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筹交错中的刀光剑影觥 ,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诗经・小雅・桑扈》有言:“兕其 ,旨酒思柔”本期国宝青铜 与其中的兕 描述吻合,属 的早期式样,为商代晚期或稍早时期的遗物 商代晚期,诸侯国林立,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商王朝的政权中心建立在中原地区,所以对其边疆的统治只能依靠武力辐射,国家结构很是复杂商王朝直接管辖的地方被称之为“邦畿” , “邦畿”之外,大小政权林立这些明显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政权称方国当时在山西境内,晋中、晋北一带皆为方国之地,所以形成了与殷商文化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土著文化 1959 年,在山西晋中地区的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了一批商代晚期的青铜器,这批器物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引人注目其中,有一件器形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此青铜觥的前端堆塑成一个“兽头” 形状,实际上是一个龙头,龙首昂翘,双角上指,双目突起,张口露齿,形象狰狞,并以呲牙裂口处为器物的流水出口器身采用平雕阴刻手法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花纹线条流畅明快盖面为逶迤的龙身图案,与头部的龙首造型相衔接,辅以漩涡纹腹两侧饰鼍(tu 即鳄鱼)纹、夔龙纹,头向尾部整体看来,龙身左右蜿蜒,向前昂首游动的大龙身上,又有鳄鱼和夔龙反向游动,使整件器物极富动感。
长方形底足外侧饰以与头向相对的夔龙纹,动感中增强了稳定性器物的尾部向上卷曲背部为弧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身扣合盖面中央设计一蘑菇形纽器身两侧各有一对耳可以用来悬挂,龙形觥设计为长方形圈足,放置平稳有关学者推测,这一造型独特的器物可能为罚酒器,作为宫廷或显贵家中娱乐时罚酒所用 这件龙形觥看似简单,实际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的在处理动物形象与实用器物相互结合方面,十分自然与协调器物上的纹饰,大小龙蛇水族竟二十余条,前后左右,互相纠结,曲直疏密,彼此照应,与整个器形的简洁典雅,相辅相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件山西出土的宝物上,竟然出现了阴线雕刻的鳄鱼纹,这在全国也属孤例也让我们不由感叹:怎样的桑海桑田,才使得几千年前尚有鳄鱼生存的黄土高原,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山西作为夏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华夏之根,把龙作为图腾的崇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山西的陶寺遗址中,就出土过精美彩绘龙纹图案的陶盘然而商代晚期,在受各方国统治并有独立的文化体系的山西中部地区,竟然也出现了有龙形状的青铜酒器,这不仅仅是巧合,而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因此,这件龙形觥堪称国宝,看,它正向世人着展示中华民族的振兴已经像龙舟一样起航了。
龙形觥的传说 要说起这件宝贝,来头不小据考证,这件觥器的制造者正是在商代末年辅佐周文王一统天下的姜太公姜子牙商末纣王无道,天下人皆揭竿而起,其中尤以周文王率领的队伍最为强大,天下豪雄都归顺于他,其中就包括着为文王立下盖世奇功的姜子牙 传说文王格外倚重姜子牙,但有一件事让文王很是不爽,就是在姜子牙家中有一件奇怪的事物,高挂在房梁上,如艘小船,样貌十分奇特,似龙,但四周刻满了鳄鱼条纹遂文王问姜太公此为何物,可太公支支吾吾地只说此物为其岳父所有,别的就不肯再透漏半句文王大怒,拂袖而去,自己回宫里郁闷了好几天,心想:此物造型为龙,自古龙就是王权的象征,难道说此公有不臣之心?事情最后在姜子牙的解释下变得明了原来这是一件下咒的器物,本是一件龙型的器物,但是上面刻上了鳄鱼,便可封住龙的灵气这是姜子牙的岳父给那个昏庸无道的纣王下的咒,姜子牙为了不使这个秘密外泄,便不肯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主子周文王可下咒后此事被纣王发现,下令处死姜子牙的岳父在埋葬了岳父之后,姜子牙方将此事报于文王,消除了文王对自己的怀疑同时,对纣王的下咒也成功地以商朝的灭亡而结束后来这件觥器便随着姜子牙的岳父下葬了,直到三千多年以后才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