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党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大思绪、大举措,加紧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战备意义三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农民增收渠道少,增速慢,三江县要加紧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怎样在资源优势上求突破,在特色开发上求发展,把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依靠资源,突出特色,面上市场,因地制宜,做好县域特色经济文章,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三江县经济发展基础概况 三江县基础情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东连桂林市龙胜县,西接贵州省从江、黎平县,北贯湖南通道县,南通融安、融水县,枝柳铁路贯穿县境南北,209、321国道呈十字形从县城穿过,县城距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全县人口34.71万人,境内居住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28.78万人,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6.76%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3个乡3个镇,166个村民委 三江境内属丘陵山区,全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6万公顷,农田有效浇灌面积0.91万公顷,山地面积占77.2%,林业用地为73.97%,境内盛产茶油、松杉、毛竹、茶叶和糯米等。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关键有重晶石、钒、铁、锰、铅锌等境内有浔江、溶江、苗江等关键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54.24万千瓦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现有浓郁的侗族苗族风情,又有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更有享誉中外的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和独峒岜团桥 经济发展情况 2021年全县完成我国生产总值75177万元,同比增加4.2%;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2974万元,同比降低2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85万元,同比增加9.17%;财政收入4869万元,同比增加6.1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4万元,同比增加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增加4.79%;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同比增加6.07%;城镇居民各项存款余额46611万元,同比增加9.3%,各项贷款余额52583万元,同比增加39.0%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困难 县域内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培育成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还未形成 三江的茶叶、茶油、肉牛、竹子资源丰富是广西第二产茶大县现在全县茶叶总面积已达6.7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4万多亩,每十二个月按递增1万亩的速度发展茶叶产品关键有白云银针、曲毫、碧螺春、天池绿剑、碧舫等,茶叶以形、色、香、味俱佳而深受区内外消费者青睐,含有优质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在全区开展"桂茶杯"比赛活动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特等奖;"三江白云银针"取得二等奖中国油茶之乡三江含有悠久的种油茶历史,是全国茶油关键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油茶之乡",全县共有油茶林面积69万亩三江肉牛品质盛名区内外三江黄牛以天然牧草喂养,肉质细嫩、蛋白质高、脂肪低,产品畅销区内外市场及至港澳地域全县牛存栏12万头,2021年我县投入130多万元专题资金进行黄牛品改,在16个乡镇建立26个"西门达尔"良种牛人工冻配点和7个本交点到现在为止,全县共进行黄牛品改2940头,产下99头杂交牛毛竹是林业大县的主要组成现在全县毛竹面积达8.4万亩,在原有竹林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正在抓竹子的低产改造工作 三江的茶叶、茶油、肉牛、竹子生产已含有一定规模,但从量和质上全部还没有形成大的产业支柱一是计划布局不尽科学合理,分布比较分散,区域优势不够显著二是经营管理比较粗放,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三是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牵引乏力四是生产投入不足,品种单一,单位产量、产值低,加工、包装档次低,没有形成响亮的品牌 三江县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没有深入开发,蕴含的潜力没有被挖掘。
三江县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三江程阳桥侗族文化风情旅游区是国家西部地域旅游投资计划贵州----三江----龙胜----桂林----贵州----广州跨省旅游线路中的关键项目之一,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旅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被纳入桂北山水民俗风情旅游线路,旅游区内有国家级关键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和岜团风雨桥,自治区关键文物保持保护单位――马胖古楼;还有高定侗寨、独峒斗牛、良口三王宫、产口古榕、曲岭瀑布等景点旅游区内侗寨依山傍水,鳞次比的吊脚楼和鼓楼和风雨桥及水车等完漂亮的风景其精湛的民族建筑,侗族民居曾被称为少数民族建筑史上的"活化石",三江县侗族风情浓郁,其民族节庆、生活、婚恋、饮食等习俗独具特色,是理想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圣地,吸引着我国外游客的向往但因为地方经济较落后,财政收少,对改造旅游区的投入太少,致使旅游业发展缓慢,蕴含巨大的旅游潜力未挖掘出来一是交通和内外设施建设落后,到景区的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二是旅游服务设施落后,服务化程度低三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品牌未打响四是景区风貌和环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县域内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
全县民营企业60多家,总注册资本5421万元,其中县外投资24家,资本3818万元,年创税近300万元全县共有木材加工、竹器加工、茶叶加工厂等各小型企业2560个,年总产值达12373万元,年上缴税金377万元但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缓慢,招商力度不足,引进大企业来投资办厂少,没有能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渠道少,增值困难,农业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应有规模,农民致富门路不多造成的原因:一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不发达,影响外商进来投资二是优惠政策难兑现,部分优惠政策缺乏连续性,加上部门争利严重,协调难,造成优惠政策难实施三是招商引资机构本身建设滞后,没能深入开展工作四是投资软环境不够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服务意识比较差五是项目贮备的相关资料不齐全,前期服务不够 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转移,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足利用 三江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富余劳动力7.5万人,以劳务输出方法开发,但稳定性差,收入和付出比差过大,每十二个月的劳务输出带来的收入不多,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足的发挥一是劳务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就业渠道和劳动者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是农民工综合素质低,只能从事廉价的工作。
