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育 保 健 学,主讲教师:何淑敏 :13777783887 :1071766226,体育保健学课程 评分方法,1、平时成绩:30分 (出勤15分、学习态度10分、作业5分) 2、实验成绩:20分 (实验出勤10分、实验报告5、实验态度与操作5分) 3、期末考试:50分,,绪言 第一章 体育运动与健康 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卫生要求 第三章 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 第四章 运动与合理膳食 第五章 运动性病症 第六章 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 第七章 运动损伤概述 第八章 常见运动损伤 第九章 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 第十章 体疗康复 第十一章 运动按摩,,一、体育保健学的概念 二、体育保健学的目的与任务 三、体育保健学的内容 四、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意义 五、体育保健学发展简史,绪言,一、体育保健学的概念,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是在医疗保健和体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二、体育保健学的目的,1、是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以达到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2、防、治运动性损伤和疾病,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3、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人体运动中保健规律和措施 5、掌握不同性别、年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二、体育保健学的任务,1、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以监督和指导 2、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的基本规律; 制定相应的体育卫生措施 3、研究常见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4、研究伤病后训练、多种疾病的体育康复手段和方法,以及几种人群的体育保健三、体育保健学的内容,1、体育卫生:主要阐述人体卫生、精神卫生、环境卫生、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儿少、女子、中老年人体育卫生 2、医务监督:阐述人体形态、机能检查与测定、指标与评定;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的医务监督;比赛期的特殊问题和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3、运动损伤:阐明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急救与处理,以及人体各部位损伤的原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 4、医疗体育:研究医疗体育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伤后训练与机能康复以及常见疾病的医疗体育四、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意义,体育保健学学科建设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与开展、对体育保健康复事业、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将产生双向效能,可增强体质,也可危害人体健康只有正确选择运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五、体育保健学的发展简介 我国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称运动保健;70-80年代改为运动医学;80年代以后培养的重点是中学体育老师改为体育保健学经历三个不同时期 运动保健 运动医学 体育保健学,,,,六、体育保健学的学习要求,第一,1、学习体育保健学必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正确地树立机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3、正确地认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4、正确地认识机体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第二,学好体育保健学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生理、解剖、生物化学、生物力学)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最后,在实践中注意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立志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水平,为增进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第一章 体育运动与健康 第一节 健康概述,(一)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的完好状态。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这是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下的定义,健康是基本的人权,达到尽可能地健康是全世界一项社会性的指标一、健康概念及标准,健康的含义,,传统医学观念认为: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健康,不生病,,(三)健康的特点,1、指向健康而不是疾病,其内涵扩大了; 2、涉及人类生命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大侧面,突破了医学的界限; 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 4、生物、心理、社会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维健康观健 康 五 要 素 说,身体,心理,智力,精神,社会,健康评价 体适能( Physical fitness ) 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目前国际上已经把体适能作为健康评估的一项主要指标 是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机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 的一种能力 是评价健康的一个最综合指标 是一种满足生活、工作及娱乐需要的能力,并且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体成分,肌肉耐力,,,,,,健康体 适 能 的 评 价,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 体成分 (Body Composition) 肌肉力量(Muscular Strength) 肌肉耐力(Muscular Endurance) 柔韧性 ( Flexibility),1心肺耐力,运送氧气和养料到达全身组织细胞,并带走细胞代谢废物的能力。
