甚至“零”“无”“虚假”“想象”也与某种状态、心理活动相对应的(de)”用在某个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或名词性的词语后面,组成一个新的名词性结构,如“红的”“开车的”,或者修饰什么,如“美好的(生活)”, “的”不与任何事物对应,它只有语法意义比较具有词汇意义的词和具有语法意义的词之间的不同,我们可能会更加清 晰地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的不同如比较“联合”跟“萝卜和白菜”的“和”, “联合”一词的语义反映的是外在世界“联系使不分散”或“结合在一起”这种 现象和”这个词也表示联合,但表示的是两个词语之间的联合再比较“因果”和“因为„„所以”,“因果”指外在世界“原因和结果的关 系”,“因为„„所以”则表示它们所联系的词语(往往是分句)的内容以一个是 因一个是果。
各种词尾本身无十事物对应性,只具有语法意义如汉语的“们”有些近似 于英语中表复数的词尾,“们”本身不直接标示事物的复数(“复数”一词才是直 接标示事物的复数),没有事物对应性,它只是标示它所附着的代词或名词所指 对象(基本上是人)是复数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所以在语义学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立部 门之后,人们逐渐倾向于将语法意义排除于语义研究的对象之外三、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叫逻辑意义在词(以及若干短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 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平面上,它是与判断乃至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 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也是语义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包括以下几种:( 1 )感情意义:表明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厌恶、贬斥的感情 叹词直接抒发感情,它的意义是纯粹的感情意义感情意义只有在叹词中有 其独立的存在哎,实在没有想到! 哼,这是他说的!感情意义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如:词义的褒贬,就是附着在特定理性意义上的感情意义 句义可因不同的语调(包括节律)而对理性意义附加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我揍你!(2)风格意义:为适应一定的交际场合和目的而固定形成的、词语或话语 的色彩。
它是在种种同义手段的对比中显示出来的首先是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 就语法说,口语与书面语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各有一些特点: 口语中多用短距,书面语中长句用的多一些; 口语因有手势等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和不能反复加工等特点,有时可以省略书 面语中认为不宜省略的成分(颐和园一块),可以有特殊语序(他还没来还);书 面语往往可以容纳相当复杂的语法结构,如可以包含多层次多成分联合的修饰语 之类大多数词语是口语和书面语通用的,有些词语表现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对立, 如:挨个儿——逐一、顺次 搁——安放虫牙 ——龋齿 病号——患者抽筋儿——痉挛有些口语词,没有与之对应的书面语词,如: “搁(弄倒)”“死劲儿(所能使出的最大力气)”“掉点儿(落下稀疏的雨点)” “串门儿”;也有一些书面语词没有与之对应的口语词,如: “把盏”“不速之客”“邂逅”“承诺”“侈谈”“浩瀚” 其次是不同文体的风格有些词语专门或更多地适用于某种文体,如文学的、科学的、政论的、新闻 的、公文的、广告的等等,这些词语从而获得某种风格意义月儿弯弯照九州”——“月儿”具有文学风格意义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月球”具有科学风格意义 (3)“内部形式”义:因内部形式的特点而生的非理性意义为“内部形式” 义。
内部形式: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造词的理据,它是从词的来源上所看到的 词义形成的根据如:“留声机”与组成它的“留声”和“机”,“电影”与组成它的“电”和 “影”,语义上有明显的联系,“俸”又“俸禄”的意思,与把俸禄看成一种“奉 献”有关具有相同理性意义的词,可因内部形式不同而带不同的非理性意义,如: “留声机”和“唱机”;“水泥”和“洋灰”;“电子计算机”和“电脑” 并非凡有某种内部形式的词都有相应的“内部形式”义如果词的内部形式 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已不易为当代一般人所觉察,那么相应的“内部形式”义就 不复存在如:椅——倚 婚——昏 另一方面,由于俗词源的产生,某些词可以新生某种内部形式或改变原有的 内部形式,从而新生或改变了非理性意义,如:“西瓜”本是借自东北女真族的“xeko”,但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从西域引 进的一种瓜;“望洋”本是联绵词,本义“视觉模糊”或“仰视貌”,但现在一般 理解为“望着海洋”,“望洋兴叹”理解为“望着海洋而感叹”另外,一些地名由于更改书写形式从而改变了它们的“内部形式”义,如: 轿子胡同——教子胡同;鸡爪胡同——吉兆胡同;棺材胡同——光彩胡同; 稀屎胡同——西四胡同 通常所说的词的形象色彩是一种重要的“内部形式”义,如: 视觉形象色彩:“水泥”强调此种事物加水搅和后如泥状,“洋灰”强调此种 十五是外来的某种粉末状物品;西红柿——番茄;狮子狗;马尾松;鹿砦(寨) 战争中,将树木交叉放置,用于阻止敌军的坦克和车辆进攻,形状像鹿角。
铁青;蜻蜓点水;酒囊 饭袋;听觉形象色彩:主要是由拟声词或半拟声词表达拟声词大体分两大类:一 个小类是模拟外界的声音而且主要起描绘声音形象的作用的,如“轰隆”、“哗啦”、 “淅淅沥沥”等,此类独立表达声音形象,不具有形象色彩;另外一类是源于拟 声词但其作用并非描绘声音而是有所指称,如“蝈蝈”“布谷”“鸭”“钟”“鼓” 等,此类和“乒乓球”“拨浪鼓”等半拟声词具有形象色彩四、词义、句义及其他语素义、词义、短语义、句义、句群义、篇章义都属于语义 语素义只能为理解词义(尤其是合成词的词义)提供一些启发; 词义是构成短语义和句义的基础;短语义也是构成句义的基础; 在正常的交际当中,人们首先通过句子的整体(而不是句子内部各成分)感 受到语义的存在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