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街道总体规划香山街道作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其规划完全参照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求,并按照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执行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5、2002年12月中央领导关于对有关专家对建设苏州太湖文化园区建议的批示6、《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7、《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8、国务院国发[1992]46号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9、一九九二年七月向国务院上报的《苏州胥口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报告》10、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江苏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批复11、国务院国函[1993]83号关于江苏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两个度假中心更名的批复12、《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13、1995-2003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14、省政府关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95年)15、省规院《苏州东山、西山、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16、现状基础资料调查二、规划原则1、 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规划将充分保护好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2、 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度假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度假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规划将从有利于度假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3、 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度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度假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4、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5、前瞻性原则: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目标的矛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而实现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三、现状调研(一)现状概况(1)区位: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北纬30°56′--37°33′,东经119°55′—120°54′,距离苏州市区15公里,距上海95公里,距无锡陆上76公里,水上42公里区内现有公路通往西山、光福和胥口,水路四通八达2)气候:度假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受太湖水体调节作用影响,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1096.9毫米,适宜休闲度假旅游。
3)地质:平原地质为苏州西南较古老的太湖推复构造之局部,湖底海陆相交互的黏土,粉砂土,细砂土沉积地层渔洋山,长沙岛一线岛山形态分布,严格受到断裂构造线的控制,基岩出露明显,除渔洋山东麓和长沙岛屿东缘由小片青龙灰土岩外其他均属泥盆系五通石英砂岩,岩性坚硬4)水文:度假区南部、西部濒临太湖,区内还有两处岛屿,湖岸总长达31.4公里,度假区内河流纵横,横河、香山运河、顺提河横贯东西河水主要有太湖补给,历年最高水位4.92m,最低水位1.95 m,平均水位2.99m渔洋山南麓(5)生态环境:度假区山体绿化资源非常丰富,区内村民注重植树绿化,湖边、河旁、鱼塘、公路边、道路旁、村前村后广泛植树栽花,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区内林场集中,种植树木果林,加之沿开阔的水面,生态环境优越太湖内外两侧坡地、滩地,总面积达上万亩,已形成低滩种芦苇,高滩插杨枊,堤旁栽穗槐的绿色环境二)现状资源概况及分析1、自然资源现状及分析在约25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面积内(香山街道)集中着各种极具潜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有形态各异的山体,有优美的太湖岸线,丰富的水网体系和品种多样的绿化树木其自然地貌条件具有环太湖地区地理特征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1)自然山体度假区内(香山街道)山体自然景观丰富,生态资源良好,山林植被茂盛,形态也基本保持原风貌,但也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①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山体遭到开发建设性破坏马公山和小横山最为严重渔洋山和南旺山等山体由于开山采石而局部有所残缺②山体植被遭受一定程度的毁坏而毁坏的部分又都集中在太湖和太湖大道的主景观面上,使太湖岸线景观受到一定影响③部分山体如南旺山和小横山等由于开挖时间过长,且长期暴露在外,已引起部分水土流失④部分山体(主要是叶山岛东部山体)由于开发的原因已基本失去了山地和山体的地貌特征⑤渔洋山、蒋墩山、穹隆山等主要山体的山麓上分布有大量公墓2)岸线度假区内(香山街道)太湖岸线很长,共计31.42公里沿湖岸线的太湖风景非常优美,岸边生长有多种水生植物,岸上有绿地,加之自然的山石驳岸和太湖水的微澜荡漾共同构筑了度假区沿岸旖旎的自然风光尽管度假区内岸线呈现出较好的风貌和形态,但依然存有不足:①保护利用不足:主要指位于渔洋山西北侧、长沙岛西侧、叶山岛西侧岸线现状岸线是以苇地和自然山石驳岸为主的原生态岸线虽然视觉效果佳,但未被人使用,规划应对此进行合理保护加以利用②建设开发不当:主要指位于长沙岛南北侧和叶山岛东侧岸线,由于被建设成为直墙式护岸,破坏了人们的亲水空间,同时视觉效果也欠佳。
