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相关知识病因与发病机制脑挫裂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暴力的大小成正比,而损伤的部位则不一 定与受力部位完全一致脑挫裂伤发生在暴力打击点的相应部位及其 附近时,产生冲击点损伤;亦可发生在远离打击点的部位,特别在其 对侧,则造成对冲性脑挫裂伤(多为减速伤)因解剖结构的关系, 对冲性脑挫裂伤多发生在额极、额底及瓢极、颍底病理脑挫裂伤后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①早期:伤后数日内,以脑组织出血、水肿及坏死为主要变化脑水 肿在伤后3,d内发展到高峰②中期:伤后数日至数周,损伤部位逐渐出现修复性变化,局部脑组 织液化,水肿液化坏死区由瘢痕组织修复,蛛网膜因出血机化增厚并 与脑组织紧密粘连③晚期:伤后数月,损伤区脑组织萎缩,脑膜增厚,与萎缩脑组织粘 连伤灶小者留下单纯的瘢痕,巨大者则成为含有脑脊液的囊肿,此 种囊肿常可刺激脑皮质而发生外伤性癫痫脑膜瘢痕粘连可影响蛛网 膜下腔脑脊液循环和吸收形成外伤后脑积水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脑损伤轻重程度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轻 者可没有原发性意识障碍,重者可致深度昏迷,甚至死亡;可出现不 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亦可因脑功能区发生损害而导致偏瘫、 单瘫、失语等。
实验室检查I.头颅X线平片 脑挫裂伤时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根据颅骨骨折 的部位、类型及轻重可了解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助于诊断和确定 手术处理2 .腰椎穿刺 脑脊液可呈血性,出血被吸收后脑脊液呈黄色;压力 测定可发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力增高但对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应禁忌腰穿检查,以免诱发脑疝影像学检查3 . CT和MRI检查CT扫描可对脑挫裂伤与脑震荡做出明确的鉴别诊 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程度和有无继发损害同时, 可根据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形态和移位的情况间接估计颅内压的高低 通过定期CT扫描,可动态地观察脑水肿的演变或迟发性血肿的发生 MRI检查对微小脑挫伤灶、轴索损伤及早期脑梗死的显示具有独特的 优势其他检查4 .如脑血管造影检查,现在已较少用,但在没有CT的医院,仍须依 靠脑血管造影辅助诊断;脑电图检查主要用于对预后的判断或对癫痫 的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于分析脑功能受损程度,特别是对 脑干损伤平面的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鉴别诊断根据头部外伤史,伤后昏迷时间较长(多在半小时以上);临床上表 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状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且多伴 有颅骨骨折;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诊断并不困难。
对于脑挫裂伤 轻微或有多处脑挫裂伤或脑深部损伤的病人,定位较困难,常需依靠 CT等辅助检查才可做出确切的诊断一些轻型脑挫裂伤或发生在所 谓“哑区”的脑挫裂伤需与脑震荡相鉴别,一般脑挫裂伤伤后昏迷时 间较长,多在半小时以上,常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脊液呈血性, 头颅摄片多有颅骨骨折,CT扫描检查有明显阳性改变;而脑震荡伤 后昏迷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有逆行性健忘,神经系统查体 及CT扫描检查无阳性发现,脑脊液内无血液重型脑挫裂伤需与原 发性脑干损伤相鉴别,脑挫裂伤伤后昏迷的程度一般较浅,血压多偏 高,呼吸正常或稍快,瞳孔多无改变,锥体束征有无不定,可有中枢 性面瘫及轻偏瘫,多有颈强直,无去脑强直,腰椎穿刺压力增高;而 原发性脑干损伤伤后昏迷较深,而且持续时间长,血压正常或偏低, 可出现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多为交叉性瘫痪,去脑强直早期即可出 现,腰椎穿刺压力多不增高脑挫裂伤有继发颅内血肿的可能,因脑 挫裂伤与颅内血肿临床处理有较大区别,所以二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 要脑挫裂伤的症状及体征在伤后立即出现,经脱水治疗后可逐渐好 转,CT扫描检查显示不规则低密度影;颅内血肿的症状和体征多在 伤后一段时间逐渐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脱水治疗效果不好,或虽 有短暂好转很快又恶化,CT扫描检查呈现高密度影像。
值得注意的 是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合并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情况治疗概述脑挫裂伤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有无 颅内继发血肿,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 对继发性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挫裂伤、脑组织水肿导致明显的颅内高压 者,一般需外科处理1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或尽可能减少脑损伤后 继发性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加重脑损害,促使受损脑细胞恢复功能治 疗方法包括颅脑损伤的一般处理,降低颅内压、抗抽搐等对症治疗及 脑功能恢复治疗2 .手术治疗 对伴有颅内血肿量在30ml以上、CT有占位效应或颅内压超过4. OkPa者,应及时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对脑挫裂伤严重, 因挫碎脑组织及脑水肿致颅内压进行性增高,保守治疗降颅压处理无 效,临床症状无缓解者,应开颅清除糜烂脑组织,行内、外减压术 脑挫裂伤后期并发脑积水时,可行分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