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版号:第1版 文件编号:××CDC/Z08-02-0281、目的为了对现场采集水样进行质量控制,特结合有关标准或规范制订本作业指导书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所有生活饮用水和矿泉水水源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3、职责3.1采样人员:负责对水样品的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和过程的记录以及在运送至实验室期间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样品送至中心样品受理室后,填写《样品检验申请单》3.2科室负责人:负责对科室的采(抽)样方案的审批并组织实施4、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4.1采样点的选择4.1.1集中式供水及其水源水:采样点设在水处理前的汲水处、处理后出厂水的出水处,以及管网系统的末梢城镇的集中式给水的水质检验采样点数,一般应按供水人口每两万人设一个点计算供水人口超过一百万时,按上述比例计算出的采样点可酌量减少;人口在二十万以下时应酌量增加每一采样点,每季采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有条件时可适当增加次数4.1.2矿泉水水源水:天然泉眼的采样点应选择在尽量靠近主泉口集中冒泡处或泉的主流处;喷泉或自流井的采样,可在涌水处使用清洁导管将主流导出一部分收集。
4.1.3地下水根据水质与地质结构的关系设置采样点,可利用现有水井,或根据与地下水相联系的征候,在泉水的涌水点采样采集井水时,须先用泵充分抽水,以保证样品真正代表地下水源的实况4.2采样的方法4.2.1供理化检验用的水样的采集方法:a、采集的水样应均匀、有代表性以及不改变其理化特性水样量根据欲测项目多少而不同,采集2~3L即可满足通常水质理化分析的需要若测定苯并(a)芘等项目时,则需采集10L水样b、采集水样的容器,可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一般情况下,两种均可应用当容器对水样中某中组分有影响时,则应选用合适的容器采样前先将工容器洗净,采样时用水样冲洗3次,再将水样采集于瓶中c、采集自来水及具有抽水设备的井水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于水管中的杂质流去,然后将水样收集于瓶中采集无抽水设备的井水或江、河、水库等地下水的水样时,可将采样器浸入水中,使采样瓶口位于水面下20~30cm,然后拉开瓶塞,使水进入瓶中4.2.2供微生物检验用的水样的采集方法:a、采集前所用容器必须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灭菌,并保证水样在运送、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b、在取自来水样时,先用酒精灯将水龙头烧灼消毒,然后把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5~10min后再取水样。
取井水及江、河、湖、水库等地面水水样时,应距水面10~15cm深处取样取样时应将采样器先做灭菌处理c、采取含有余氯的水样时,应在水样瓶未消毒前按每500ml水样加2ml计加入1.5%硫代硫酸钠溶液5、样品的保存水样从采集到分析的这段时间里,由于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则上应尽快测定有些组分可迅速改变,如游离余氯等应在现场采样后立即测定;一些组分虽然改变较慢,也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测定步骤水样的保存措施:通常将水样充满容器并密封,这不仅减少水样在运输途中的震荡,也避免了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对容器内样品的影响但对冷冻保存的水样不应充满容器保存方法:控制PH值(加酸或碱)、加入化学剂(如各种酸、碱及杀菌剂等)、冷藏(暗处大约4℃)或冷冻应根据具体的组分选定适宜的保存方法采集的样品必须按照相关标准或规范规定的时间送检,如微生物项目、卤代烃类必须在4小时内测定,PH必须在6小时内测定,感官项目、碘化物应保证其能在24小时内测定6、现场质量保证 所有采样及现场测定项目的各种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防止水样污染和变质送往实验室的水样不得用作现场测定,样品瓶必须专瓶专用,切不可用实验室盛装过溶液的瓶作采样瓶。
人手和手套不得与样品瓶内壁或瓶塞接触,样品瓶等须置于清洁环境内,远离灰尘、烟雾水样根据推荐的方法加保存剂,按需要避光保存,或存放在暗处或冰箱保存7、采样记录 在采样现场把样品标签用胶纸粘贴或悬挂于水样瓶上,注明水样编号、采样者、日期、时间及地点等并填写《样品采(抽)样记录单》包括采样目的、采样名称、样品种类、编号、数量,样品保存方法及采样时的气候条件等8、支持文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2年版)9、质量记录《采抽样记录单》(QZCDC/QBG33—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