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任务004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1.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2. 血液性缺氧时( D ) A. 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 B. 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 C.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正常D. 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均降低 E. 血氧容量增加、血氧含量降低3.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D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4.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B )A. 心脏 B. 大脑 C. 肺 D. 肾 E. 胃肠道 5.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C )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B. 煤气中毒 C. 支气管痉挛 D. 严重贫血 E. 亚硝酸盐中毒6. 诊断组织性缺氧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
A.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B. 动脉血氧含量增高 C. 动脉血氧容量下降D.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E.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7. 属于发热的是( E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8.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D )A. 细菌 B. 病毒 C. 致热性类固醇 D. 肿瘤坏死因子 E. 螺旋体9.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A )A. 干扰素 B. PGE C. cAmp D. 脂皮质蛋白-1 E. 精氨酸加压素10.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D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11. 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E ) A. ,乳酸¯,血糖¯,糖异生¯糖原分解 B. ,乳酸¯,血糖,糖异生¯糖原分解C. ,乳酸,血糖¯,糖异生¯糖原分解 D. ,乳酸,血糖,糖异生糖原分解 E. ,乳酸,血糖,糖异生糖原分解↑12.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B )。
A. 变性,坏死,增生 B. 变质,渗出,增生 C. 炎症介质的释放D.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13. 关于纤维素渗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胸膜炎 B. 见于细菌性痢疾 C. 见于绒毛心 D. 见于病毒性肝炎 E. 见于白喉14.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D )A. 浆液性炎 B. 假膜性炎 C. 出血性炎 D. 蜂窝织炎 E. 脓肿15. 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细胞的是( E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嗜碱粒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16. 炎性水肿渗出液位于( D ) A. 关节腔 B. 胸膜腔 C. 腹膜腔 D. 组织间隙 E. 心包腔 17. 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细胞是( D ) A. 淋巴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浆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肥大细胞 18. 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 A )。
A. 已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B. 发炎时形成的巨噬细胞C. 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 发炎部位坏死的组织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 19. 持续高热易发生变性的脏器主要是( E )A. 心、肝、胃 B. 心、脾、胃 C. 胃、肝、脾 D. 肝、脾、心 E. 心、肝、肾 20. 肉芽肿性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B )A. 泡沫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郎罕巨细胞 E. 浆细胞 21.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B )A. 鳞状上皮损伤 B. 浆液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出血性炎 E. 炎性充血22.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A. 心包出血性炎 B.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C. 心包浆液性炎 D. 心包卡他性炎 E. 心包纤维素性炎23. 男,36岁,尸检见在脑沟及脑表面,蛛网膜下腔有一层灰黄色渗出物附着,此病变是( E )。
A. 脓肿 B. 纤维素性炎 C. 蜂窝织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表面化脓24. 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 D )A. 空洞 B. 瘘管 C. 溃疡 D. 窦道 E. 化脓性炎症25.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D ) A. 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 B.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D.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 细胞酶系统障碍 26. 细菌入血,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患者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急性感染 27. 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C )A. 心输出量降低 B. 动脉血压降低 C.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 外周阻力升高 E. 外周阻力降低 28.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
A. 少灌少流 B. 多灌少流 C. 不灌不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29.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D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E.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30.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 )A. 多灌少流 B. 不灌不流 C. 少灌少流 D. 少灌多流 E. 多灌多流 31.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B )A. 少灌多流 B. 多灌少流 C. 少灌少流 D. 多灌多流 E. 不灌不流 32. 休克时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机制无关( B ) A. 冠脉血流量减少 B. 心肌耗氧量增加 C. 前负荷增加D. 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 E. 多种毒性因子抑制心肌 33.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B )。
A. 失多少,补多少 B. 需多少,补多少 C. 宁多勿少 D. 宁少勿多E. 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34. MODS是指( )A. 多发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B. 急性危重病中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衰竭C.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D. 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 E. 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 35. 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C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36. 良、恶性肿瘤区别要点不包括( D )A. 肿瘤的组织分化 B. 生长方式 C. 复发与转移 D. 压迫与阻塞 E. 生长速度 37. 不属于细胞异型性的是( E )A. 核数目不一 B. 核肿胀,核膜不清 C. 核染色质分布不均 D. 核大小不等,核畸形 E. 病理性核分裂 38. 不属于肿瘤的是( E )。
A. 霍奇金淋巴瘤 B. 白血病 C. 血管瘤 D. 动脉瘤 E. 色素痣 39. 不发生转移的肿瘤是( B )A. 高分化癌 B. 原位癌 C. 早期浸润癌 D. 微小癌 E. 霍奇金淋巴瘤 40. 属于癌前疾病的是( B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乳腺纤维腺瘤 D. 肠结核 E. 肝血管瘤 41. 与遗传关系密切的肿瘤是( D )A. 胃癌 B. 肺癌 C. 肾癌 D. 视网膜母细胞瘤 E. 黑色素瘤 42. 发生肿瘤但不能称为癌的组织是( C )A. 肠上皮 B. 血管内皮 C. 甲状腺腺上皮 D. 乳腺导管上皮 E. 肝细胞43. 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是( C )A. 淋巴管瘤 B. 血管瘤 C. 乳头状瘤 D. 神经细胞瘤 E. 黑色素瘤 44. 不属于致癌因素的是( D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γ射线 E. 放射性同位素 45. 肿瘤异型性是指( D )A. 肿瘤肉眼形态的差异 B. 肿瘤间质的多样性 C. 肿瘤实质的多样性 D. 肿瘤实质与其来源组织的差异E. 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性 46. 女,28岁,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