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包膜型缓控释肥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50KB
约8页
文档ID:477801537
包膜型缓控释肥_第1页
1/8

包膜控释肥据权威人士估计, 发展中国家粮食的增产中, 其55% 归功于化肥的作用但是,化肥的运用率普遍偏低,氮肥运用率仅为30%~35%,磷肥仅为10%~25%,钾肥为35%~50%,如此低的运用率不仅导致资源的巨大挥霍, 还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有些地区浮现地表富营养化、地下水和蔬菜中氮的含量严重超标等问题缓释和控释肥( slow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简称SRFs和CRFs)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途径, 这已成为化学肥料革新和研究的热点一、控释肥、缓释肥的概念辨别一般觉得,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取运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不不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多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取养份的规律相一致因此,在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肥料(如脲甲醛)一般被称为缓释肥(SRFs),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一般被称为控释肥(CRFs)其中控释肥,根据不同的控释措施又可分为包膜肥料(CoatedFertilizers) 和非包膜肥料(Uncoated Fertilizers,如胶粘肥料、载体肥料等)两大类。

由于包膜型控释肥其包膜材料众多、配方多变,能适应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因此在国内外研究,占缓/控释肥料的50%以上;且技术上更为成熟、商品化应用更广二、包膜控施肥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状况美国是世界包膜肥料的发源地,2O世纪6O年代中期,美国一方面研制成功硫包膜尿素(SCU),其包膜层由包硫层、密封层(石蜡一煤焦油)、扑粉层构成在目前的包膜肥料中,硫包膜尿素是一类很重要的包膜肥料,特别合用于缺硫土壤;1964年美国ADM公司用二聚环戊二烯和丙三醇共聚生产出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商品名为Osmocot;目前,SCU、Osmocote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包膜肥料日本最初学习美国硫包膜尿素技术开发包膜肥料1970年后来日本开发了热固型树脂包膜肥料,这些树脂包膜材料的基本都是以聚烯烃为主体,再加入某些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共聚,如聚烯烃(PE),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EVA)及无机填料滑石粉所构成,以这一材料生产包膜肥料工艺简称为POCF工艺运用PE薄膜渗入性很低, 而用EVA薄膜则渗入性很高的特点,为此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调节两者比例通过土壤水分作用,使肥料养分有节制地释放出来而进入土壤从而达到缓释养分的目的。

在PE和EVA配制而成的包膜剂中添加滑石粉调节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日本Chisso—Asahi肥料公司运用POCF工艺生产的包膜缓释肥料商品名称为MEISTER,该肥料重要用于草坪、花卉、温室栽培,是亚洲园艺市场主导品牌;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用低密度聚乙烯、聚环氧乙烷、壬基苯基醚以及滑石粉的悬浮液在流化床中喷雾生产包膜缓释肥料;多木化学公司用生物易降解的热固型醇酸聚氨酯为包膜剂生产包膜缓释肥料国内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目前研究重要以无机物包裹型和聚合物包膜型为主作为包裹型的无机物重要有钙镁磷肥、硫磺、石膏、沸石包裹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以郑州工业大学磷肥与复肥研究所为代表,自1983年以来,磷肥与复肥研究所许秀成等系统地研究以无机肥料包裹其她肥料的缓释肥料,该类肥料既能达到缓释的目的又能起到复合肥料的作用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1985年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与化学工业研究所联合开发了酚醛树脂包膜复合肥1990年浙江农业大学何念祖开发聚合物包膜肥料,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较好90年代中期北京化工学大学开发出了将废旧泡沫树脂溶解在高分子溶液中同步加入无机物制成肥料包膜材料。