2肌力,一块肌肉收缩能力的大小3肌耐力,能够从事 活动的最 大极限(活 动时间)以 及抵抗疲 劳的能力4柔韧性,指一个人的肌肉关节组成,能够在放松之下的有效伸展的能力关节在关节正常范围内运动的能力5体成分,身体脂肪的含量 这五点是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你能达到什么水平?,,(四)健康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0条健康标志: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洁,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二、健康的分类,1、身体健康:无病、发育正常、有良好的食欲、睡眠、体态、面色、精神、消除疲劳快、日常活动正常 2、心理健康: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好;有幸福感;工作中有效率 3、社会健康: ①能与家人、朋友、伙伴协力合作 ②理解人生的意义、对生活充满希望 ③有正确判断能力 具有良好的衣食住条件;社会和平、没有犯罪行为;死亡率低,大家都能长寿。
健康状态,—是用于流行世界的“MDI健康评估”评定 第一状态:是身体、心理、社会上完好状态 第二状态:疾病状态如下) 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非健康非疾病,但身体虚弱、精神欠佳,易疲劳易感冒,工作效率低;免疫差适应能力差;与人处事较差 检测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征象提示、脏器病变提示、血液及过敏性疾病提示、体内污染测定、内分泌系统检查、损伤探测、服药效果探测等打分: 85分以上为第一健康状态占5%; 70分以下为第二健康状态占20%; 70- 85为第三健康状态占70% (亚健康状态)三、健康的影响因素,(一)体质的评价 指人体的质量,它是指在遗传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1、当前方案:①形态指标:(体型、身体成分、骨龄、性发育) ②机能指标: (肌力、血压、机能测试、生化指标如血乳酸) 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2、长远规划:①形态②生理生化指标③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④心理指标,(二)健康的评价,健康状况=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措施 1、生物学因素 ① 遗传的因素:如先天性缺陷、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②病原微生物:机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种种物质的、化学的信息交换,维持体内平衡因素;机体自身在完成一系列生命现象—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防御侵袭、免疫反应、修复愈合、再生代偿、世代繁殖等因素。
2、环境因素 ①自然环境:空气、风、阳光、水、食物,不利因素细菌、病毒、污染、一氧化碳、气候 ②社会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如家庭、同事、医保设施、其他社会团体)社会意识结构(政治思潮、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生活以及政策法令),3、生活方式与健康,什么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系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民族、文化、社会、经济、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的反映 人们生活的周围环境条件、个人卫生习惯和嗜好、是否经常进行体育活动、日常饮食是否合理,以及个人的性格心理特征等 做到:每星期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每日三餐的时间要有规律,不吃零食;每天要吃早餐;保证每晚7-8h的睡眠;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量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生活方式和遗传对健康的影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理想健康的保证,4、卫生保健设施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初级卫生保健内容: ①保健教育 ②供给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③供给安全用水和基本的环境卫生设施 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⑤预防接种 ⑥预防常见疾病 ⑦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⑧提供基本的药物,坐式生活型,,,,植物性,,動 物 性,,,身体活动金字塔,下班了去运动!,下课了去运动!,,四、健康的行为 1、日常健康行为:合理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讲卫生、生活有规律 2、保健行为:定期检查、预防接种、有病主动求医等 3、预防行为:处处讲安全措施、避免环境中危害物质的侵入等 4、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戒烟戒酒、戒毒戒赌等 五、危害健康的行为 1、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进食多或少、偏食挑食、进食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好。
2、吸烟、不健康的饮酒 3、生活没规律 4、对健康的忽视:不讲卫生、缺乏运动、无安全措施、无健康检查、性乱、赌博、吸毒、滥用药物等 5、冒险行为:好冒险 6、另外:自杀、自伤、致病行为模式等(急性子、暴躁、好强、情绪激动、压抑、生闷气、抑郁)健康四大基石,,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明确指出四项因素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既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心理平衡健 康,健康之舒压,,,精神负担过重的人; 脑力劳动繁重者; 体力劳动负担比较重的人; 人际关系紧张、造成负担比较重的人; 长期从事简单、机械化工作的人; 亚健康的易发人群: 压力大的人; 生活无规律的人; 饮食不平衡、吸烟酗酒的人健康是一个活期账户,我有一个健康账户:像存钱一样存健康,,,,压力过大 环境污染 运动量不足 睡眠不足 饮食不科学,为什么要健身?,健 康,侵蚀着我们的身体,摧残着我们的健康!,,,健康之运动,1: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2: 运动能改善血压 3:运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运动可增強肌肉和骨骼的机能 5:运动使体态更健美 6:运动能消除疲劳 7:运动能健脑 8: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 9:运动能促进社会性发展,体育健身科学常识,,,,D,,B,,C,,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科学运动健身,科 学 健 身,运动类型——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有氧运动既可以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素质,同时又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控制合适的体重,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持续时间长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等等有氧运动的健康功效,增加氧气量 改善肺功能 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的发生 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减少体内脂肪,预防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改善心理状态,增加应付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