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布式能源资料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98.42KB
约31页
文档ID:551871843
分布式能源资料_第1页
1/31

图说:乌江源风电场,新月初升来自贵州省能源局提供的一组最新数据: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可 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 2013 年第三季度全国风电建设统计成果显示,截止 2013年第三季度末,贵州省风电并网装机 75.66万千瓦,列全国第 15位, 同比上升 1 位;2013 年 1-3 季度上网电量 9.22 亿千瓦时,列全国第 17 位, 同比上升 2 位驱动”以上数据的,是贵州仅用两年时间创造的中国高原风场“加 速度”在全国的风能资源版图上,包括贵州、四川、甘南、陕西、湘西、 岭南在内的地区被划分为四类资源区,年平均风速仅在2 米/秒,而在风力 资源比较好的内蒙古和甘肃北部的一类和二类资源区,年平均风速则在4米 /秒以上贵州历来以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崎岖的地形著称一度被认为是一 个无‘风'的省份2011 年以前,贵州的风电装机容量还是‘零',在全国 各省区风电产值排名中一直垫底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贵州从倒数第一迅速 攀升至第 15 名,确实是大跨步式地发展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及可再生 能源处处长卓军告诉本刊记者卓军负责的这个部门成立于 2010 年,而这一年被业界认为是真正意 义上的“贵州风电元年”。

贵州属于高原低风速地带,而之前中国的风电开发技术主要都只 针对平原高风速地带,直到高原低风速开发技术逐渐‘破冰',且贵州的能 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贵州风电开发规划才被正式提上日程卓军说,2011 年,贵州省气象局负责完成的《贵州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和中国水电 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院负责完成的《贵州省风能资源开发规划》相继通过 有关部门验收后,终于摸清了贵州风电的大概“家底”,也为贵州风电发展 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及理论支持根据《贵州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报告》成果,贵州省70 米高度大于 200瓦/平方米的技术开发面积为2769 平方公里,技术开发量为770万千瓦; 大于250瓦/平方米的技术开发面积为 2002平方公里,技术开发量为558万 千瓦;大于300瓦/平方米的技术开发面积为 1630平方公里,技术开发量为 456万千瓦;大于400瓦/平方米以上区域的技术开发面积为 568平方公里, 技术开发量为 157 万千瓦贵州风能资源,西部好于东部,中部好于南部及 北部,但高值区分布相对零散,分布复杂贵州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主 要分布于毕节市西部、南部及中北部、六盘水市中部及南部,遵义市中北部、 贵阳市中部,黔东南州中东部局部、榕江县与荔波交界地带等区域,黔南州 北部、黔西南州中部局部、铜仁市局部。

当我第一次把这些规划报告呈给国家能源局有关主管部门时,他 们非常吃惊,完全没想到贵州真的可以搞大规模的风电开发,虽然不能与西 北、东北等风资源富集的地方相比,但是接近 2000万千瓦的技术开发量还 是让他们刮目相看2011 年 4 月,贵州第一台风机在毕节赫章韭菜坪正式并 网发电当年,贵州风电的规划发展容量急速上升到 429.31万千瓦卓 军至今仍记忆犹新2012 年,贵州省政府正式批复《贵州省新能源“十二五”规划》(以 下简称《规划》),进一步确定贵州风能开发计划,即“十二五”末风电装 机规模确保达到 450万千瓦左右,力争达到600 万千瓦左右,其中分散式风 电装机规模达到 50 万千瓦全省风能规划 190 个项目(点),涉及9 个市(州) 总投资989.4亿在《规划》中,贵州风能规划项目占全部新能源项目的 58%, 占总投资额的 40%实际的开发进度更加让人振奋截止 2013年12月,贵州省同意开 展前期工作风电场项目共 166 个;建成并网项目28 个,完成投资130 亿元, 装机容量累计达134.81万千瓦;预计到2014年,并网装机容量累计达到 260 万千瓦,2015 年突破 400 万千瓦。

