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和尚分粥的启示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KB
约4页
文档ID:556350896
和尚分粥的启示_第1页
1/4

和尚分粥的启示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和尚分粥的故事:一个寺庙中有和尚若干,每餐都要分食一锅粥,又没有标准的度量工具于是,他们试图建立一种制度,公平合理地解决斋饭分配均衡的问题刚开始,由方丈确定一名僧人专门负责分粥事宜大家很快发现,这名僧人碗里的粥总比别人的又多又稠换了一名僧人,结果还是同样于是, 方丈决定改为所有的僧人轮流 主持分粥, 每个人负责一天 这种“轮流执政”的方法看似公平, 但却导致了很多僧人一旦 掌权,就要狠狠地“捞一把”的恶习专人负责制和轮流执政制均不可取,方丈就让大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都信得过的老僧来主持分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人,起初还能公平分配,过了一段时间,也逐渐 为自己和自己亲近的人多分一些在道德和修行都靠不住的情况下, 方丈决定大家共同讨论分粥的体制改革问题, 于是, 选举成立了“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执行了一段时间, 公平是基本做到了, 可是 在具体分粥的时候,“监督委员会”常常对“分粥委员会”的工作提出这样那样的挑剔, “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具争,如此争论不休,待达成一致再分粥的时候,粥早已凉了最后,他们决定实行每个僧人轮流值日分粥, 并且明确规定: 负责分粥的人必须 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所有人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的多, 比任何量器都准确道理明摆着——倘若分得不匀, 最少的那碗肯定是自己的了 只有分得合理,自己才不至于吃亏因此,分粥者即使只为自己着想,结果也是 公正、公平的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在利益面前道德和修养有时是苍白的,而管理与制衡的争论往往导致的是机遇和效率的丧失, 其实, 制度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 行之有效的制度能够引导人做有利于社会、集体、他人的事由此可见,好的制度,能造就好人,不好的制度能使 好人也变成坏人由和尚分粥的故事想到的集团公司举办的人力资源培训班结束了 可是老师讲的几个和尚分粥的故事却引发 了我更多的思考和尚们分粥大致经过了以下一些过程:一、指定一个和尚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和尚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 又换了一个和尚,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和尚碗里的粥最多最好二、 大家轮流主持分粥, 每个和尚一天 .这样等于承认了和尚为自己分粥的权利, 同时 给予了每个和尚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和尚在一周中只有 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三、 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和尚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和尚还能公平分 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和尚多分四、 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 ,形成监督和制约 公平基本做到了, 可是 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 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 等分粥完毕时, 粥早就凉了五、每个和尚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和尚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 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老师把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我却在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接下来这些和尚还会遇到 问题,首先的问题是庙里没有和尚出去化缘了,因为大家发现,化缘多的和尚和少的和 尚分到的粥总是一样多的, 何必那么辛苦的化缘呢 慢慢的庙里每天可分的粥越来越少, 终于大家都面黄肌瘦,撑不住了,就聚在一起讨论说,以后化缘多的就多分些粥,化缘 少的就少分甚至不分于是和尚们都又积极的了,庙里的危机又一次解决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新的分粥制度又出现了问题,有的和尚第一天化缘不理想,分到的粥是少之又少,结果没有吃饱,第二天又没有力气外出化缘,几天下来快要饿死了 大家赶紧又在一起讨论,觉得这样分配早晚都得饿死,因为化缘本来就不是很稳定的于是他们讨论出了一个最低分粥限额, 不管有没有化到,都能分得一部分粥以保持体力 继续第二天的化缘。

又过了一段时间,庙里再次出现了问题,由于大家只关注化缘,庙里的清洁卫生没有人打扫,已经快不能住了,而且由于大家都出去化缘,庙里经常被小偷光顾于是大家 又在一起讨论,觉得每天应该留一个和尚在庙里,负责打扫庙里的卫生和防止小偷,留 在庙里的和尚可以分到自己的一份粥这个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到这里明眼人应该可以看到,和尚们面临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比如庙宇的维修,意 外的伤害,老和尚的死亡,新和尚的加入,寺庙的扩大,化缘环境的变化,化缘技巧的 交流等等……问题总会不断出现的,解决不好,这个庙宇怕就是只有消失了要解决这不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依靠提高庙宇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了我想这也许就是老师讲这个故事的初衷第一个分粥制度是东方的经验,第二个分粥制度是西方的经验,第三个分粥制度是全 人类共同的智慧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