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重卡车架装配线设计方案【摘要】主要介绍了重型卡车车架装配线工艺及设备依据企业年产 1.5 万辆生产纲领,本着经济、适用、先进、可靠、各种车型柔性化生产的原则,优化设计了车架装配线关键词】装配线 工艺过程 设备 柔性化作为汽车关键结构总成之一的车架,一般随着汽车规格型号的不同也有不同规格,单一规格产品产销量不大,需要混线生产车架装配线的工艺合理,才能保证车架的质量和装配效率,有利于卡车产品质量及产能的提升本文依据企业单班年产 1.5 万辆重型车车架总成生产纲领,本着经济、适用、先进、可靠、各种车型柔性化生产的原则,对车架装配线进行了优化设计车架装配线设计主要参数车架装配线设计主要参数1 纲领及工作制度年产量:单班 15000 台工作制度:全年 250 天,单班 8 小时按设备开动率 90﹪,生产节拍:7.2 分钟/台2 适应产品最大尺寸(长×宽×高): 12000mm×1200mm×650mm纵梁腹高:200mm-400mm最大质量:3000kg车架装配工艺过程车架装配工艺过程左/右纵梁上件→吊挂单根左/右纵梁→卧铆(完成左/右纵梁腹面支架、连接板的铆接)→左/右纵梁分总成转运→总拼(完成横梁的装配定位铆接及螺栓拧紧)→车架总成半成品转运→正铆一(完成上翼面的铆接及螺栓拧紧)→正铆二(完成部分横梁、支架的装配及螺栓拧紧)→翻转车架并插铆钉→反铆(完成下翼面的铆接及螺栓拧紧)→检测下线→(车架修理)→转涂装车架装配主要工艺装备车架装配主要工艺装备1 左/右纵梁分总成分装子系统1.1 上件利用厂房原有的 10 吨行车成捆左/右纵梁上件,将其吊至存放架上,以便吊挂。
1.2 悬挂输送装置(包括吊具)由间距为 4200mm 对称的两条分装线组成各分装线由轨道、8 台起升高度 3.5m 起升能力 0.75 吨的德马格环轨葫芦、拉簧及钩子吊具组成纵梁由两台环轨葫芦吊起进行铆接分装,葫芦由人工返回1.3 左/右纵梁分总成存放架与左/右纵梁接触部位采用辊子结构,以便工件在存放架上移动轻便2 总拼工位子系统2.1 左/右纵梁分总成转运装置(包括吊具)由起升高度 3 米、3 吨双钩葫芦和吊具组成吊具结构是一矩形框、下各角连接 4 个装夹钩吊具,分别装夹左/右纵梁对称部位,以使左/右纵梁分总成运送至总拼夹具装配台时,两纵梁前后位置基本一致,有利于总拼定位操作效率提高2.2 车架总拼夹具车架总拼夹具是适合各种车型横梁装配的柔性定位夹具由液压系统驱动,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通过纵梁腹面孔、下翼面、腹面定位,保证了车架总成的对角线、平面度、宽度、直线度在车架总拼夹具上,将左/右纵梁分总成、各横梁总成及横梁,按确定的位置装配在一起,并对左/右纵梁进行定位铆接或螺栓连接,车架基本成型2.3KBK 柔性组合式悬挂起重装置(包括吊具)用于重量大于 10kg 的横梁上件3 车架装配线传输子系统3.1 车架总成半成品转运装置(包括吊具)由起升高度 3 米、3 吨双钩葫芦和吊具组成。
将车架总成半成品运送至装配线传输链正铆一工位的支撑台车上3.2 装配线传输链装配线采用由台车间距可调垂直返回式地拖链形式由链条、机架轨道、驱动装置、头轮装置、张紧装置、台车、盖板及钢结构组成头尾轮中心距约 83200mm ,工位间距 13m,全线 6 个工位,26 台台车输送链的控制方式采用 1~8m/min 变频调速,可步进式和连续式生产方式,生产节拍短,定员少输送机下线端设置过位保护装置信号防止操作失误输送线每个工位设置急停、设备故障、待料、启动按钮盒一套,当装配线采用步进式生产方式运行时,每工位设有装配线启动声、光警示装置3.3 非标钢结构用于悬挂铆接装置、工具滑轨、电动葫芦及安放液压铆接机3.4 车架翻转机采用国内较先进的皮带式翻转机,操作简单、翻转平稳、对金属无划伤由两台 3000kg 钢丝绳葫芦(固定安装在钢结构上,能实现与铆接线同步联动协作作业,而不相互影响效率) 、一套滚筒翻转机构、两根编织带、一套电控装置组成3.5 平衡吊设在车架翻转工位,用于中间支座(43kg)的上件以减轻劳动强度3.6 气动打标机由计算机控制,标记快速、清晰,以随动的方式手动操作完成标记过程3.7 车架总成下线装置用于将装配后的车架总成从车架装配线传输链反铆工位的台车上吊运下线。
4 铆接装置包括液压铆接机、铆钳(包括铆钳体、油缸、铆模、吊架)、油管、平衡器等相关设备附件液压铆接机是铆接装置的动力站,与铆钳一同完成车架总成的铆接4.1 卧式铆钳钳口 420mm、喉深 480mm,以适应车架高度范围4.2 立式铆钳分布采用一台液压铆接机带二把铆钳、油缸的功能根据产品工艺,在总拼、正铆一、正铆二、反铆各工位,分别由 3、2、2、5 台液压铆接机,带6、4、4、8 把铆钳5 风动冲击扳手用于螺栓力矩参数保证6 车架总成修理系统6.1 车架总成校正机可校正车架总成的内外宽度误差、车架总成的大对角线误差,整体直线度误差由下线行车将车架总成吊运到校正机上,根据检测结果由人工开动对应的校正油缸对超差的部位进行校正,校正效果由人工测量控制校正效率高,劳动强度低6.2 车架总成修理用铆接装置采用摆臂式结构,悬挂补铆钳为覆盖容易修形的车架部位,补铆钳开口315mm、喉深 160mm,尺寸较大,虽然操作相对困难,但作为产品生产的补救环节,还是合理的结束语结束语车架装配生产线从 2010 年 8 月竣工投产应用至今,从产出的车架及生产过程看,提升了车架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投资有限的条件下,结合公司产品实际,对工艺和设备进行了优化,是一条比较成功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