到 2020 年,贵州的目标是 600 万千瓦, 其中分散式接入风电占 50 万千瓦贵州能源主管部门的这份信心来自于风电企业运行的良好开端据 悉,目前已经有 24 家风电企业入驻贵州进行项目开发,其中不乏华能新能 源、国电龙源、中广核、大唐桂冠博达等实力雄厚的知名新能源企业虽然高原风场的建设成本比平原风场高出 10-20%,在贵州还要克 服运输、凝冻等技术难题,但贵州政府部门对风电发展非常支持,完全没有 ‘弃风'限电的问题,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从华能新能源全国的风 电战略部署来看,贵州也将成为其最重要的风电基地之一华能新能源股 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总经理杨艳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按照高原低风速风场的经济评估,一个 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只要 全年发电达到 2000 小时,在0.61 元/度的上网电价下,风场具有一定的盈 利空间卓军说,根据统计,目前贵州已投产并网的 28个项目年利润均 在 2000 万左右另一方面,国家对贵州风电开发的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据了解, 风电企业获得上网电价补贴与风电国家年度核准计划紧密相关2011 年,贵 州获得的年度计划是50万千瓦、2012 年100万千瓦、增补48.45 万千瓦, 2013年120.6万千瓦,刚上报的2014 年度核准计划180万千瓦,贵州占全 国年度核准计划量的 10%以上。

此外,2013 年上半年,《贵州省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方案》是在全 国首个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开发方案,开发总规模为120 万千瓦,将分期 分批实施其中第一期项目开发总规模为 50万千瓦,开发时限为2013—2015 年;第二期项目开发总规模为 70万千瓦,开发时限为 2016—2020年第一部分)风涌黔山贵州风能资源开发自 2007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吸引华能新能源等 24 家具有风电开发资质的企业进山“抢风”这些实力雄厚的著名新能源企 业针对贵州风能开发有何不同谋略?他们如何把控高原云上的高难度风电 项目建设?本刊记者实地走访贵州省最具代表性的风电企业,逐一探寻他们 的“风电密码”——图说:夏天开满紫色韭菜花的韭菜坪风电场(李虹摄)图说:风电人走向风光 华能新能源:打造贵州首个“百万千瓦级”风企 海拔 2900.9 米的乌蒙山脉主峰——韭菜坪被称为“贵州屋脊”,这 里也是贵州风电历史破“零”之地2011 年 5月 17 日,毕节赫章县韭菜坪风电场一期并网发电,我 们在贵州的最高峰,第一个拉开贵州风电事业开发的大幕;2013 年 12 月底, 威宁乌江源风电场五、六期正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0万千瓦,成为 贵州省迄今为止单体规模最大的风电场。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 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新能源贵州公司)总经理杨艳明告诉本刊记者,截止目 前,他们已在贵州省建成并网投产了 8个项目,分别为韭菜坪一、二期和乌 江源一至六期,总装机容量为 38.3 万千瓦,截止到记者发稿时已累计发电 9.89 亿度华能新能源贵州公司在贵州已获得项目核准 20个,总装机容量达 97.75万千瓦,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到 2015年底,建成贵州省第一个百万千 瓦级的风电企业”,杨艳明信心十足拓荒者的艰难“追风”路2013年12月13日,韭菜坪浓雾弥漫,能见度不超过 10米,山顶 上的植物结满冰花,寒风刺骨,建在海拔2869 米山头上的 15 号风机是目前 贵州省风机的“第一高度”,站在风机下,除了感觉到呼呼转动的巨大叶片, 记者几乎什么都看不见据韭菜坪风电场工作人员胡辉介绍,山上全年有 200 多天都下大雾,他们就像生活在海市蜃楼之中杨艳明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韭菜坪刚开始建设时就遇到贵州 30 年一遇的凝冻,“这里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交通不便,农民种植 的土豆都要靠马驮人背,才能拿到集市去换钱一个山头一台风机,每个山 头都要修路上去,这些道路都是一公里一公里拓荒出来的,称这里是全国施 工条件最艰苦的风电场毫不夸张。

