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 C050105) 自 学 考 试 参 考 文 丛 》 自 考 365.COM-第 1 页 共 17 页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1 第二册 文史类《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一、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1、考卷试题类型及各部分所占分数比重等,请见下表:序号 题型 题量×题分 合计题分两大部分占总分比重1 单项选择 题 30×1 302 多项选择 题 5×2 1040%3 名词解释 题 4×3 124 简答题 4×5 205 论述题 2×14 2860%2、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就卷面各部分题型及其分数分布比重情况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这 2门课程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教材的知识点非常繁多,因此,依实战经验角度而言,该课程学习、备考的工作量以及临场的考试,其实都要比《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辛苦得多。
这也是笔者整个自考历程中唯一重考的一门课程(第一次 2分之差及格),希望学友读者门多加注意且多加努力,务必不要重蹈笔者的覆辙3、考题具体实例及答题规范,请参见本课程【附录 历届真题及答案】栏目二、题型命题特点及考点分布分析1、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①从历届真题来看,选择题部分主要是考查各朝主要/重要作家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创作理论、各朝主要的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学创作理论、主要/重要作品的创作主题、思想内容等;②作为古代文学的经典文学体裁,诗歌至宋代以后日渐衰落,难成大家气候对诗歌作品的考查,清代至现代,历届试题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因为连简答题的份量都够不上)来进行这一点复习备考时,往往容易忽略,因为清代诗歌的创作数量虽多,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记的好作品或千古传诵的佳句为此,笔者特意将自考教材中所提到的清、近代诗人诗句,罗列如 表 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 1·清代&近代文 《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 C050105) 自 学 考 试 参 考 文 丛 》 自 考 365.COM-第 2 页 共 17 页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2 第二册 文史类学诗歌作品选列表所示。
读者可对照本课程笔记中各时期的诗风诗潮以及这些诗人的诗风特点,对列表中的作品进行浏览识记,实际应考时,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③小说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的内容重心自考教材明、清两代单列成章的代表小说作品,其版本、创作主题思想等,也是历届真题选择题的考点之一该类知识点在课程笔记中都有,此处再总结罗列如 表 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 2·明代&清代文学小说作品版本列表所示2、笔答题命题特点分析:①笔答题考点分布的分析,可以有不同角度和标准,不同标准之间也可能会存在某些重合,具体选取哪种角度和标准为佳,必须视课程自考教材的实际内容和知识点情况而定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而言,由于各种文学体裁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作家作品层出不穷,知识点非常繁多,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本课程【笔记】栏目的思路,分别按文学体裁和杰出代表作家作品这 2大层面来对考题进行一个总体的考察和把握具体分析如 表 2-2-2-2《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 1、2 所示;②从文学体裁方面来看:课程自考教材各章节以中国历史朝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划分,但每个朝代在不同文学体裁上的发展及取得的相应成就其实是有所侧重和很大不同的,文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体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如课程笔记分为 3大部分:1、传统文学,包括诗歌(编号为 1-①)、散文(编号为 1-②)、词(编号为 1-③)、散曲(编号为 1-④)等文学体裁及其相应的文学理论等;2、戏曲文学,包括戏剧(杂剧,编号为 2-①;南戏,编号为 2-②;传奇,编号为 2-③)、民歌民乐(包括民歌、鼓词、弹词、子弟书等形式,编号为 2-④)等文学体裁及其相应的文学理论等;3、小说文学,包括小说发展初期的雏形体裁(话本、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等,编号为 3-①)、小说发展后期的定型体裁(长篇章回、短篇、白话文、文言文等,编号为 3-②)以及小说批评理论等;此外,作为文学史,兼涉一些重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如古文运动、近代文学的文界革命等;③杰出代表作家作品方面主要是指称那些堪任论述题层次的重量级代表,大致有:传统文学中诗文词三栖的大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宋词大家柳永、周邦彦、李清照、 《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 C050105) 自 学 考 试 参 考 文 丛 》 自 考 365.COM-第 3 页 共 17 页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3 第二册 文史类辛弃疾、吴文英等;戏曲文学中的元杂剧大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品《窦娥冤》;南戏代表作品高明的《琵琶记》;明清戏剧传奇大家汤显祖及其代表作品《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小说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④经过上述梳理,再对照考点分布例析表 