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焊缝符号中标注交错对称焊缝的尺寸时,允许在基准线上只标注一次当断续焊缝、对称断续焊缝和交错断续焊缝的段数无严格要求时,允许省略焊缝段数在同一图样中,当若干条焊缝的坡口尺寸和焊缝符号均相同时,可采用集中标注(多条指引线);当这些焊缝同时在接头中的位置均相同时,也可采用在焊缝符号的尾部加注相同焊缝数量的方法简化标注;但其他型式的焊缝,仍需分别标注当同一图样中全部焊缝相同且已用图示法明确表示其位置时,可统一在技术要求中用符号表示或用文字说明,如“全部焊缝为”;当部分焊缝相同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表示,但剩余焊缝应在图样中明确标注当焊缝长度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明确(已由构件的尺寸确定)时,允许在焊缝符号中省略焊缝长度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当箭头线指向焊缝,而非箭头侧又无焊缝要求时,允许省略非箭头侧的基准线(虚线)关于焊缝尺寸符号的几点说明:确定焊缝位置的尺寸不在焊缝符号中给出,而是将其标注在图样上在基本符号的右侧无任何标注且又无其他说明时,意味着焊缝在工件的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在基本符号的左侧无任何标注且又无其他说明时,表示对接焊缝要完全焊透塞焊缝、槽焊缝带有斜边时,应该标注孔底部的尺寸焊接结构设计与要求焊接结构件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应尽可能采用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焊接工艺,以保证:在满足设计功能要求下,焊接工作量能减至最少;焊接件可不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的机械加工;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能减至最少;能为焊接操作者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结构的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概括起来讲就是要保证产品的制造合理性、经济合理性、使用安全性下面就一些具体的事项说明如下:制造合理性方面:焊接件应具有好的定位基准——保证组装的可操作性考虑焊接时操作方便,结构特殊更应考虑焊缝的布置,在设计图1结构中应保证焊接作业时的最小间距L;在图2中(a)结构设计不合理,(b)结构设计合理毛坯上与其他件连接的部分应离开焊缝至少3mm焊缝的位置应使焊接设备的调整次数和工件的翻转次数为最少经济合理性方面:考虑最有效的焊接位置,以最小量焊接达到最大量效果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长焊缝尽量采用间断焊缝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尽量设计为平焊、横焊,避免立焊、仰焊正确选用角焊缝的计算厚度角焊缝在较小的负载下,不必计算强度,可按经验确定焊角高度尺寸k,即按连接钢板中较薄的板厚考虑单面角焊缝k三0.6&;双面角焊缝k三0.3&一般k不应超过12mm,根据强度计算k值需大于12mm时,应选择其他形式的焊缝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把焊缝布置在加工面上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和板厚确定合理的坡口形式:如V形坡口焊缝制备简单,但焊接工作量大,使焊接成本提高;X形坡口焊缝,但制备较复杂,焊接工作量小,在对接焊缝中可适当选用,在角焊缝中双面角焊缝填充金属小,并能承受较高负载,变形也小,应优先采用。
使用安全性方面:避免将焊缝设计在应力容易集中的地方,特别是重要部件或承受反复载荷的焊接件,更应注意这一点合理布置构件的相互位置,以保证焊接件的刚性焊缝的根部在避免处于受拉应力的状态直接传递负载的焊接件,采用整体嵌接为好,将工作焊缝转为联系焊缝箱形焊接结构件应设计为折弯件的拼焊避免焊缝过分集中,以防止裂纹、减少变形;同时,焊缝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焊接端部产生锐角的地方,应尽量使角度变缓;薄板筋的锐角必须去掉,因为尖角处易熔化焊缝应交错布置,避免交叉焊缝,特别是厚截面时更应注意合理安排焊缝位置,焊缝应相对构件中性轴对称,或靠近中性轴,以减少收缩力矩或弯曲变形如有困难,则应使较厚的焊缝布置在靠近中性轴,较薄的焊缝布置在另一边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冲压结构代替筋板结构,特别是对薄板结构十分有效蒙皮采用接触点焊代替熔化焊,可减少变形丁字接头受集中载荷作用时,必须使集中载荷作用处有足够的刚度在不同厚度钢板的对接焊接件设计时,两板的厚度差(t2-tl)超过下列允许数值时,应在较厚板上作出单面或双面削薄,其削薄长度为L=3(t2-tl):较薄板厚度tl为2〜5mm时,允许厚度差(t2-t1)为1mm;较薄板厚度tl为5~9mm时,允许厚度差(t2-t1)为2mm较薄板厚度tl为9〜12mm时,允许厚度差(t2-t1)为3mm;较薄板厚度t1为大于12mm时,允许厚度差(t2-t1)为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