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探究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93KB
约10页
文档ID:308746438
关于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探究_第1页
1/10

    关于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探究    摘 要:一轮复习是高三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常规的地理一轮复习中,教学方式陈旧、知识点多、习题量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作业任务重、复习状态不佳、效率低下针对以上常见问题,文章提出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改进,最终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Key: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有效方法;自我反思:G420   :A   :1673-8918(2022)11-0147-04又是一年高三时,一轮复习如期而至怎样才能在减轻高三学生压力的同时,有效提高高三一轮复习的效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不断探索的问题一轮复习是高三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轮复习的成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基础题型的准确率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在做题过程中,学生很难自如的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尤其是在新的高考模式中,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既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阅读能力,还要会进行细致的区域定位与综合分析,以及全面的知识应用与归纳能力要想在高考地理中取得较理想的地理成绩,学生需要建立自己独有的地理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提高分析、知识应用和归纳能力一、 自我反思——常规地理一轮复习中的常见问题在常规的地理一轮复习中,教师需要在一学期内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课本(两本),以及初中四本地理课本,共计九本书的复习。

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按照相应的复习计划,每周完成一定的复习任务和对应的习题练习迫使很多地理教师一学期一本资料书、从头讲到尾课堂也常常呈现出满堂灌、一把抓、题海战术等传统方式学生心理压力大、作业任务重、复习状态不佳、效率低下一)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效率低下在传统的高三复习中,师生的互动往往是最简单的问答式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回答甚至是教师一个人自问自答,还没等到学生想出答案,教师早早给出答案这种模式使学生的依赖性增加,久而久之,形成思维惰性对知识的学习只懂皮毛、难以对相关知识进行熟练的分析和迁移很多同学出现学习很认真、成绩很一般的现象二)注重知识的学习、忽略能力的提升地理是知识点非常繁多的科目从自然地理的不同圈层、人文地理的不同要素、到世界、中国区域地理的综合很多学生由于高一未能确定高考所学科目、导致高一地理学习散漫、基础不扎实很多学生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才开始正式重新学习高一地理一些农村地区、初中地理课程开设不齐全,或者徒有形式,使得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部分异常艰难地理教师通常还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学习初中地理教学课时量大、任务重、教学进度缓慢很多教师在有限的高三复习时间里,只能首先偏重于地理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中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应用练习。

三)课业负担重、习题量大高三复习时,教师往往会选取相关的教辅资料以及对应的习题册一般情况下,每一讲都会有基础例题、真题训练,还有习题练习就高三地理来说,正常情况下,20至30道题的习题量,每天学生需要用30分钟~60分钟来完成当天的习题练习学生还需要用很多时间来完成其他科目的习题作业加之部分习题资料陈旧、习题质量不高、学生解题方法不当,虽然在不停地做题,但得分率始终很难有大的提升四)学生心理压力大高三学生课业任务重,普遍存在休息时间严重不足的现象而频繁的测验和考试也让学生疲惫不堪,尤其是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学生情绪失落、沮丧,甚至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五)忽略考后总结在高三地理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一讲全会、一做全废”,考前总觉得知识点都会,考后很多简单题错误率反倒很高然后继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进步艰难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忽略了考后的总结反思二、 用心聆听——了解学生的薄弱项目和真实需求(一)地理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地理课堂有较多学生出现上课走神、发呆、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打盹等其中部分学生由于高三学习紧张,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精神状态不佳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个人感情或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不融洽,使其难以静心学习。

二)学习动力不足一些高三学生没能真正体会到高三的重要性,每天得过且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缺乏学习动力或者由于高三地理学习难度加大,经过几次考试失败后,对地理学习丧失信心,產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部分学生懒惰散漫而且粗心大意,课前没有预习、课堂懒得动笔、课后没有复习,课后作业不能认真完成,经常应付检查,甚至还存在抄袭现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三)地理基础薄弱由于乡村初中专业地理教师缺乏,加之农村地区对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学生的初中地理课或被占用或成为自习到高中以后,地理基础薄弱,尤其是学习文科后,对区域定位及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农村学生不仅错过了本该精彩纷呈的初中地理课,还需要在高中花费较多时间重新复习初中地理,再一次加大了地理学习难度和压力高一必修地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不重视文科,或者最初决定学理科,导致文科学习不用心升入高二后,许多学生因为理科学习困难,转而学习文科,地理基础知识薄弱进入高三后,还需要重新学习地理必修1与必修2的内容很多高考题对地理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们因为知识点不牢固,尚未建立自己独有的地理知识体系,很难自如的进行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地理题得分率提升缓慢。