1、2,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本课程历届真题第二大部分笔答题题目在命题方面,具有以下若干特点:一是,名词解释题重在对各种诗、词体(如后山体、铁崖体、稼轩体等)、诗歌创作理论(如“妙悟”说、格调说、神韵说、“活法说”等)、文学流派(如吴、一祖三宗、常州词派等)以及有关戏曲、小说文体概念(如南戏、子弟书、说铁骑儿、拟话本、科幻小说等)的考查;二是,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以传统文学为核心重点不同,唐代以后,诗文创作呈现一定程度的衰落,相反,词、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无论是作家作品,都繁荣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试题的大比分重心,题目覆盖了笔答题的各种类型,尤其是简答题。
这一特点,从例析表 2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三是,比分最重的论述题的考查结构,基本具有以下格局特点:传统文学创作占 1题,重点考查欧阳修、苏轼、柳永、辛弃疾等杰出作家作品等;小说或戏剧的创作占 1题,重点考查元明清著名的戏剧和小说作品论述题题目内容既可以是作家创作艺术风格的论述等,也可以是作品或作品人物的形象、性格分析等,不一而足 《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 C050105) 自 学 考 试 参 考 文 丛 》 自 考 365.COM-第 4 页 共 17 页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4 第二册 文史类表 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 1·清代&近代文学诗歌作品列表诗人名号 诗歌作品 考点备注清·顾炎武《大行哀诗》哀悼崇祯死难:已占伊水竭,真遘杞天崩《京口即事》记述史可法督师扬州时明朝军民的抗战信心:祖生多意气,击楫正中流清·屈大均(“岭南三家”之首)《壬戌清明作》表现复国无望的悲叹: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2005年 10月第 20题A项清·钱谦益(“江左三大家”之一)《后秋兴》表达忧国之情: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依银轮哭桂花2005年 10月第 20题B项(选项答案)清·吴伟业(“江左三大家”之一)诗歌多为五言七言古体,尤长七言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自叹》表达出仕明清两朝名节有亏的心灵阴影: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2003年 10月第 22题D项(选项答案)清·施闰章、宋琬(“南施北宋”)宋琬《秋兴即事》:病骨秋来强自支,愁中喜读晚唐诗孤灯寂寂阶虫寝,秋风秋雨总不知《登慧光阁》:山色深浅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施闰章《钱塘观潮》: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清·王士禛(神韵说)《江上》: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真州绝句》: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袁枚(性灵诗派)《春日杂诗》: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山中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 C050105) 自 学 考 试 参 考 文 丛 》 自 考 365.COM-第 5 页 共 17 页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 5 第二册 文史类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常常通过一些题画诗特别是竹子来表达个人情怀,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左颇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龚自珍 “少年”与“童心”是龚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梦中作四截句》:黄金白发两飘箫,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表达对人才的赞美与渴求《己亥杂诗》:落红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剑气”象征其狂傲的性格,“箫心”则交织着忧患与幽恨《漫感》: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2001年 10月第 30题C项贝乔 大型记事组诗《咄咄吟》重点揭露清兵抗英投降卖国和腐败无能的内幕: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灯以及对抗英壮士的歌颂:头敌仓惶奋一呼,飞丸重创血模糊怜伊到死雄心在,卧问鲸鲵歼尽无金和 《兰陵女儿行》是一首 1500余言的长篇歌行,以传奇性的情节和戏剧化的结构写一个奇女子的故事:慨从军兴来,处处兵杀民。
杀民当杀贼,流毒滋垓垠黄遵宪 《今别离》4 首作于伦敦,写海外新鲜事物,别开生面: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谭嗣同 新学诗积极作者,充满批判君主专制与伦理纲常的精神《金陵听说法诗》:一任血田卖人子,独从性海救灵魂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有感一首》:世间无物抵春愁,乞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狱中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梁启超 《壮别》二十五:极目览八荒,淋漓几战场虎皮蒙鬼域,龙血混玄黄世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欲闲闲未得,横槊数兴亡 《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 C050105) 自 学 考 试 参 考 文 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