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就是在做艺术品达•芬奇一生创造了许多件不朽的作品,他的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奇葩20岁时,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第一次创作:他在《基督的洗礼》中画了一个跪着的 天使,水平之高令导师大为惊叹,以至于老师发誓永远放下画笔,不再作画;他的《岩间圣 母》第一次把风景和人物结合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最后的晚餐》使他名声响彻欧洲,以 至于法国的两代国王都想把这幅壁画的墙壁搬回到故乡去;他的《蒙娜•丽莎》更是达到了 极致,让所有的人为之心醉神迷……或许,很多人会感叹达•芬奇是天生的艺术家,但达•芬奇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和许多 画师一样,在早些时候,作画只是我的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真正在作画的时候, 我却不这么想,我只想把它做成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而不管要付出多少成本和精力达•芬 奇曾经在他的笔记里这样写道在达•芬奇看来,作画是他的一种工作,只是在真正做的时 候,他把它当作了艺术品去完成,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做成了不朽的艺术品的确,达•芬奇很多创作的起因,并不是他自己在画室里主动去构思做的,而是别人付 给他工钱,聘请他去做的:《最后的晚餐》是教皇定做的,《蒙娜•丽莎》是一位银行家聘请 达•芬奇为她妻子画的像……说的直白一点,在工作性质上,达•芬奇和那些在街头上为别 人画像的画师没有区别,但是在工作态度上却有天壤之别:在创作《最后的晚餐》时,教皇 曾经催促过达•芬奇很多次,每次达•芬奇都会说:“欲速则不达,我会画好的,你不要再 来催了”,对于达•芬奇来讲,虽然自己是拿了钱来为别人工作,但是如果创造的是次品, 那就是对自己的亵渎,对工作的极度不负责任。
要是换了其他画师,则又是另外一种方式吧: “反正你已经付给我这么多钱,你想快点完工,我还求之不得呢这就是达•芬奇能够成 为伟大的艺术家,而一般的画师永远都只能是普通画匠的原因所在!芸芸众生中,有的人为生计而工作,有的人为金钱而工作,有的人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工 作,有的人却为了工作本身的价值而工作!当然,无论你选择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在道理上 都无可厚非,不过对于一个工作人来说,在工作中除了获取金钱之外,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 工作真正的价值所在仅仅为金钱而工作的人,必然会被金钱所累相反,如果能够像达•芬奇那般,把工作 当作艺术品来雕刻,不仅能够在工作中收获快乐,而且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把工作完 成得更加漂亮当然,当你成为卓越工作人的时候,金钱、名誉、晋升也就随之而来了工 作就是在做艺术品,它需要你奉献你的热情、你的智慧、你的才干;它需要你能够精益求精, 把每个细节都做的完美;它需要你能够抵挡住诱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件“艺术品”身 上……然而,能够真正把工作本身当作一件“艺术品”来追求的员工真是寥寥无几,绝大部分 都把工作当作了一种媒介,一种可以获取金钱、权力的媒介,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工 作本身上面,而是把目光聚集在工作背后的“东西”。
当然,其必然的结果是,由于忽略了 对工作本身的追求,最后工作附带的一切也都将成为泡影那些整天想着晋升、想着奖金的 人往往最后工作业绩不好,相反,那些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的人,高工资、高职位往往和他 们不期而遇当然,我们绝大部分人和达•芬奇的职业不同,我们也成不了达•芬奇,但是他的那种 工作精神却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些成功的工作人,往往是像达•芬奇一样,把工作当 成艺术品去完成你会发现,如果你真的那样去做了,你会成为你所在组织里的“艺术家”, 你不仅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喜悦,而且你的工作成果也会出人意料地好既然这样,还犹豫什么呢?不妨去把工作当作艺术来创作吧2•达•芬奇工作的七个原则人们一般只知道达•芬奇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都近乎用一种高山仰止的眼光去看待他, 虽然很崇拜,但又觉得太遥远,其实达•芬奇和人们日常的工作也能发生紧密的联系,似乎 每一个人,不管他是普通职员还是高级经理,都能从达•芬奇的故事中受到达•芬奇的激励 与启发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里,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都应该是像达•芬奇那般杰出和高质达•芬奇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那些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有他那种杰出的工作态度和 方法,毕竟艺术品不可复制,而达•芬奇留下的工作精神、态度和方法却可让当今的人去创 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达•芬奇和他工作的方式,对于21世纪任何想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 秀迈向卓越的人,都是一个最适用的象征。
达•芬奇曾经把他工作经验和感受提炼成七个意 大利单词,这七个单词代表了达•芬奇工作的七条原则,其中的任何一条原则,对于任何行 业中的任何人,都是适用的,都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原则一 :“Curiosi t”在意大利语里面,“Curiosi t”是好奇心的意思达•芬奇认为只有时刻保持好奇心, 才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就会促使你想尽办法去了解他,从而激发一个人内心 深处的潜能,而这种潜能能够保证你把事情做到足够好达•芬奇天生就是一个有着浓厚“ Curiosi t”的人达•芬奇从睁开眼睛那天起,就对 周围的世界发生浓厚的兴趣,总喜欢问个问什么,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达•芬奇一生Curiosi t”促使他对创作的对象有着细致的观察、独特的提问和深入的思考,所以他创作 出来的作品不仅形象上栩栩如生,构思上独出心裁,而且还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魅力不仅 如此,达•芬奇还因为这种好奇心,这种爱问问题的习惯促使他发明了很多新的东西,这对 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好奇心是一切工作动力的源泉,没有好奇心,就不可能有持续的进取,那种靠金钱来驱 动的人最不可靠想一想,无论你做的是管理的工作,还是在做研发的工作,也无论你正处在20岁的青春 年华,还是已经是 60 岁的迟暮之年,不妨检验一下自己,对于自己工作的领域,是不是还有 一点好奇心?还有一点探索的欲望呢?没人能阻止你的好奇,没人能阻止你问问题,也没有人能阻止你选择卓越。
