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背包括相向和向背两种形式,相向:两竖如向内弯,形如括号; 向背:两竖如向外弯,形如反括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字中,最后一笔是竖用悬针竖,竖画不在最 后一笔,用垂露竖 中字是相向 作字两竖是向背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1.点的写法(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2)书写方法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如 京2.横的写法(1) 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2)书写方法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最后,回锋收笔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如 三 王3.竖的写法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2(2)书写方法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回锋时慢向上收笔如 十 林 相 悬针竖用于字形简单明朗而又对称的字,其他就用锤露悬针竖用于字形简单明朗而又对称的字,其他就用锤露竖 短竖一般用垂露,长竖在中既可用悬针也可用垂短竖一般用垂露,长竖在中既可用悬针也可用垂露,长竖在左用垂露,长竖在右一般用悬针书法无定露,长竖在左用垂露,长竖在右一般用悬针书法无定规!规!书法小知识书法小知识----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情况下用?( (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许许多同学在学多同学在学习习完垂露完垂露竖竖和和悬针竖悬针竖的的时时候,候,往往不知道他往往不知道他们们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使用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使用3的的时时候不知道有什么候不知道有什么规规律?律?现现在我根据在我根据经验总经验总结结一下,希望供大家参考。
一下,希望供大家参考垂露垂露竖竖和和悬针竖悬针竖的使用的使用时时候候规规律与律与长长短没短没多大关系,在多大关系,在长长短上也没有短上也没有规规律可遵循律可遵循判断判断竖竖画是否画是否为悬针竖为悬针竖有一种有一种简简便的便的辅辅助助办办法,就是根据笔画法,就是根据笔画顺顺序判断即:序判断即:悬针竖悬针竖一定是一定是字的末笔也就是字的末笔也就是说说字的最后一笔如果是字的最后一笔如果是竖竖画,画,通常通常为悬针竖为悬针竖4如:如:“那、即、听、科、那、即、听、科、钟钟、蜂、神、蜂、神”等(只有个等(只有个别别字字例外,即:例外,即:“个、介、并、引、川、州、渊个、介、并、引、川、州、渊”等)如果如果竖竖画不是末笔画不是末笔则为则为垂露垂露竖竖还还有有悬针竖悬针竖用垂露用垂露竖竖写也不影响字的美写也不影响字的美观观总结总结一下:一下:垂露垂露竖竖是一个通用的是一个通用的竖竖,可以代替,可以代替悬针竖悬针竖使用,但使用,但悬针竖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竖使用了使用了例如:例如:“木木”字的垂露字的垂露竖竖不能拿不能拿悬针竖悬针竖代替但“年年”字的字的悬针竖悬针竖可以用垂露可以用垂露竖竖代替。
等等代替等等...还还有在具体有在具体书书写中,写中,如果如果连续连续两个字是两个字是悬针悬针, ,那有那有时时要改用一个要改用一个为为垂露垂露竖竖,主要是不,主要是不让让字的字的锋锋芒太多,芒太多,属于属于审审美方面的要求,多在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软软笔笔书书法法里体里体现现的多一些,一般硬笔的多一些,一般硬笔书书法不太法不太强调强调5一般情况一般情况总结总结如下:如下:1.竖竖在字右半部分的,用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悬针为悬针为宜 如如 那、即、那、即、听听2.竖竖跟口,横搭配的,用跟口,横搭配的,用悬针为悬针为宜 如如 中、千、中、千、申、干申、干3.左左边为边为撇,两者皆可并、开、撇,两者皆可并、开、邝邝、卯、卯6【延伸延伸阅读阅读】 】1.悬针悬针书书写直画下端尖写直画下端尖锐锐,如,如针针之之倒倒悬悬,故名与垂露与垂露为为两种形体两种形体冯冯武(武(简缘简缘) )《 《书书法法正正传传》 》称:称:“将欲将欲缩锋缩锋,引而伸之,,引而伸之,须须要首尾相等但要首尾相等但锋锋尖尖耳不可如鼠尾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悬针始于始于《 《兰兰亭)亭)‘年年’字。
后人遂以字后人遂以为为法2.垂露书书写直画的一种形写直画的一种形态态其其收笔收笔处处如下垂如下垂露珠露珠,垂而不落,垂而不落,故名具有,故名具有藏藏锋锋的的笔笔势势,不同,不同于于“悬针悬针”唐代孙过孙过庭庭《 《书谱书谱》 》称:称:“观观夫夫悬针悬针垂垂露之异4.撇的写法1)撇的特点:“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力度要贯彻到笔尖2)书写方法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如 永 5.捺的写法7(1)捺的特点: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2)书写方法直捺: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捺出的底要取平平捺: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短捺: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
如 奈 6.钩的写法1)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2)书写方法竖钩: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弯钩:弯钩也叫弧弯色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竖弯钩: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斜钩: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卧钩: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钩要朝左上横钩: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如 找 我 7.折的写法1)折的特点:“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2)书写方法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竖弯折: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
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8横折: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横折的竖略向左弯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撇折: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如 固 南 8.提的写法1)提的特点:“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2)书写方法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如 切 结 构 方 式 例 字 间 架 比 例 独 体 结 构 米、日 方正 品 字 形 结 构 品、森 各部分相等 上 下 结 构 思、华 上下相等 霜、花 上小下大 基、想 上大下小 上 中 下 结 构 意、 上中下相等 褒、裹 上中下不等 左 右 结 构 村、联 左右相等 伟、搞 左窄右宽 刚、郭 左宽右窄 左 中 右 结 构 街、坳 左中右相等 滩、傲 左中右不等 全 包 围 结 构 圆、国 全包围 半 包 围 结 构 医、叵 左包右 庆、尾 左上包右下 匀、句 右上包左下 遍、建 左下包右上 闻、闲 上包下 9函、凶 下包上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 92 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 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 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 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10(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 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 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 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 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 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 加变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 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11(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 器(28)内为四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