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秘古徽州传承纸文化项目策划书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3KB
约20页
文档ID:508537127
探秘古徽州传承纸文化项目策划书_第1页
1/20

. .. . 目录一、 项目概述…………………………………………………………1(一) 活动背景………………………………………………………1(二) 活动主题………………………………………………………2(三) 活动目的………………………………………………………3(四) 公益目标………………………………………………………4(五) 活动亮点………………………………………………………4(六) 活动时间及地点………………………………………………5(七) 团队介绍及工作安排…………………………………………5二、活动流程…………………………………………………………7(一) 活动前期………………………………………………………7(二) 活动中期………………………………………………………8(三) 活动后期………………………………………………………10三、财务预算…………………………………………………………12四、可行性分析………………………………………………………13五、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15六、活动总结…………………………………………………………16附录一、安全协议书…………………………………………………17附录二、问卷调查表…………………………………………………19附录三、人员通讯录…………………………………………………22附录四、活动报名表…………………………………………………23一、项目概述〔一〕活动背景徽州位于省皖南地区,徽州文化好像是一面有着岁月的铜镜,虽然布满绿色斑点、破败衰落,但在这些历史痕迹中伴随着徽州经济的辉煌,徽文化也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光溢彩,这当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向前发展。

徽州在文房四宝的所作的贡献就足以让世人注目,其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文房四宝的宣纸它产于徽州附近的泾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大自然野生资源也给宣纸的出现提供了优厚的客观条件自古以来,实为泾县宣纸,冠以"中国",是独特的历史是因其在中国的独一无二,不同凡响,也表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地为宣纸是先以泾县盛产的青檀木树皮为主要原料,参合主配料的沙田稻草,并在特殊自然情况下,和人工上百道工序加工而成,主要供作书画等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品宣纸的生产过程提现了相当的创造性及手工技能,至今,泾县的宣纸仍是全世界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地方徽州在唐朝时,也曾生产过著名的澄心堂纸由于宣纸这种高级精良纸具有文化复合性,把他作为一种因此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和对待泾县在民风民俗民情与徽州基本一致目前,省确定了重点扶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中国文化宣纸文化产业园名列其中中国宣纸文化是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兴建的集宣纸技艺传习与保护、博览展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园区主要包括宣纸古法产生技艺制作流程,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的制作技艺展示与游客参与体验等,是全国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宣纸文化旅游景区。

据了解,中国宣纸集团将继续加大投入行业力度,把宣纸文化园建设成行业集珍贵资料收集整理、资助传承人授徒传艺、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于一体的重要载体,让最古老、最原汁原味的宣纸制作技艺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二〕活动主题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意识的保护增强宣纸作为中国的瑰宝在历史文化底蕴上备受推崇然而在现代经济的大发展的趋势下,宣纸赖以生存的环境随之发生着变化,宣纸技艺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生产宣纸过程中捞纸所用的宣纸帘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濒临失传,制造宣纸的原料日益短缺,生产宣纸的从业人员紧缺,生产宣纸的技术未能及时更新这些导致其发展熟读缓慢,无法满足国往外市场对宣纸日益增长的需求宣纸的闻名于世也遭到了日本等其他国家的觊觎,环境污染治理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宣纸文化这艘巨舰的前行所以为使宣纸文化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中永存,弘扬、传承中国宣纸优秀文化是当务之急,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重要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在宣纸及其制造工具更改的价值……青年学生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光荣责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纸文化保护与传承探路求解〔三〕项目目的 的宣纸是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宣纸,一直被誉为"纸中之王"、"国之瑰宝"目前,企业招工难、原材料收购难、技艺传承难,已成为制约宣纸产业发展的三大难题宣纸是捞出来的纸"随着现代造纸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多数造纸工艺都已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工人的劳动强度已大大减少但对于宣纸制作工艺来说,工人们还是要遵循传统的造纸技艺,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捞纸工一个工作日挪动脚步相当于走几十公里的路程,收入却并不比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高,当地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而宣纸行业的技术传承方式是以师带徒,学艺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因此造成宣纸行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为继泾县的宣纸是古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了更好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以丰富我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是最好的途径,实践能够增长我们的才干,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素质,丰富我们的社会经历此次的志愿服务行动,我们将会深入风景秀丽的泾县泾川镇岩谭村,走近瑰丽奇幻的宣纸艺术我们将联系宣纸泾县银锦的生产厂家,通过亲身接触,体会民间传统技艺的辉煌灿烂,了解宣纸艺术在生产过程中的种种坎坷同时,参与义卖,向大家宣传保护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所得捐献于宣纸保护组织,用于保护的实处。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泾县宣纸工艺生产厂家的采访,真实的向大家展示宣纸制作的全过程,让大家对宣纸艺术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和了解;〔2〕通过与当地生产厂家与居民的交流,以及进入宣纸制作基地的实地考察,能够锻炼我们的交流能力,对宣纸等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等,以此可以极大的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与能力;〔3〕通过实际的考察精神,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并且培养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能够通过我们的调查,增进大学生对传统宣纸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四〕公益目标受益对象预期效果社会群众更多的人可以接触了宣纸文化,了解宣纸制作过程,从而将这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继承下去,从而从每个方面进一步保护着我国宣纸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到宣纸业的发展和扩大文化通过此次活动,宣纸的传统制作过程被更多人了解传承了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手工艺与当代机器的交流碰撞,使我们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当代优秀的文化的产生,同时也对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当地居民增进他们对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他们对当代学生、当代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宣纸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会激起当地人保护传统宣纸制作过程的意识。