三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低 蕴藏的水能资源没能得到开发 三江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5.54万千瓦,其中浔江河的三级开发装机容量可达5.59万千瓦,2021年6月止,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只达成4.55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32.1%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思绪 依靠生态资源,做大"绿"经济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直接向生态农业跨越三江县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优势资源一是要必需继续实施"四个一"发展思绪 ,紧紧围绕生态富县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方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为关键,以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经过优秀技术和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和控制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及不良影响,建立茶叶、油茶、肉牛、竹林四大生产基地二是建立完善包含产品开发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在内的、科学的、完整的绿色生产体系,使产品远离污染,无毒、无公害,成为绿色产品三是保护生态环境,阻止任何破坏环境污染活动 依靠旅游资源,做响"休闲旅游"经济 依靠着丰富民族旅游资源,三江县必需要抓住机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整合资源,构建特色鲜明出色纷呈的三江民族风情之旅,做活"休闲旅游"经济。
一是把三江定位成"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全部的建设开发项目均围绕这个中心二是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维来优化三江县内人力、物力、财力、土地等资源配置,全部产业和建设全部围绕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来进行三是按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要求进行景区景点的计划和建设四是搞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产业群建设,围绕旅游景点,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建设,形成产业群五是总结前两届三江县旅游节经验,和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输出特色,打出品牌六是激励和引导外资参加旅游开发七是建立健全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及业务指导,大力抓好旅游市场秩序和整理和接待质量的提升八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博览会等到一系列机遇为契机,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不停扩大"侗族风情看三江"著名度和影响力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壮大发展的力量,把民营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既是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技中心,可对全县实施全方位带动三江县必需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
一是主动开展"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即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有力的治安环境二是要营造浓厚的民营经济发展气氛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在县关键的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民营经济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经济的政策方法,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好经典、好经验,使干部群众思想上有一个大解放,观念上有一个大更新,形成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小气候"三是深入规范收费行为对各部门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要进行不定时清理,凡明确取消的要果断停收,降低收费标准的项目要果断减收要认真开展整改,抓好行风评议活动,由民营业主给执法执纪部门打分对于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要严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挪位子,摘帽子要经过环境整改,使外来客商及民营业主感到舒心、顺心、放心,从而大胆投资、放手干 依劳动力资源,做活劳务经济 大力抓好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现在三江县促农民增收的工作关键,三江必需把劳务经济提升为县域经济主要产业来抓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信息网,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二是加紧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即加紧小城镇建设,就近就地消化一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一批;发展劳务输出输运一批。
三是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引导农民从"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四是建立民工保护机制,善待民工,切实维护民工的正当权益 依水力资源,做响水经济 三江县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怎样充足发挥本县水利资源优势,是我们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主要工作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水电开发,充足利用好用尽水能资源现在应争取早日建设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和木洞水利枢纽工程,做好白云山、晒江、龙潭等小水电站的开发和建设二要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做好水电站的管理经营现在做好梅林、西坡、纯德、归能、同乐5个小水电站的租赁承包经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