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0阴魔详细表解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1.50KB
约54页
文档ID:519927582
50阴魔详细表解_第1页
1/54

色 阴 十 境(粗 表)色境从前向后,次第相生,透过一层,又现一层(色阴竖发):名称身心变化现象原由1 身能出碍四大虚融,如云如影,不再密织身能穿墙透壁,无所障碍心精妙明流溢于当前,根、尘坚实之境2内彻拾虫光明内照,身中莹彻于自身内,拾出蛲蛔等虫,而身体完好,毫无毁伤心精妙明流溢于形体3精魄离合除能感受的身体,不改常态外,其他魂、魄、意、志、精、神等皆交相涉入,互为宾主听到空中有说法的声音,或能听到十方,同时宣说微密妙义承上外溢内彻之力,故精与魄等,递次互相离合,暂时显现夙昔所成就的善因种习4境变佛现此心澄净独露,皎然莹彻,心光明照遍见十方世界,皆成阎浮檀金色,各种众生,都化为如来看见毗卢遮那佛,踞坐于天光台上,受千佛围绕,百亿国土,以及莲花,也同时出现由上精魄,互为宾主,心魂灵悟所染的习气,因此心光研究发明,故能照诸世界5空成宝色不断的观察(慧),抑制自心(定),降伏妄念,并欲阻止定超于慧,期使定慧均等见到十方虚空,皆成七宝颜色,甚至百宝颜色,虽色彩各异,但同时遍满虚空,互不相碍,青黄赤白,各各保持纯色抑制的功力过强,使定超于慧6暗中见物澄寂明彻,心光凝然,不因明暗而变易扰乱于黑夜中,或暗室内,能见种种对象,和白天一样,而暗室中物,一如往常,亦不会消失。

心光细密,见也精明,能见幽察微7身同草木内身外境,一片虚融,忘身如遗四肢如同草木,火烧刀砍,毫无感觉;火烧不热,刀割其肉,也像削木头一样由定力并销诸尘,排遣四大性,一向反闻专切,纯觉遗身8遍见无碍净心观照之功,到达极点,因而净极光通见十方大地山河,皆成佛国,七宝具足,光明遍照;又见恒河沙数诸佛,遍满空界,宫殿楼阁,庄严华丽,无与伦比下视地狱,上观天宫,毫无障碍听说净秽二土,而起欣上厌下的凝想,日久想深所化成9遥见遥闻此心穷究至极深远之处,色境已不能为碍于中夜,遥见远方的市井街巷,亲族眷属,历历分明,或听到他们交谈共语禅定迫心,迫到极处,致令心光外射10妄见妄说此心穷究到至精至极境地,色阴将破而未破之时,魔宫震动,魔心恼怒,必多方扰乱见自身作善知识,形体也随时变易,或作佛身,或化菩萨等,无缘无故,作种种变迁,顷刻不停心中本含藏有魑魅邪妄种子,或是天魔乘隙进入行者心腹,把持他的心神,无端说法,并启发他的狂慧,使通达高深的理论以上所说,襌那中所现的十种境界,都是行者于色阴中,见理不曾透彻,正定没有达到精纯,不过是禅观与妄想,两相交战于心中,互为胜负的结果禅观胜,就心光发露,现善境界;妄想胜,善境即失,依然如故。

众生钝顽,迷昧无知,不自惴度思量,我乃博地凡夫,怎能忽然获得这等圣贤境界?遇到这种暂现的因缘,迷昧不能辨识,自以为已证圣位,这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成大妄语,致堕无间地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不得出离你们当依照我的教诲,于如来灭度以后,将来在末法时代,宣说这些道理,令正修行人,知所警惕,不要让天魔有机可乘,要保持他们的真心,庇护他们的禅定,使能渐次证入,以成无上佛道 色 阴 十 境1 (详 示)1身能出碍同居近相在这色阴区宇之中(如明目人,处大幽暗,下同此境),精研妙明(即闻性)之时,妄想不起,定力增强,于是内外四大虚融,如云如影,不再密织而成坚实顷刻之间,这色身就能穿墙透壁,无所障碍,这名为心精妙明(心光)流溢于当前根、尘坚实之境;是由于定力的逼使,暂得虚融之相,稍懈即失     (-->重复的句子)2内彻拾虫同居近相复以这禅定心,精研妙明之时,反闻功深,光明内照,身中莹彻,是人忽然于自身内,拾出蛲蛔等虫,而身体完好,毫无毁伤,这就名叫心精妙明流溢于形体,使五脏虚融,四肢透彻这不过是精研功行的逼拶,暂得身内莹彻     (-->重复的句子)3精魄离合同居近相又以这禅定心,精研内身、外境,悉皆虚融,定力增胜,这时魂、魄、意、志、精、神等,除却能感受的身体,不改常态外,其他皆交相涉入,互为宾主2,会忽然听到空中有说法的声音(宾闻主说),或能听到十方,同时宣说微密妙义(主闻宾说)。