1993年四川周家龙发明一种以骨胶等蛋白质物质为活性组分作为肥料的包膜材料,能在很长的时间内控制养分释放.并且能针对作物生长的需求释放养分河北沧州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可控缓释尿素颗粒肥料及其制备措施”肥料包膜材料由氮肥增效剂、氮素稳定剂、有机酸、被膜剂、表面活性物质、调节剂等构成三、包膜材料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包膜型缓/控释肥的包膜材料重要分为无机物和有机聚合物两大类无机物包膜材料重要通过粘结剂附着于肥料颗粒上,通过物理阻隔作用减少肥料与水分的接触,从而达到缓释的效果,此类材料重要有硫磺、粘土、钙镁磷肥、氧化镁、石膏、磷酸盐、硅酸盐、腐殖酸、高岭土、膨润土、滑石粉等,其中,对硫包膜材料的研究最多尚有某些矿物质,如沸石、海泡石等由于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互换量,对于养分的保持具有特殊作用,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缓控释材料无机包膜材料来源广泛,且对土壤不构成危害,但无机包膜对肥料的封闭性不好,容易形成较大尺度的孔隙,使缓释效果不佳且无机材料韧性较差,在包装及运送过程中包膜易破碎脱落,大大减少缓释效果有机聚合物包膜缓控释肥由于缓释性能优良,符合伙物生长规律,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类缓控释肥料其膜材料可分为天然聚合物、半合成和合成聚合物三大类。

其中,天然聚合物重要有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天然橡胶、植物胶、动物胶等天然聚合物包膜材料来源广泛,无毒害且价格低廉,但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分解,因而缓释性能较差半合成聚合物是天然聚合物经改性后形成的,如改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醋酸淀粉等)、改性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等对于此类材料的研究报道虽然较少,但由于其材料来源广泛,成膜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从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合成聚合物重要有三类,一类是溶剂型热塑性包膜材料(聚烯烃类,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此类材料在包膜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溶剂损失较大、回收困难第二类是水乳液包膜材料,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该类材料以水为载体,采用乳液包膜技术,解决了溶剂型包膜的溶剂回收问题,生产过程较为环保需要解决的是基体肥料在乳液中的溶解问题及乳液中水的迅速除去第三类是热固性树脂包膜,典型的有醇酸树脂和聚氨酯类采用热固性树脂进行包膜,没有溶剂回收过程,可持续生产,缓释性能优于聚烯烃类热塑性树脂,但价格一般高于后者合成聚合物包膜在土壤中分解周期很长,长期施用会对土壤构造导致破坏四、包膜肥料的生产工艺肥料包膜的一般措施有造粒塔喷雾法、流化床涂布法、转鼓或圆盘包覆法、浸润离心法等。

大多数聚合物包膜肥料常采用造粒塔喷雾法,其工艺流程为:将包膜涂层溶液加压,经喷射雾化后进入造粒塔内,雾化物与从造粒塔顶部淋洒下来的肥料颗粒逆向接触,雾化后的涂层溶液即均匀地涂于肥料表面,并借助肥料自身的热量干固成膜硫包尿素(SCU)的生产过程为:尿素在包裹之前先预热,硫磺在282℃的容器内熔化,热空气将熔融的硫压入喷头,喷向尿素,硫磺在转动的尿素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转入石蜡鼓中上蜡,同步加入杀菌剂,如煤焦油等上蜡后肥粒转入冷却器中冷到82℃如下,加入调理剂,转动数分钟,过筛,即得最后产品五、包膜肥料养分释放机理释放机理是研究缓/控释肥料颗粒中养分的释放过程及其受控的机制,不同种类包膜材料其养分释放机制是不同的较早生产的脲甲醛肥料其重要机理是靠材料的低溶解度和低渗出率来达到缓释的目的后期的包膜型控释肥料其大多数是靠难溶或微溶性的材料对单质或复合型的肥料进行包裹, 因此其养分释放基本上是通过渗入和扩散作用进行,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关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一定的进展目前公认的养分释放机制有破裂机制和扩散机制破裂机制,包膜控释肥料养分的释放一方面是水汽透过膜,然后是水汽凝结在固体肥料核上并溶解部分肥料,引起内部压力的累积,这时如果内部压力超过膜的承受力,包膜破裂,颗粒的所有养分迅速释放出来,这就是破裂机制。

