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2. 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 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开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4.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开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开展上到达了新的顶峰5. "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心世界,血肉饱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构造,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渲染,带有传奇色彩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荣耀,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7.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8.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九章"是*一时期片断的生活记录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记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线,亦情亦景,忧思绵绵,既有忧国忧民的悲愤,又有委屈沉沦的凄怆9. "史记"的体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出色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10. "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如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邦的奸诈,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斯的贪利、广的善射等这是因为司马迁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11. 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抒情小赋,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12.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场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13. 操是汉末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文学的倡导者和出色代表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14. 植是**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文质",是对其诗歌风格的概括七子:孔融、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桢15. 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有很大奉献。
二是在于它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节和谐流畅16. 渊明的影响思想人品方面:恬淡退隐,固穷守节,不屈事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峻洁,精神高尚,教育和影响了无数代作家诗歌创作方面:他是汉六朝最出色的诗人,是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对田园诗题材的开掘,情、景、理交融的美学旨归,自然纯真的风格,均有巨大的影响17. 骈文又称骈俪文、骈偶文以两两相对的句子构成的文章叫骈文18.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兼有刚健与柔媚之美将咏史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赋前有序,即"哀江南赋序",是用四六骈文写的,它概括了全篇大意,并说明创作此赋的动机庾信的赋,如同其诗,善用典故,而且一般都能灵活运用语言精巧,情文并茂,自然流丽,将骈文推向顶峰,到达了六朝骈文的最高水平19. 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20. 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开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
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屡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21. 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奉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开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开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2〕比拟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容和形式的关系〔3〕总结了许多珍贵的文学创作经历〔4〕阐述了进展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在"知音"篇中提出"六观",既包括了作品的思想容,也包括了作品的艺术形式22.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
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2〕经济繁荣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开展;势力围的广阔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开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23. 唐诗的繁荣与开展轨迹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开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开展已臻完善〔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初唐四杰"、子昂〔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动乱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3〕中唐:孟诗派:愈、孟郊、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籍等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4〕晚唐"小杜"崛起诗坛杜牧、商隐24. 假设虚与贺知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1. 题材开拓、意境创新作诗贵在创新"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风光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
然而,假设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风光,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作出了很大的奉献2.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3. 韵律节奏美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织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照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这确实是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假设虚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25.王维与盛水田园诗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诗佛"。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