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含氯消毒剂常见含氯消毒剂 篇一 一、 含氯消毒剂 什么是含氯消毒剂?1、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如:漂白粉、84消毒液(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 2、有效氯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有效氯越高,消毒剂消毒能力越强,反之,消毒能力越弱 含氯消毒剂特点:1、优点:杀菌范围广;作用迅速;性能稳定;水溶性好;使用方便;货源丰富等; 2、缺点:有效氯容易丧失;氯味大,刺激性大(易引起使用者流泪、结膜充血、咳嗽,并刺激皮肤和粘膜金属腐蚀性强(如持物钳浸泡生锈,器械预处理浸泡生锈,消毒衣物引起洗衣机腐蚀有漂白作用;有难闻的氯味 二、 选用含氯消毒剂的基本原则:价格低廉、高效方便、安全环保 三、 常见含氯消毒剂 1、什么是84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份的无机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单分子状态下的含氯量为10%,因此有效氯的含量较低,消毒能力较弱常见产品:中光84消毒液 2、84消毒液的特点:2.1、优点:杀菌广泛、快速,使用方便,无毒性,价格低廉2.2、不稳定,遇光和热都会分解,因此,避光密封保存有利于其稳定性对棉布和纸张有漂白作用,对金属表现出腐蚀作用,浓度高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3、常见84消毒产品的临床实际操作临床实际操作以及在销售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什么?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属于氯化异氰尿酸类消毒剂有效氯含量为60%64%,杀菌能力较强常见产品:中光消毒片、顺发消毒片、万福金安消毒片等等 2、二氯异氰尿酸钠的特点:2.1、优点:杀菌范围广,杀菌力强,储存稳定,易于运输,水溶性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2.2、缺点:水溶性不稳定(20度左右时,1周内有效氯约丧失20%;30度左右时,可丧失50%);有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和对纺织品有损坏作用,低浓度下的杀菌作用不及次氯酸钠 3、常见二氯产品的临床实际操作以及在销售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3.11、中光和顺发消毒片: 3.111、临床实际操作方法和问题分析:(略) 爱尔施牌消毒片 1、主要成分:三氯异氰尿酸(单分子有效氯含量为90%,故杀菌能力较强),有效氯为540MG\片 2、特点:杀菌广,杀菌作用迅速(当2000MG\L时,灭菌时间为50分钟),稳定性好,可以长期保存;腐蚀性和刺激性都比较轻微(腐蚀性较小,低腐),水溶液清澈透明,不发生沉淀,毒性较低,一般使用浓度对人体无害,受有机物的影响较小。
3、产品优势:定量准确,速溶,气味低,低腐蚀性 篇二 含氯的消毒剂是一种具有杀菌的作用的消毒剂,它能够杀死微生物,能够杀死病菌,含氯消毒剂非常的多,有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也有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比较常见的有漂白粉精,漂白粉,液氯,我们平时常用的八四消毒液也属于含氯消毒剂,在我们平时生活当中都是比较常见的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含氯消毒剂有哪些 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常用的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及84消毒液护士资格考试复习须掌握以下几点: ★①使用方法:常用于餐具、水、环境、疫源地等的消毒。
医学/教育网整理a.浸泡法和擦拭法: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用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浸泡时物品应浸没,容器应加盖,时间10分钟以上,不能浸泡的可进行擦拭;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用于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细菌芽胞污染的物品,时间30分钟以上;b.喷洒法: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0.05%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30分钟以上;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均匀喷洒,时间60分钟以上;c.干粉消毒法:将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加以搅拌,放置2~6小时 ★②注意事项: a.消毒液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放置阴凉、干燥、避光处,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b.因溶液不稳定,故应现配现用; c.消毒液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不适用于金属、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篇三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的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1)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 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 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3)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4)使用方法: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 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5)影响杀菌因素 ①浓度与作用时间 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
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②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③温度 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 ④有机物 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⑤还原性物质 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⑥水质的硬度 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 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纺织品时,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第1页 /总页数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