破裂机制重要通过Raban等,用改善的聚合物硫包膜尿素颗粒进行实验而得到的一种包膜尿素颗粒没入水中,水将通过包膜渗入颗粒内部水渗入的速率决定于驱动力的大小、膜厚度和包膜材料的特性驱动力来源于膜内外不同的水汽压力,水汽进入肥料核,溶解固体肥料,引起膜内部压力的累积和增长,最后引起内部膨胀,进而使膜破裂膜的破裂导致肥料养分的迅速释放,破裂的时间取决于膜的机械强度、厚度、包膜颗粒的半径等破裂机制适合于脆而无弹性的包膜肥料,如硫包膜尿素典型的养分释放机制扩散机制,如果膜能抵御内部的压力,肥料就通过扩散而释放,其动力重要是膜内外的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这就是扩散机制扩散机制是通过对聚合物包膜尿素在水中进行释放实验而得到的成果表白,整个释放过程涉及3个阶段:迟滞期(几乎观测不到尿素的释放);恒释期(释放速率持续不变期);滞后期(释放速率逐渐下降期)在迟滞期,水汽进入颗粒,并溶解部分膜内的固体肥料这个过程的驱动力是膜内外的汽压梯度,颗粒的质量、体积、内部压力均随之增大迟滞期的长短由颗粒内部孔隙布满水所需要的时间所决定当颗粒内部的饱和溶液达到临界体积时,养分开始释放,释放速率保持不变直到颗粒内部饱和溶液与固体肥料化学势达到平衡(延滞期)。

膜内部持续不变的浓度是使肥料向膜外的渗出保持不变的动力当肥料核所有消失时,随着内部溶液的浓度减小,释放的动力随之减少,释放速率削弱,这就是释放过程的第3个阶段(滞后期)扩散机制适合于聚合物包膜肥料,如聚氨酯膜,醇酸包膜和聚乙烯包膜肥料等   六.影响包膜控施肥性能的因素1、包膜内外水蒸气压差在迟滞期,水分布满肥料颗粒内部孔隙所需的时间决定了迟滞期的长短;而在恒速期和滞后期,包膜内外的水蒸气压差是控制肥料释放率的核心因素在恒速期,由于包膜内始终是饱和肥料溶液,饱和蒸气压不变,膜外水的饱和蒸气压也不变,包膜内外的饱和蒸汽压差的恒定使得养分释放速率恒定当固体肥料溶解完后,包膜内养分溶液浓度开始下降,包膜内外水蒸气压差逐渐变小,释放速率逐渐下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的郑圣先等人为了研究水蒸气压对包膜型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在相似条件下(温度为30℃,外界环境相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KH2PO4 饱和溶液和KCl 饱和溶液(30℃时,纯水蒸气压为4242 Pa、KH2PO4 饱和溶液为3946 Pa、KCl 饱和溶液为3566 Pa)作为包膜肥料外的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养分释放速率体现为KCl 饱和溶液

2、土壤温度Sharon  Gambash 等人的研究表白,包膜型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速率与温度有关包膜肥料的缓释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差温度对肥料缓释性能的影响体目前如下三个方面:(1)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温度会影响聚合物包膜的渗水性,温度升高,渗水性增大,并且变化量按指数关系变化聚合物包膜材料渗水性的增大使得包膜肥料缓释性能变差由于不同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渗水性变化限度也不同,缓释性能的变化限度也不同样2)温度升高会引起包膜外水的饱和蒸气压和膜内饱和尿素溶液蒸气压之间的压差变大,从而增大养分释放速率3)温度会影响包膜材料的扩散系数及肥料的溶解度当温度较低时,尿素溶解度较低、膜水分透入率低,使得养分释放速率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尿素溶解度增大,养分释放速率增大,缓释性能变差3、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对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速率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养分离子扩散的曲折限度、有效截面积以及土壤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C. B. Christiansen采用一种包膜尿素研究水分对尿素释放速率的影响,当土壤持水率在25~125%时,水分含量对氮释放速率影响较小当肥料颗粒被润湿并开始释放N时,水分对N的释放就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但在土壤含水量很低时,水分含量影响较大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的肖剑等人研究表白,养分释放速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小由此,对包膜控释肥料在旱地土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