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通过改写练习,提高习作能力 3、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教学重点】 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教学难点】 诗意理解 【教学设计】 一、诗人生平介绍,激趣导入 解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观看视频,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被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名家示范朗读,品读韵律 聆听名家示范朗读,体会磅礴的气势和情感 学生自主练习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整体感知,通晓大意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理解诗意——凡人李白的失意心酸 1、问:请大家看诗的前面三句,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读完之后,你认为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了诗人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的抑郁、悲愤之情 2、结合全诗内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试绘制诗人心路历程图吧! 苦闷忧思——希望期待——凄凉无奈——茫然无措——自信昂扬 五、感受诗味——诗人李白的浪漫飘逸 1、引用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对李白的评价,明确他的性格:洒脱豪放、无拘无束,“自称臣是酒中仙” 2、欣赏李白诗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 3、请同学们再读全诗,从表现手法、修辞、句式等角度绘制思维导图 运用了夸张、比喻、反衬、用典、反复、反问等手法,虚实相生,先抑后扬 六、领悟诗魂——仙人李白的自信倔强 1、思考:为什么要写姜太公和伊尹这两人?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思考:同学们认为,已过中年的李白还会坚持理想吗? 3、小结:多舛的命运并没有磨灭诗人昂扬的斗志,他在短暂的沉郁过后,重新振作起来,坚信自己终会乘风破浪,实现宏愿! 七、课外延伸,拓宽知识眼界 1、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2、推荐两本课外书:《李白全集》《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