这名为精与魄等,递次互相离合,夙昔所成就的善因种习,暂时的显现     (-->重复的句子)4境变佛现后二土相又以这禅定心,澄净独露,皎然莹彻,心光明照,遍见十方世界,皆成阎浮檀金色,各种众生,都化为如来3(此则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之先兆也)这时会忽然看见毗卢遮那佛,踞坐于天光台上,受千佛围绕,百亿国土,以及莲花,也同时出现(此上即圆显三身之先兆)这名为心魂灵悟所染的习气,由于心光研究发明,故能照诸世界,这不过偶然发露,暂得这种特尊身相     (-->重复的句子)5空成宝色后二土相又以这禅定心,精研妙明的闻性,不断的观察(慧),抑制自心(定),降伏妄念,并欲阻止定超于慧,期使定慧均等,因用功太过,这时会忽然见到十方虚空,皆成七宝颜色(仿佛切近寂光妙土4),甚至百宝颜色,虽色彩各异,但同时遍满虚空,互不相碍,青黄赤白5,各各保持纯色这名为抑制的功力过强,反使定超于慧,暂时所现的幻象     (-->重复的句子)6暗中见物同居近相又以这禅定心,因精研穷究而澄寂明彻,心光凝然,不因明暗而变易扰乱这时会忽然于黑夜中,或暗室内,也能见种种对象,和白天一样,而暗室中物,一如往常,亦不会消失。

这名为心光细密,见也精明,所以能见幽察微,但这是暂时的发露     (-->重复的句子)7身同草木同居近相又以这禅定心,反闻自性的功深,内身外境,一片虚融,忘身如遗,四肢忽然如同草木,火烧刀砍,毫无感觉;火烧不热,刀割其肉,也像削木头一样这名为诸尘并销,排遣四大性,一向反闻,既专且切,纯觉遗身,偶然如此     (-->重复的句子)8遍见无碍同居远相又以这禅定心,精研妙明,成就清净之心,净心观照之功,到达极点,因而净极光通,会忽见十方大地山河,皆成佛国,七宝具足,光明遍照﹔又见恒河沙数诸佛,遍满空界,宫殿楼阁,庄严华丽,无与伦比下视地狱,上观天宫,毫无障碍这名为听说净秽二土,随着而起欣上厌下的凝想,日久想深所化成,今于定中,偶然影现,虽似实境,仍同幻化     (-->重复的句子)9遥见遥闻同居远相又以这禅定心,穷究至极深远之处,色境已不能为碍,忽于中夜,遥见远方的市井街巷(此正色阴将开,见性将圆之兆),亲族眷属,历历分明,或听到他们交谈共语(闻性将圆之兆,见、闻虽异,同一精明)这名为禅定迫心,迫到极处,致令心光外射,故多能隔物可见可闻,然这只是暂现光景     (-->重复的句子)10妄见妄说又以这禅定心,穷究到至精至极境地(正是与诸圣心精通吻时节),色阴将破而未破之时,魔宫震动,魔心恼怒,必多方扰乱。