志愿者提高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以实践来促进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提高我们队社会实践的兴趣和感知力,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同时,能够丰富我们的课余知识面,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宣纸文化的认识,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会促使我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五〕活动亮点这个活动是走访宣纸制造厂和制造的一线员工,主要是针对古徽州的优秀的传统宣纸技艺,泾县的宣纸色泽清晰明亮,质量上乘技艺精湛而泾县位于市,是古徽州宣纸的起源地,因此是重要的休闲观光旅游接待基地,特色文化浓厚而经过我们对学院的大学生以及社会上人的调查,发现人们对宣纸及宣纸技术的了解非常浅薄,并且由社会调查可以得到的宣纸技术在渐渐的消失,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活动前期我们会了解徽州的宣纸技术特点,了解宣纸的具体制作步骤,同时也会确定好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将要拜访的制造者,以及我们组成员各方面的培训,再整理资料制作调查问卷,让同学们参与到这次活动的前期准备中,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在中期我们会依照我们的行程路线前往泾县,以及观看宣纸的制作过程,并亲自学习制作,参与其中领略精湛的宣纸技术,传承中国优异的传统纸文化同时与当地的政府联系,提高政府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活动的后期,与市报社、校团委宣传部、校园广播站、汤山青年积极联系合作,撰写文章发布到学院官网和刊登在汤山青年杂志上,在校校外积极宣传此次考察活动,使全校师生对此项考察活动了解最大化回到学校后,我们也会在学院各大,微博平台宣传石雕和石墨手工艺,增大学院学生对传统宣纸技艺的了解保护传统纸工艺〔六〕活动时间及地点本次活动是从7月15日到7月20日,在这五天中我们的行程为:泾县县城——泾县人民政府、泾县资料馆、泾县文化局、泾县非物质文化产业保护局——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丁家桥镇、泾县小岭——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泾县乌溪镇〔七〕团队介绍及工作安排二、 活动流程(一) 活动前期1.活动宣传(1) 利用学校媒体平台〔如校园广播宣传〕并及时对活动开展进行介绍,通过摆展台,印发宣传传单和宣传海报,对活动进行宣传,在全校围招募热爱宣纸文化并对宣纸文化方面有一定了解的志愿者2) 通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联系,举办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对宣纸文化传承、宣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相关介绍,呼吁社会群体关注宣纸文化,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工艺的传承以及宣纸产业的发展3)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通过官网、校团委宣传部、人人、、新浪微博、贴吧等形式对活动进行宣传,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力求将宣传工作做到宣传够广,学生关注度够高。

4) 在校园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通过拉横幅的方式扩大宣传围2.培训在确定参加活动人数后,我们将会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一方面要培训他们的文明礼仪知识以及皖南地区的民风民俗,另一方面,更应该学习有关宣纸的流传以及宣纸制作工艺的传统文化习俗,并且全方位的介绍泾县及周边地区的各类宣纸,历代文人通过宣纸书写的佳作,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最重要的是要树立集体组织观念,遵守组织规定3.联系〔1〕联系泾县人民政府,泾县文化局,泾县非物质文化保护局,泾县电视台,泾县报社,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建立具体的活动路线;〔2〕提前联系泾县文化局的相关的领导,寻求信息和指导;〔3〕联系泾县的宾馆、饭店,做好食宿安排;〔4〕联系本校对宣纸文化有研究的老师、同学,向他们请教有关宣纸考察应注意的问题,并且如果他们有时间的话,诚邀他们同我们一起去泾县考察;4.资料准备前期做好对宣纸文化传承工作,宣纸产业发展状况的基本了解,注意收集和整理资料,制作调查问卷,为后期前往泾县实地实践做好准备,并详细规划出实践过程中的路线依次前往地区:泾县县城——泾县人民政府、泾县资料馆、泾县文化局、泾县非物质文化产业保护局——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丁家桥镇、泾县小岭——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泾县乌溪镇5.参与人员〔1〕发起人:王俊鹏〔2〕落实人:参与本次活动的领导〔经管学院老师〕、老师〔本次三下乡活动指导老师〕和志愿者。

〔二〕活动中期1.在活动开始之前确定出发的集合时间、地点和人员〔1〕集合时间:2015年7月15日晚18:00〔2〕地点:泾县汽车站出站口〔3〕人员:组长王俊鹏及组员〔4〕要求:每个队员必须仔细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服从组织决定,不得擅自自作主,要求保持联系畅通,不擅自离队,严格遵守团队纪律,有特殊情况,及时与队长反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