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阅读转化差生.doc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01KB
约5页
文档ID:532933270
阅读转化差生.doc_第1页
1/5

重视培养阅读能力 转化学习困难学生__《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读后感宜君县城关第一小学 党颖莉学困生则是指在学习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障碍而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不能顺利地完成自己学业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诸如智力因素、家庭因素、基础因素及学习障碍方面问题等对于“学困生”这块难啃的“骨头”,作为教师的我们通常采用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来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但往往收效甚微最近读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一文颇受启发他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并强调“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建议让学困生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科目的科普读物,借助阅读发展智力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这里学习困难的学生指的是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教材的学生: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苏老列举的这些情况,不正是我们班级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吗?困扰许久的问题即将得到答案,愈加激发起我仔细阅读该书的兴趣。

读了苏老的建议后,我方知以前自己在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方面虽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但由于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导致偏离了自己的预想方向正像苏老在书中所说,如果一直在减少“差生”的课业负担,也就基本注定了他们绝没有追上来的可能,也就是说,他们的头脑会越来越简单而得到的知识会越来越少,这就使得他们永远没有赶上来的可能了显然这种结果并不是我们所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的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一点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优秀数学教师特卡琴柯的事例同样对我也有着深刻的启示这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教的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他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合理地组织这里所说的这种阅读,通过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智力潜能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这些书都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他觉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数学的。

例如,在教方程以前,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这种书首先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的是方程怎样作为“动脑筋习题”在民间的智慧中形成的这些有益的阅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以内化的形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因此,阅读不仅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竟有如此的作用,那在语文方面自不必说,所以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面就应该更广一些,阅读的方式也应该更灵活一些结合对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学习,我从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入手,在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方面,尝试进行了一些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100本阅读书籍,30本基础阅读书籍,70本推荐阅读书籍在班级里建立了图书角,保证孩子们有书可读。

二、运用多种形式促使孩子阅读为了保证孩子们的读书时间,我在班内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模式课前三分钟师生共读共诵、放学站队时师生共读共诵,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如此这样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了读书活动的意义,组织了“亲子共读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每天共读一个篇章,并交流心得,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了使这一活动落到实处,班级一周组织一次师生读书交流活动,并评出本周的读书之星 一段时间过后,我惊喜地发现,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始发生变化了胡斌同学因为家庭原因,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课外书籍可读每当课堂上有关交流课外拓展知识时,他总是傻傻地望着大家,流露出呆滞的眼神,现在他的眼神有了活力,上课也爱发言了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实践证明,改变后进生的方法,“最有效的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阅读,“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教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我通过践行,也印证了这一点变化最大的要数郝英杰同学了这个孩子从一年级到现在语文从来没有及格过他自制力差,上课听讲不专心,作业不完成,是我最为头疼的学生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他越读越有兴趣,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不到半学期,他读了五本小说、三本童话、还有寓言及科普读物也就在此时,我发现他的语文成绩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是什么力量使郝英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变化的呢?经过了解,他原来对学习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不感兴趣,不知道学好这些知识有什么用通过读课外书他认识到,首先要认识字,懂得词语的意义,否则,就无法读课外书,无法领略书中的大千世界他还认识到,课外书里还有许多知识,与自己学习的课本中的知识有关读课外书时不明白的很多问题,需要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来解决为了更好地弄明白自己在读课外书时遇到的问题,在上课时他渐渐地变得精力集中了,学到的知识也多了不知不觉中,他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这恰好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让他们遇到更多不懂的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智慧力量更活跃,激发他们为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学习的兴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通过阅读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通过阅读可以更好的发展“学习困难”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阅读可以不断拓展学习的潜能,所以阅读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通过阅读汲取知识的力量,在阅读中发展智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