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氏宗祠位于中国哪个地区省份,始建于哪个年份呢 ?接下来是为大家精心 搜集的翟氏宗祠对联,供大家参考借鉴翟氏宗祠中华第一祠,又名“翟氏宗祠”,位于泾县翟村东北,规模宏大,雕琢精美, 仿皇家祠堂兴建宗祠座北朝南,五楹三进,建筑面积 (包括偏房)达6700平方 米是翟氏家庭的传世之宝和遗留下来的建筑杰作传说, 1607年翟氏家族出 了一位名叫翟国儒的文武状元,被明神宗万历皇帝确馔镇抚大将军,翟大将军奉 命在云南平定叛乱,平叛结束凯旋而归时不料被奸臣害死 为了表彰他的忠诚和 对国家的贡献,万历皇帝特赐忠孝堂匾一块此事轰动江南,许多地方纷纷仿建 “翟氏宗祠”但没有一个祠堂的规模能与该祠相比翟氏宗祠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规模宏大,古朴典雅,可容纳一万多人聚会 祠内地基一律为花岗石砌成,建筑采用银杏木、红木、楠木等名贵木材,上下都 镶嵌着名匠精湛的木雕、石雕祠中藏有历代帝王将相、地方官吏所赐名匾108块,宗祠左右有10多间偏房供议事、看管使用1997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哲 文来泾考察时大为惊讶、赞叹不已,他认为该祠为“汉王”陈友谅义子张佑保的 家祠,非同一般;加之无论是建筑年代还是其规模都堪称之最,故称其为“中华 第一祠”,并欣然题写了匾额。
该祠多次在中央及省级电视台中播出,1998年6 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翟氏宗祠在兴建过程中留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一:明代进士翟震川奉命建祠堂时,见一老头挑担粪箕从此路过,问建筑 工匠们要不要粪箕,这些粪箕都是用黄蔑编成砖匠师傅们看后说不要,叫他走 开,但翟震川却叫住他,把那一担黄蔑粪箕全部买下了后来工匠们以其装土, 围墙砌好后,摔在地上的那黄蔑粪箕竟然变成一堆黄土其二:祠堂在建造过程中不知怎的大梁老驾不起来,当时来了一位乞丐老头, 向工匠们讨饭,大家不给还赶他走,有一个小工匠见老头可怜,偷偷给了一点吃 的老头见小工匠心地善良,将来必定有大出息,于是给了他一只斧子,并且告 诉小工匠,将来遇到难事东敲三下西敲三下, 难事就会迎刃而解大梁老驾不起 来,小工匠急了也想试一试,可他师傅说,我都驾不起来你还能行?小工匠坚持要试,师傅只好由着他他把桦头对准一头按乞丐老头说的东敲三下,这边对上了,然后把桦头对准另一头西敲了三下, 那边同样也对了起来,就这样大梁终于 驾了起来你说那乞丐老头是谁?原来是鲁班再现翟氏宗祠四言通用对联鸿才足尚;高行素传——佚名撰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翟T,四世传《诗》,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 策试第一,拜尚书,后出为酒泉太守,击斩叛羌,威名大振。
下联典指晋•翟汤, 笃行纯素,仁让廉洁,永嘉末寇害相继,闻汤德名,皆不敢犯,乡人赖之翟氏宗祠六言通用对联封侯可证骨相;署门以示交情——佚名撰翟姓宗祠通用联上联说西汉上蔡人翟方进,字子威,少年时成孤儿,在太守府中为小吏,汝 南相卜者蔡父说他有“封侯骨”,当靠经术做大官后到京城,随博士学习《春 秋》十余年,以射策甲科为郎,又历官朔方刺史、京兆尹、丞相,封高陵侯下 联典指西汉下邦人翟公,文帝时宫廷尉,整日宾客盈门;罢官后,则门可罗雀后再任廷尉,又有不少宾客要到他家里去于是,他用大字署其门道:“一死一 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