3)绿化太湖度假区(香山街道)处处充满绿意,自然生态优良,区内山体、绿化资源非常丰富,度假区内村民也注重植树栽花,加之开阔的太湖水面,形成区内良好的绿化景观层次①现状高层次绿化主要指山体绿化现状的山体植被绿化较好,但植被以常绿的针叶林为主,林相单一,色叶植物种类少,色相变化单调,花草木少,规划应增加山林绿化的植物种类,形成四季有景的山林景致景观绿化主要指大桥公园和凤凰台其中凤凰台景观较好,但现状规模太小而大桥公园位置重要却建设过于简单,缺少引人入胜的景点、亮点,有待规划进一步加强②现状中层次绿化主要指分布于村庄周边和宅前、宅后的苗圃,培育有广玉兰、红叶李、水杉、香樟等果林以梅、桃、杏、李、桔子、枇杷为主区内果木集中,品种繁多,为度假区绿化锦上添花③现状低层次绿化主要是位于行政机关、高档别墅及重要道路两侧的草地和沿太湖河岸以苇地为主的生态湿地该层次绿化缺乏色彩鲜艳的花卉,规划应加强度假区内花卉品种的设计,在主要景观点、重要节点处应呈现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色香山运河昙花庵(4)水系网状水系密集,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光太湖湖面辽阔,水质较好人工河道基本是东西走向,其中香山运河和顺堤河具有防洪功能。
现状自然水系多呈南北走向,从村边穿过区内池塘、鱼塘众多,水质优良,养殖有鱼、虾、贝类等另外现状灌溉渠、防洪闸等具有一定文化价值尽管度假区内水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现状河道不贯通,有待进一步梳理,防洪河道有待进一步疏浚②个别湖湾及小河的水质因受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污染而有富营养化趋势2、文化资源现状及分析太湖流域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适宜人居的好地方太湖的山川秀气,造就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春秋吴越争雄,直至当代,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这片土地上荟萃了无数中华英杰,留下了数不尽的名人遗址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西施在这里演绎了一场回肠荡气的历史悲剧,著名军事家孙武,在这里著出了传颂千古的孙子兵法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在这里树立了孤标傲世的隐士风范东汉名臣朱买臣也在这里发愤成才,三国时吴国都督陆逊,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父子两代,在这块土地的滋润下名垂千古,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感慨这里的地灵人杰,留下了传世的书法佳作,北宋两代贤相范仲淹与范成大更是从这里走身中国的政治舞台宋代大学者叶梦得,抗金名将韩世忠、梁红玉、明初北京紫禁城的总设计师蒯祥,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王签,明中期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吴门画派巨子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明末书画巨子董其昌,清代大学者王士祯、顾嗣立,洋务运动的骨干人物冯桂芬,乃至近现代在文化、政治舞台上叱诧风云的章太炎、柳亚子、李根源、叶楚伧、严家淦,曾在这里留下了遗踪。
这里名人遗址之大,中国传统文化气氛之浓,在国内堪称首屈一指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恩泽雨露,使无数民间工艺的璀灿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盛开这里是举世文明的苏绣之乡,从汉唐起,这里大师叠出,使苏绣成为世界是艺术百花坛中的奇葩这里是中国苏派微雕工艺的发源地,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工艺品,至今仍为世人所叹服这里是苏式象牙雕刻的大本营,从明代起玲珑剔透的苏派牙雕就风靡全国明嘉靖时期盛极一时的吴门画派,使这里成为全世界收藏家们憧憬的书画圣地,而以蒯祥为鼻祖的“香山派”建筑艺术,又成为中国明清宫式建筑的渊薮自古吴越旌歌地”轻柔委婉的吴曲,历来令人陶醉,这里诞生了高雅宜人的昆曲和余音绕梁的评弹,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几分光辉经过时间的冲刷和历史的沉积,现状仍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1)历史文化遗存度假区(香山街道)现状分布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有6处即昙花庵、董其昌墓、孙武练兵场、二妃庙、二妃坟、蒯祥墓园其中昙花庵和蒯祥墓园是现状开发利用较好的人文景区,但规模较小董其昌墓、二妃庙和二妃坟现状仅留有遗址,尚未进行开发利用,而孙武练兵场已遭破坏2)传统风物香山街道现状分布的传统风物主要古井、古树、古建等其中古树主要分布于尚未开发的山林、村落中,树种有银杏、水杉等,古井主要位于具有一定年代和传统特色的村落内,如湾里村(是一处“村融山水中,人在画中居”的田园村庄),渔帆村(蒯祥故居所在地)。
古建筑位于叶沙岛西侧平头山南的村落内,建筑呈现江南特有的天井式布局另外民居的门牖也呈现出一定的历史遗迹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度假区内(香山街道)的文化遗存较多,但不成系、不成规模,呈现“散珠碎玉”式的布局形态,需要挖掘整理,逐步修复保护三)现状潜质与存在问题1、从现状资料分析可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潜在发展优势较为明显,集中表现为:(1)度假区(香山街道)位于国家重要旅游区域--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域的核心地带,区位条件十分优越2)度假区(香山街道)有公路向北连接光福等景区,向东通苏州市区,向南可达东山镇,并通过太湖大桥与西山岛相连度假区(香山街道)还可凭借水路北通长江,东至上海,南至杭嘉湖,西渡太湖至宜兴及无锡因此度假区对外交通非常便捷3)位于环太湖地区的中心位置,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氛围浓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4)旅游业的良性循环为度假区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5)长三角及苏州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太湖度假区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6)度假区(香山街道)周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江南著名的水乡古镇木渎、光福、东山、西山和石湖等景区,进一步带动度假区的旅游业发展。
7)苏州市“三古一湖”(即苏州古城与古典园林、江南古镇以及太湖)的品牌优势,有利于太湖度假区知名度的提升2、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现状存在问题较多,既有规划层面的问题,也有旅游策划层面的问题1)规划层面存在问题:·规划滞后,指导性差,导致盲目开发建设·土地利用混乱,度假功能不明确·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小,级别低·开发商追求最大利润与政府的短期行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度假区的景观和生态环境2)旅游策划层面存在问题:·“散珠碎玉”式的旅游资源不成系统·休闲度假内容贫乏,度假环境较差,旅游形象模糊,主题不突出,没有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旅游发展主导思想多变,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不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