杨艳明说,高海拔作业,那时候工程建 设部就设在一个小镇上,长期缺水缺电,很多参与前期建设的工作人员,最 长的记录是一个月不洗澡路修好了,如何运输长达四十几米的风机叶片、二十几米的风机塔 筒或重达 60 多吨的风电主机舱进入风电场,又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在坡 陡、弯急、路窄的公路上,叶片太长会扫到一些沿途的民房,涉及老乡的房 屋拆迁,每转一个弯都是考验;机舱太重,卡车爬不动,需要通过拖车和推 车前拉后推;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怎样避让溶洞、平衡水土保持和协调 矿产压覆问题也是难点等杨艳明向本刊记者介绍:“针对贵州的开发特 点,目前我们首创的叶尖前置式运输方式,大幅降低风机叶片运输时的转弯 半径,基本解决了运输途中需拆迁房屋的难题此外,我们还研制出加热型 测风仪,确保凝冻天气也能有效测风获得准确数据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建设, 我们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解决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韭菜坪第一台风机并网发电那天,我没在现场,但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情永生 难忘杨艳明回忆从韭菜坪风电场往威宁方向翻越十几个山头,大约 50多分钟车程, 就是同属华能新能源贵州公司的乌江源风电场,这里的海拔高度也在 2500 米至 2760 米之间,由于有了韭菜坪的建设经验,乌江源风电场一至四期, 装机容量为 19.8 万千瓦,共计 133 台风机,从 2011 年 3月 1 日工程开工建 设,到第 133 台风电机成功并网运行发电,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韭菜坪的风速平均值能达 7米/秒,乌江源在6.7米/秒左右,都 属于贵州风资源最好的地区,但面临的天气考验也最大乌江源风电场彭 场长告诉记者,首先是雾大,有时经常连续 20天都是雾天,空气湿度达到 90%以上,严重拖延风电安装工期;其次是雷电天气多,打雷时可能导致风 机部分小元件被烧坏,“影响最大的还是凝冻,测风结果显示韭菜坪、乌江 源区域,每年 11 月至来年 3月份期间风速最大,风资源处于旺季间,但也 是最容易发生凝冻灾害天气的时间区域彭场长说,贵州的冻雨会将冰块 死死地附在风电机叶片上,且久久不融化要命的是,风电机叶片本身并不 带电,不发热,对附在叶片上的冰块完全无招,风电机叶片一旦负重过大, 势必影响叶片转速,最终直接影响发电虽然风电场的建设已颇具规模,风电员工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 改善,但除了要面对恶劣的天气环境,现在最让彭场长头疼的是偷盗现象, “2013 年就发生了 4 起较大的偷盗电缆事件,每次的损失都在 10万元以上, 当地派出所警力不够,我们现在只能自己组织巡逻队巡察防范乌江源风电 场所辖面积104平方公里,最远的大法山33号风机离升压站有 17公里,我 们每晚都要从 11 点巡逻到凌晨 2、3 点钟。

彭场长无奈地说华能人的高原“风”谋略虽然高原风场建设的成本和难度都远远高于平原,但华能新能源在 贵州迅速开发风能资源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据介绍,目前华能新能源贵州公司在贵州已经投产并网的韭菜坪风 电场一、二期项目共建设风机56 台,装机容量8.4 万千瓦,投产到2013 年 12月10日累计发电3.98亿度;乌江源风电场一至六期共建设风机 199台, 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投产到 2013 年 12 月 12 日累计发电量 5.82 亿度;在 建项目5个,其中赫章大韭菜坪、石头寨一二期项目装机容量 9.9万千瓦, 预计 2014 年初建成并网;威宁仙水坡、雪山灼圃及盘县老黑山项目,共计 14.85 万千瓦,预计 2014 年 7 月30 日建成并网发电目前,华能新能源在贵州的风电项目累计投入已达到 50个亿,到 2015年建设成为贵州第一个百万级风机企业,预计到 2020年,总装机容量 达到140至150万千瓦,累计投入 140个亿杨艳明介绍,近年来,华能 新能源作为每年投产 200 万千瓦、年年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的 风电行业大型企业,连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