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英语教师课堂用语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国外对教师课堂用语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大多是以比较模式为基础的研究,许多学者对课堂用语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如Yee & Wagner (1984) 、Pica & Long(1986) 、Chaudron (1988) 、Ellis (1990) 、Allwright & Bailey(1991) 等他们考察了以教师用语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少的课堂用语情况,其中Pica & Long(1986) 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教师过多的课堂用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际,不利于语言习得国内这几年来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报告,闫冬梅(2009)提出在英语课堂上,课堂用语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依据英语课堂环节和形式需要,课堂用语可以分为课堂导入语言、教学环节用语、过渡语、评价语言、纠错语言和课堂组织用语等类型尹刚、陈静波(2007)提出,教师课堂用语在具体运用中应首先明确尊重学生的人格,民主平等是课堂评价性语言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课堂用语对于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教师能否成功地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也是外语课堂中学习者能够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关系到英语课堂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各个方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图在前辈研究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探讨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二)研究意义和价值: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而教师课堂用语的有效性是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教师用语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运用得是否科学、得体,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序进展,影响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将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由此可见,教师课堂用语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教师课堂用语已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它是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输出的总和更确切地说,它包括了教师组织教学所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解释说明,对课文的讲解剖析,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等另外,教师话语还可以反映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又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行动展示,因此,教师课堂用语的有效性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参考文献(1)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3)胡学文.教师话语的特征及功能[ J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4)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l期.(5)刘润清、胡壮麟,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胡青球,2004,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 J ].外语界(6):22—27. (7)曾祥银,2007,论高中英语课堂话语模式[ D ].华中师范大学.二、研究内容、目标本研究旨在对一线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教师课堂用语质量和有效性的策略,并将策略应用于实验班教学实践中,和对照班进行综合评析,进一步完善提高教师课堂用语有效性的策略,证实策略的可行性,使广大教师意识到课堂语言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下为教学服务的,试图实现教师课堂用语与学生知识情感教育的吻合,彰显课堂用语的有效性。
主要研究问题: 1、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影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因素主要都有哪些?3、提高英语教师课堂用语有效性的策略包括哪些?4、如何让教师课堂用语对策更好地服务于外语教学?为了获得此次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笔者以新池中学、黑池中学、路井中学、坊镇中学的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现状通过随机对新池镇中学的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并总结初中生对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态度、意见和看法试图以此探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的提高课堂用语有效性的对策,同时将对策应用于实验班教学中,通过和对照班教学进行对比研究,在实践中检验提高课堂用语有效性对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终研究成果将逐步推广应用,使基层教育师生受益三、研究思路、方法、步骤本论文通过文献法,课堂观察法,调查法,访谈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思路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对4所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进行调研,综合评析其优劣,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假设;第二阶段是将评析出的提高课堂用语有效性的对策和假设应用于实验班进行观察研究,并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证出真正能够推广应用的切实可行的提高课堂用语有效性的策略。
四、研究创新之处本研究在调研4所中学教师课堂用语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提高教师课堂用语有效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将对策应用于实验班教学,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在实践和调研中丰富和完善提高课堂用语有效性的对策,使教师课堂用语切实能够为外语教学服务,彰显它的有效性课堂用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针对教师课堂用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也是琳琅满目,但这些对策是否能够有效实行并真正有利于课堂用语有效性的提高,这就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实践中去检验,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五、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 段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16.10-12观摩课教师课堂用语报告汇总雷甜、雷楠22017.1-2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吴璐丹、谢晴宇32017.3-4讨论“教师课堂用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主题报告吴璐丹42017.5-6研讨提高教师课堂用语有效性的对策主题报告颜正巧52017.7-8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分析报告颜正巧、雷甜、吴璐丹、谢晴宇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序号完成时间最 终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 责 人12017.9收集课题成员发表论文论文集雷甜、谢晴宇22017.10完成研究报告、整理好相关材料研究报告、成果材料颜正巧、雷甜、吴璐丹、谢晴宇、雷楠六、课题研究保障条件1、完成课题的研究能力课题负责人颜正巧在一线从事外语教学近30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担任我校教研组长,担任组长以来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外还细心指导青年教师,不断鼓励组内的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
课题组主要成员为我校一线优秀教师,以年轻人为主,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很高2、时间保证主要研究人员长期扎根教学一线,对教师课堂用语存在的问题现状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十分了解,对课题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课题组建立了良好的课题动作机制,有较严密的课题研究计划,定时定点进行科研活动,责任到人,实行定期经验交流制度,课题各项活动都做了具体的安排3、资料设备我校领导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视,课题主持人颜正巧为外语教学教研组组长,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保障此外,课题成员均有电脑,能够积极进行相互交流,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师课堂用语,为课题研究做好客观准备工作4、 科研手段实际行动研究法:以教师共同合作参与,学生实践为主,寻找科学理论调查研究法: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课堂用语以及学生的情况,为本课题提供现实依据总结研究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把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类总结,然后不断完善,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将采取以研促教的策略,把课题的研究和我校的课改结合,抓实过程管理,追求管理实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把课题研究同学校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相结合,促使研究落到实处,以保证课题研究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