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务知识)《经济学说史》考试复习总结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完美打印版本

管****问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9.61KB
约19页
文档ID:120278230
(财务知识)《经济学说史》考试复习总结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完美打印版本_第1页
1/19

《经济学说史》_考试_复习_总结-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1.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斯密在回答商品的真实价格或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即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时,提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规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或所能购买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3分)先看第一种价值规定斯密认为,人们要取得物品,必须经历一定的“辛苦”和“麻烦”这种“辛苦”和“麻烦”就是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产品的代价是劳动斯密不仅确定了决定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而且注意到劳动的“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即复杂程度对价值决定的影响斯密不懂得劳动为什么要采取价值形式,劳动时间采取价值量的形式,在他看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而是一切生产劳动的共性2分)斯密第二个价值规定,是商品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决定价值规定价值的购买的劳动同“辛苦”和“麻烦”的劳动是什么关系,斯密没有说明将购买的劳动量作为价值的规定是斯密试图在一般商品价值规定中纳入资本主义特殊的商品价值规定造成的斯密无力将价值第一种规定的劳动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只好以购买劳动来取代“辛苦”与“麻烦”的劳动,斯密通过这样的办法解决了价值规律和资本增值的矛盾。

但是以“劳动的价值”来决定价值是循环论证2分)斯密在论述他的两个价值规定如何统一的问题时,导致第三个价值规定的出现,在其价值理论的庸俗化上又进了一步斯密认为,在社会初期的野蛮时代,交换的惟一标准是生产物所需要的劳动量在文明社会中,资本在个别人手里积聚起来,资本所有者投资要求有利润一旦土地变为私有,土地占有者也要求对耕种他们土地的经营者支付地租这样大多数商品价格就由三个构成部分,即工资、利润、地租工资、利润、地租不仅成为一切收入的源泉,而且成为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这个庸俗的价值定义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斯密教条” “斯密教条”不仅使价值理论步入歧途,使社会再生产理论寸步难进,而且成为庸俗经济学炮制“三位一体公式”的理论根据 (3分)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①经济危机的根源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经济危机根据收入决定生产的观点,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收入,也即超过消费,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在他看来,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消费不足4分)②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丧失了收入,从而降低了消费。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目的是为了利润,生产受自由竞争支配,资本家为了击败竞争者,占领市场,纷纷采用大量生产、低价售卖的策略,为此,必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削减工人工资,工资下降使工人消费日益萎缩生产的无限扩张同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者收入不足,产生了尖锐的国内市场矛盾资本主义生产还能发展,只是由于国外市场的存在,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会越来越小,产品实现问题最终成为不可克服的困难3分)③西斯蒙第经济危机论的根本缺陷西斯蒙第的危机论认为,生产扩大最终受个人消费的限制,他强调个人消费不无意义但他不了解社会总产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不了解除了个人消费还有生产消费所以,仅仅强调个人消费及生活资料的实现问题,而忘记了生产消费及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不可能正确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西斯蒙第用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释危机,并未揭示危机的实质,因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不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劳动人民消费不足是一切阶级社会共有的现象,但在那些社会并没有爆发普遍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可见,离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3分)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答:重商主义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早起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1】相同点:早、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一切经济生活和政策主张都是为了攫取金银,增加财富;在政策主张方面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和发展对外贸易2】不同点:早起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表现为“货币差额论”,即主张行政干预的方法,保证从国外进口金银并严禁金银出口和货币外流,以利于金银的积累;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表现为“贸易差额论”,即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实行保护性贸易政策,鼓励输出,限制输入,强调多卖少买简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主要内容答: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私密的国际分工的理论李嘉图认为,当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不等,甲国生产任何商品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两国仍然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和输出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都可以节约劳动使各国的资本和劳动都用在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使之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第一个矛盾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就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的矛盾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魁奈 【1】 他的理论体系是以“自然秩序”思想为基础的,认为人为秩序必须适应自然秩序,否则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

2】 只有农业才能产生“纯产品”,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国家应重视农业3】 生产阶级是最重要的阶级,应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实行地租单一制4)简述“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并对此评价答:“萨伊定律”涉及萨伊销售论(实现论)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指“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其论据为:产品是由产品购买的,评价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都影响很大,它反映了生产对销费的决定作用,但否定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是片面的,同时由此否定社会不会由于生产过剩而发生经济危机,也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普遍信奉的教条,历史发展证明也是错误的威廉 配第在价值理论的贡献和缺陷错误答:配第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配第在价值理论的贡献有:1他已经认识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商品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因而劳动时间是测量商品价值的真实尺度2配第还认识到,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格的变化是以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为基础的配第还较为清楚地认识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和联系,而且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3配第还第一次论述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4他强调了通过分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节约劳动时间,降低商品价值缺陷和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还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区分开第二,他还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2、.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威廉配第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是《赋税论》他反对根据主观意愿作推断,提出要从具体的统计资料中去寻找经济现象产生的自然基础由此,他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 威廉配第的主要贡献是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他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他指出:假如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到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可以看出,配第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他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但是他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明确区分开来,他把生产白银的具体劳动当作创造价值的劳动,不懂得创造价值的是抽象劳动。

他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他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显然,这种观点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它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 威廉配第之所以能成为“政治经济学之父”,配弟的失误之一在于由于没有能够区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陷入工资决定价值的错误之中其失误之二在于,由于不了解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从而把地租看成价值的一个因素,得出土地参与创造商品价值的错误结论萨伊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答:萨伊的价值论有三个基本观点,即效用决定价值、供求决定价值和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其中效用决定论是其主要观点另外,在他的学说中不仅混同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而且混同了使用价值和价值,充满了矛盾和混乱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是在其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他认为,天然财富是不具有价值的,,社会财富才具有价值;具有内在价值的社会财富是生产努力的结果,而生产只能创造效用,所以效用是各种财富的内在价值的基础和来源,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其实,效用或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前提,但绝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和来源在这里,萨伊搞错了效用和价值的关系,混同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较古典政治经济学倒退了一大步。

此外,既然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而效用是由生产三要素生产的,因而萨伊必然得出价值是由生产三要素共同生产的错误结论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也是暂时的;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三位一体公式萨伊认为,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分别从产品的价值中得到相应的报酬;分配给工人的部分叫做工资,分配给资本家的部分称为利润,分配给地主的部分则是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公式”萨伊的“三分法”;萨伊把政治经济学划分成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被后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作的“新的三分法”萨伊提出三分法,否认经济规律的历史性,抽象掉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企图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抽象的,像化学、物理学、天文学一样的科学,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凯恩斯革命包括哪些内容(1)理论的创新 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修改和补充在理论上革了萨伊定律的命,摒弃“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以及否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种传统的教义,创造了有效需求原理,以及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为主要骨干的就业一般理论体系。

他还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经济范畴,如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等3分)(2)方法创新他采用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方法,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国民收入及其波动的原因在方法上与以微观经济分析为主的传统经济学研究个别商品、个别厂商、个别消费家庭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3)(3) 政策主张的创新在政策上革了传统自由放任体制的命,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用政府干预论新思潮取代自由经营论旧思潮这是凯恩斯革命的核心内容他“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 批判传统的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3分)数理学派的理论特征答:数理学派的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1把各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用数学分析代替理论分析2以交换作为应用数学方法的出发点,把生产、分配、消费都说成是交换的不同形态把一切经济问题都归结为交换问题,又把交换归结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并且都能够用数学方法来表示3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这样,一切经济事物的关系就都变成了没有社会内容的机械的数量关系,把社会经济的内在的本质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中排除掉了。

3、简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是人口理论的创立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