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赣南客家采茶戏探析

卢****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86KB
约3页
文档ID:186170387
赣南客家采茶戏探析_第1页
1/3

赣南客家采茶戏探析 赣南客家采茶戏探析 摘要:赣南客家采茶戏是我国戏曲种类之一,也是采茶戏中的重要支系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地域性特征、音乐特点、表现手法等进行探析,研究它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采茶戏 客家 音乐分析 一、赣南客家采茶戏概述 江西采茶戏种类繁多,根据地区不同可分为赣南地区的赣南采茶戏、赣西地区的萍乡采茶戏和万载采茶戏、赣东北地区的赣东采茶戏和景德镇采茶戏、赣北地区的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和九江采茶戏赣中地区有抚州、吉安、宁都、高安等多种采茶戏而开展最广最具特色的是赣南采茶戏赣南,地属江西南部,由于江西南部绝大局部隶属于赣州市,所以赣南根本等同于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南采茶戏是在赣州地区土生土长的剧种,它是由赣南客家俗语和民间歌舞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戏曲,是以当地的采茶歌舞和民间灯彩为根底而形成的,历史悠久其中话白是赣州方言,内容主要是反映赣南地区农民的生活,以闹剧和喜剧为主,戏曲风格幽默诙谐伴奏主要是用锣鼓和唢呐,采茶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勾筒〞在清朝时期,采茶戏被赣南政府屡屡查禁,迫使采茶艺人四处流浪谋生,正因为如此采茶戏才传播甚广。

唱腔曲调分灯腔、茶腔、路腔、茶调这四类,以茶腔为主,弦乐伴奏剧目多为丑旦合演的民间生活小戏 二、赣南客家采茶戏地域性特征分析 地理环境分析 赣南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为赣南客家采茶戏提供了丰富而有利的开展和传播条件临近城市有: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这些城市都是采茶戏开展较旺的地区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赣南客家采茶戏,尤其瘦湖南花鼓戏影响较深赣南地区的地理环境、风俗传统、历史文化都造就了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独一无二 语言环境 赣南地区生活着700多万的客家人族群而居,他们都使用客家话除此之外,在赣州的城区也流行赣州方言根据场合和演唱目的的不同,表演赣南采茶戏时的语言也不同受当地民歌和邻近省市语言环境的影响,采茶戏的衬词多为“里格〞、“哎呀〞、“呀依〞正是这些衬词更加反映了贴近生活的采茶戏,也反映了茶农们的生活 音乐环境 赣南地区流行着多种民间音乐形式如赣南采茶戏、兴国南北词、宁都采茶戏、灯歌、赣州南北词、客家山歌、民间小调、风俗歌、号子和民间灯彩等等戏曲、曲艺、民歌、歌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色彩和独特艺术特色它们共同存在于赣南地区,为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不断影响赣南客家采茶戏,也促进了赣南客家采茶戏的形成与开展。

三、赣南客家采茶戏表现手法分析 剧目题材分析 赣南客家采茶戏剧目的题材紧紧围绕老百姓的生活,通过喜剧和闹剧的形式表现赣南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主要代表作有?对花??九龙山摘茶??挖笋?等例如:?对花?这个剧目有很多种,流传较广的有?大对花??小对花??正对花??反对花?流传地区不同,形成的称谓也不同,赣南客家采茶戏选择用喜剧和闹剧的方式来演绎社会的美丑百态 表演形式分析 赣南客家采茶戏主要有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这三种表演形式其中矮子步是表演的根本舞姿,表演时脚尖微微点地、脚后跟提起、双腿向前蹲,随着音乐慢慢向前移动,动作朴实而滑稽扇子花是演员用扇子摆出各种形态配合舞姿进行表演,演出时扇子只固定在左手使用单袖筒和传统戏曲所用的水袖有所不同,它不是女旦穿戴而是男丑的演出服装这三要素在剧目表演中占重要地位,能够深入地刻画出人物形象,把故事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演行当分析 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行当主要表现小丑和小旦两个行当小丑包括正丑和反丑,正丑是丑行俊扮,大都为勤劳、勇敢的正面青年男子形象以矮子步和扇子花为主要表演形式反丑那么是一些浪荡流氓、烟酒赌徒等反面形象,善于用幽默搞怪的语言和动作来自我挖苦。

小旦也表现淳朴的农村妇女正面形象,表演形式大多也使用扇子花,但使用方式较小丑更为丰富 四、赣南客家采茶戏的音乐分析 唱腔分析 赣南采茶戏传统唱法以赣江为界可以分为“河东〞、“河西〞两大派河东派稍微略带说唱性质,旋律起伏不大,较为抒情优雅河西派那么旋律跳跃幅度较大,激情旋律性强赣南客家采茶戏丰富多彩,聚集了诸多元素根据曲牌、调式调性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简称三腔一调以茶腔为主,节奏明快活泼,用客家方言演唱,衬词甚多有?牡丹调??斑鸠调?等 灯腔高亢明亮,旋律跌宕起伏,加上伴奏的紧密配合,把戏曲味展现的淋漓尽致大局部灯腔都有衬词,其中一小局部例外路腔顾名思义是行走时所唱的曲牌,旋律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喜剧性强杂调在采茶戏中不作主腔,偶尔出现点缀情趣,旋律娇柔甜美如?孟姜女??茉莉花?等 伴奏乐器分析 赣南客家采茶戏的伴奏主要是勾筒、唢呐、竹笛、锣、鼓、钹等民间乐器音色和演奏风格都极具乡土气息奏法有正弦和反弦,紧随唱腔称正弦,其他那么称反弦反弦必须比正弦低一、四、五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赣南客家采茶戏是采茶戏中的重要流派,在赣南地区都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开展和传承历史。

经历了从茶农们即兴演唱到载歌载舞的演出再到地方小戏的历史演变过程但由于流传的地区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它们在唱腔、声腔、语言、表演动作、剧目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目前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像赣南客家采茶戏这样的民间音乐越来不受重视许多采茶戏团都濒临生存危机,传承人越来越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我通过这篇文章呼吁大家研究和重视采茶戏,保护我国非物质遗产让我们一起参加到保护物质遗产的队伍中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民族音乐,保护我国非物质遗产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田青.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 【4】侯祺幼等.赣南采茶戏剧艺术根底知识[J].内部刊印资料,2007. 【5】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