行者这时会见自身作善知识,形体也随时变易,或作佛身,或化菩萨等,无缘无故,作种种变迁,顷刻不停这名为心中本含藏有魑魅邪妄种子,定中发现,原属虚妄不实;或是天魔乘隙进入行者心腹,把持他的心神,无端说法,并启发他的狂慧,使通达高深的理论,这完全是魔力的使然,并不是自己真正心得开悟若不作证圣果想,生欢喜心,魔事自然消失;若作证圣果解,便会被群邪所惑,无可哀救     (-->重复的句子)重复的句子:并非圣者所证,一得永得,不再退失如果不作证圣果想,生欢喜心,名善境界,若作证圣果解,就会堕入群邪陷阱,被其所惑乱,失却正定,身受其害受 阴 十 境(粗 表)下之十境,皆不出受阴之中,苦、乐、忧、喜、舍之五相也此之受阴,各别现起,所谓境同见异,随见起执成魔(受阴横开):名称身心变化现象原由1 抑己悲生发起无穷的悲心,遍观水陆空行一切众生,乃至蚊,皆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就悲伤流泪,啼哭不休功用心抑责摧伤,过分而发2扬己齐佛过分感激,产生无限的勇气,心意非常猛利,志齐诸佛,以为三大阿僧只劫,一念之间,就能超越有狂魔入其心腑,逢人就自夸己德,傲慢无比,在他的心目中,上不见佛,下不见人。

功用心太锐,志欲陵跨佛乘,轻率自任,急而越理3定偏多忆进退于色、受二阴之中,以致前后皆迷,迥然一无所见,心中忽然产生一种如大旱望雨,如渴待饮的急迫之感,于一切时中,忆念这中堕之境,不敢散乱,以为这就是辛勤精进之相有忆想魔入其心腑,日夜摄取其心,悬挂在一处修心偏于定力,没有智慧相济--定强慧弱,自失方便4慧偏多狂##《正脉》云:前「扬己齐佛」但谓佛可速成,念越多劫,修之无难此见自性即是,不假修证,其过比前更甚矣! 过分珍重自己的所见所证,因见心佛一如,自性本来是佛,常以所见所证,萦绕心中,怀疑己身,就是卢舍那佛,不假修成,得少为足有下劣的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就自夸称:我已证得无上菩提第一义谛Ü用心有偏,定力微弱-—慧强定弱,忘失了恒常审察,致陶醉于自己的知见中5历险生忧历览于色、受二际之间,心中忽然有无限的忧愁焦虑,如坐铁床,如饮了毒药,烦躁不安,简直就不想活了,以至常求别人结束他的生命,希望早得解脱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重则手执刀剑,自割身肉,乐求速死;轻则常怀忧愁,遁入山林,逃避现实,不愿见人有心修行,对当前的境相,失去了智慧观照之方便,以致产生过分的恐惧6觉安生喜心安隐后,忽然会产生无限的欢喜情绪,心中的欢悦,不能自止。

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就笑,常于街头、路边,自歌自舞,任情放纵,自以为已得无碍解脱定心成就,暂发轻安,因缺乏智慧观照,故不能自制7见胜成慢**《正脉》云:当知此复比前「慧偏多狂」之过为更甚焉!彼但谓本来同佛而已,此则更谓超越诸佛故也! 以为妄惑已尽,圆证一真,故自谓已足,忽然无端起大我慢,十方如来,都不放在心,佛果以下的声闻、缘觉,更不放在眼里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敬塔寺,摧毁经像唯见己灵的尊胜,起诸慢心,而缺乏自救的智慧8慧安自足其心忽生无限轻安,于是自言已成圣果,得大自在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以为功行已满,福慧具足,不再求进修在识精元明之中,圆悟至精之理的智慧,获得轻安的清净境界,暂离粗重之尘相9着空毁戒于十方洞开的明悟中,观受阴虚明的体性,朗然显现,无一物可得,心中忽然产生一种空净的感受,永远沉醉于空明寂灭中,致否定因果,一向入空,净空的心念现前,由是而产生长远断灭之见解有空魔入其心腑,于是执空谤戒,说严持戒律的人是执着,是小乘;菩萨悟一切皆空,有甚么持戒犯戒可说;并常在正信三宝弟子的面前,饮酒食肉,广行淫秽日深甚至吃屎饮尿,和饮酒食肉等,以为净秽皆空,破坏佛制的戒律威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