四)综合能力有待提升由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欠缺,部分同学不能准确全面的理解题意,导致理解题意不全或曲解题意,材料分析能力不足阅读能力成为制约许多文科生得高分的因素之一很多文科生的数学以及理化科目往往是短板,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气压、密度、比热容等基础知识缺乏,也影响到地理学习,尤其是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较高的知识点的学习五)答题不规范很多高三文科生答题口语化、缺乏地理专业术语的积累如常见的天气和气候、地形与地势、水文与水系、地质构造与地貌、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等概念混淆答题时将“冬季低温少雨”答成“冬天温度不高、下雨不多”;把“提供就业机会”答成“人们好找工作”不能准确区分“分析”“描述”“说明”“评价”“特征”“意义”“影响”等常见考题的答题要求三、 因材施教、推陈出新——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探究针对以上常见问题,作者尝试在最近几届的高三地理课堂中做出一些改变不断探索、改进,现将作者认为略有成效的方法整理如下一)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很多高三地理老师都是将学生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学生很好地适应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节奏,师生配合通常非常有默契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弊端。

比如教学素材陈旧、课件无新鲜感由于高三进度快,留给教师选择新素材、制作新课件的时间少,很多教师会重新使用旧课件,而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信手拈来的素材往往是学生高一就已经听过的所以教师要克服困难,结合国际国内大事件,尽量选择最新的素材,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同时在课堂上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新颖性,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二)关注学生情绪、上课状态及心理变化,关爱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早餐后的第一节课,尤其是阴雨天,学生容易情绪低落、精神不佳或者在较难理解、信心受挫的某节课后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教师在课前进教室时就应该观察学生状态,利用课前几分钟采取主动方式,比如课前一首歌、一个小视频、一个笑话等方法调整学生情绪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观察学生表情,留意状态不佳的学生,可善意提醒或多多关照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如果再遇上家庭变故等其他因素,学生往往会因承受能力差而一蹶不振任课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做学生信赖的朋友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学习这门课程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答疑解惑即可笔者在一轮复习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在讲,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即可。

学生上台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解相应知识点、教师从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个别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一突破在习题讲解中,学生上台自己绘图讲解或提问,其他同学解答或补充,课堂气氛好,学习兴趣浓厚四)注重对地理原理的理解,而不是地理知识的识记地理是一门偏理科的科目,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很多知识更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如整个大气的运动部分,原理其实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受热膨胀上升低气压、冷却收缩下沉高气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偏转依据此原理让学生自己分析昼夜或冬夏的海陆、城郊、山谷,甚至地球表面的大气运动规律、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无需死记硬背风带、风向、气压带等知识根据原理知识的应用,在地理一轮复习中,只需将不同地理原理加以应用,使得地理知识点逐步形成体系从书越读越多向书越读越少过渡逐步做减法,简化地理一轮复习中繁杂的知识点五)适当地给学生“换口味”高三的学习时间很宝贵,学生安全也非常重要,导致高三地理实践基本上成为空谈其实在枯燥的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应用周边资源,见缝插针地为学生提供地理实践的机会比如日出日落方位的观察、测量物体的影长、辨别岩石种类、测风向风速、看云识天气、观察月相变化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阶段复习很重要古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研究发现:大脑对知识点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想确保学会的知识不被遗忘,需要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再认,也就是复习单元结束后及时复习,一个模块结束后再次复习,不断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的记忆,才能确保基础知识的牢固在后期的知识综合和迁移中才能应用自如七)有选择性的进行习题练习高三复习时间非常紧张,如果各科教师不考虑学生状况、一味地加大习题量,只会增加学生压力、往往事倍功半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进行筛选,既要练习到相关知识点,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其次,在课堂习题讲解中,不通篇讲解习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详细讲解,没有问题的题目点明考点即可,个别存在问题的可课后个别高考本就是选拔性的考试,学生答题差异大,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要给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留出提升的空间,也不能放弃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子八)选好参考资料高三教学参考资料门类众多、质量良莠不齐作为高三地理复习中陪伴学生时间最久、作用最突出的教辅资料,资料书的选取尤为重要教师要依据学校教学现状,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模式的教辅资料。

学生基础好、阅读能力强,可以选择知识点全面细致的资料书如若学生自习时间少、课业任务重,就要选择知识点呈现更加精炼的资料书习题册的选择也很重要,习题要有区分度,习题材料要新颖,突出知识点应用的考查,而非知识点的简单识记九)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积累专业术语笔者在高三的地理教学中一直注重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细化对教材的阅读理解,注重地理专业术语的识记和积累如气候中气温的描述需用到寒冷、温和、炎热、日较差、年较差;降水描述中用到的湿润、多雨、干燥、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降水成因中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季风环流)、地形地势、洋流、下垫面;地质构造中的褶皱(背斜与向斜)、断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农业类型中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农业地域类型中的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農业、乳畜业;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区;城市等级;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等常用地理术语的区分和积累十)考后反思、及时止损相教于高一、高二,高三的模拟考试次数明显增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