在每做一件 事情时,不妨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是这样呢?能不能有有些改进和创新呢?还有没有更好 的方法呢?”有的人把工作看作一成不变的,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可能是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有的 人却认为工作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所以他们往往能够找到一些积极改善的机会原则二:“Dimos trazione”“Dimos tr azione ”用英文解释就是 “Put your answers towork”,意思是“工作要靠执行来论证”执行,是达•芬奇非常看重的一个工作方法 任何奇妙的构思,最后都要靠画笔来实现,“不要过分信赖自己的记忆力,以致于对写生的 工作不屑一顾,我觉得那些说自己能够记住一切形态和效果的画家纯属卖弄无知”,对于 达•芬奇而言,靠记忆、靠空想,不如靠双手来行动,所以,在达•芬奇的创作生涯中,他 每次都会画上无数张草稿,不停地筛选,不断地改进,最后选择最满意的一张进行加工在 达•芬奇看来,画家仅仅有构思、有观察、有记忆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去动手画, 在画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灵感执行”这几年更是风靡于企业界,“我不在乎你想了什么,我只关注你做了什么,做 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这句话已经成为高级经理们或者总裁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执行能力和 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标准,也是实现企业战略和个人目标的关键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你是不是一直苦恼于自己(或者企业)的计划总是一而再、 再而三地调整,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实现?你是不是一直感觉自己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 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你是不是发现自己的工作进度永远慢别人一拍,今天的任务要到明天 才能完成?如果这些问题困扰着你的话,那说明你的执行能力可能出现了问题,在这个时候, 你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觉了!原则三:Sensazione“Sensazione ”在意大利语里意味着感觉、悟性悟性”对于达•芬奇来说,有着非 同寻常的意义,达•芬奇许多构思和色彩都来源于他观察大自然和其他事物所得到的启示《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微微斜视的柔和明亮的眼神,轻盈的笑颜,这种非人工的线条 和韵味,就来源于达•芬奇观察微风吹起湖水涟漪的形态中得到的灵感,而且与一般只会画 画的画家不同,达•芬奇不仅留下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杰出的绘画作品,他 在绘画、雕塑、建筑、解剖、发明等多个领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成就,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他能够在这些领域融会贯通,把解剖、数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去。
这一切,都源自于达•芬奇非同寻常的悟性!就日常工作而言,“悟性”就是对工作的感悟能力、对工作的敏感度悟性不是一种天 赋,而是一种意识,一种学习的意识、总结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 悟性可以是一种预知力,比如对未来的市场走向、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见(这 对公司高层领导特别重要);悟性可以是一种领悟力,比如能够从客户或他人的谈话中洞察出 更深的东西,即善于听客户的“弦外之音”;悟性可以是一种鉴别力,例如在商务谈判中, 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现事情的根源,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发现对方的真实意图和信息; 悟性可以是一种思考力,比如与客户打交道不是简简单单的打打招呼聊聊天,而是能够针对 不同的客户找到不同的方法,对各种类型的客户都能够应对自如……然而,在工作领域里,“悟性”和“技巧”往往被混淆许多人认为只要通过几天的培 训,掌握了某些方面的技巧就可以在工作领域中运用自如,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了,其实,所谓“技巧”的东西都是肤浅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缺的不是技巧,而是悟性,即那种灵活变通、融会贯通的能力:“技巧”可 以在短时间内学来,悟性却需要自己长久的感知、思考和总结;“技巧”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时间很短,悟性却可以让人终身受用。
原则四:Sfumato达•芬奇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原则,用比较形象的意大利语来说,就是“Sfuma to” “Sfumato”本意是说在素描中,明暗或色彩中的色阶有层次地调和的渲染层次,这是一项极 需要耐心和注重细节的工作,达•芬奇用这个词,正是用来说明细节对于工作的重要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多么杰出的作品,多么伟大的工作,都是由一个个细小 的部分组成,杰出与平凡之间的差异,往往就是细节之间的差异,只有把每一笔都画好了, 一点点地积累起来才能够有最后的成就一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与修养对于细节,你 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把事情做细,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很有可能在细节上吃 亏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一个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 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堤上的蚂蚁窝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 窝究竟会不会影响到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上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了 以后不以为然,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的蚂蚁吗?于是便不顾老农的要求, 拉着老农一起干活去了不幸的是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开 始渗透,将长堤撕开了口子,最后完全冲毁了整个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克劳斯比所说:“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经不起其中 1%或 2%的行 动偏离忽视细节,做事粗枝大叶给工作和团队将带来无穷的危害记住:注重细节,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原则五:“Scienza”“Scienza ”是完美的意思,达•芬奇被称为近代世界男性中最完美的典型,他不仅仪表 堂堂,而且还博学多才,更为重要的是,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追求尽善尽美,所以他宁愿 花费几年的时间来做一件作品,而不愿意因为时间不足或者个人疏忽而留下任何瑕疵注 意,99%也是垃圾达•芬奇经常会对他的学生和助手说这句话,对结果追求完美,这是 达•芬奇一贯的工作原则只有追求完美与卓越的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