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34KB
约13页
文档ID:415325848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_第1页
1/13

学前教育史题型:1. 单选2. 名词解释(4个)3. 简答题4. 论述题(2个)5. 材料分析名词解释:1. 颜氏家训;2. 三公、三少、三母制度;3. 艺友制;4.恩物;5. 儿童之家;6. 行为课程;7. 五指活动;8. 武汉蒙养院;9. 整个教学法;10. 欧文幼儿学校;11. 行为课程;12. 幼稚园课程标准;13.活教育;14.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问答题1. 简述张雪门的行为课程2. 评述张雪门的改造民族的幼儿教育目的及现实意义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关于普及学前教育的提法及对当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4. 简述陶行知的“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5. 论述陈鹤琴先生的幼稚园课程思想、活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意义6. 论述张宗麟先生的幼稚园课程思想7. 论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8. 论述夸美纽斯的以感官为教育方式的理论9. 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10. 论述卢梭的感官教育思想11. 福利倍尔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12. 简述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13. 论述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14. 近代中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15. 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16. 简述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17. 雅典的和谐教育名词解释(标注★为重点名词)★《颜氏家训》由颜之推写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科书,用以“整齐门 内,提撕子孙”这部著作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影响最 大的一本家教著作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 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 的典范,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公、三少、三母制度(其中三母制为重点名词)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 德、知识、身体的训练,即为保傅制度西周时期,便有了“三公”、“三少” 之设,西汉以后,保傅制度逐步趋向制度化,并得以不断加强三少”是“三 公”的副职和辅助人员太保、太傅、太师分别从身体、道德、知识等方便对太 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少师、少傅、少保辅助三公师保傅教育使太子时刻处在一 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保证了太子教育质量与此同时,在宫内还有三母制度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共同承 担教养太子的任务子师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的需 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料理睡眠太子、王子早期的道德行为规范 的培养与日常生活起居由三母负责,她们陪同太子居住在专门的宫室之中,承担 养育太子之职。

艺友制① 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艺友制② 艺友制便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 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③ 艺友制幼稚师范教育最大特点、优点: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了师 范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④ 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的情况下,也能培养有质量的师资⑤ 节省时间,一年半到两年结业,缩短幼师 3 年的毕业期限★ 恩物 P340“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之所以 叫“恩物”,按照福禄培尔的理解,这些玩具都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 各方面的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福禄培尔力图以恩物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和创造性,训练他们手的活动技能恩物”是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贡献,他的恩物作为幼儿玩具再 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流传,但由于恩物被赐予神秘主义色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它的进一步推广福禄培尔把游戏视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好活动,强调幼 儿家长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尽情地游戏,不要加以干涉他的游戏理论具有划时 代意义,同时具有宗教色彩★ 儿童之家 P355儿童之家是蒙台梭利于1907年初在罗马贫民区开办的一所招收3-6岁贫民 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不收费,但“约法三章”★ 行为课程 P128我国近代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体系1966年出版的《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中,初步形成“行为课程” 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 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张雪门行为幼稚课程四大特点:1•整体性特征2•个体性特征;3•经验性特 征;4.直接性特征网络)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 程”,他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 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并对实 施中的具体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这一课程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 时对我国当前的幼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五指活动20世纪40年代末,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他以鼓楼 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 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 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

武汉蒙养院1903 年秋,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幼稚园,即湖北幼稚园,也叫武昌 蒙养院,是中国创立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 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湖北幼稚园的教员主要由日本人担任户野美知慧,是日 本来华的最早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重养不重 学"的原则保育幼儿包括发展身体、开发知识,培养行为习惯三方面课程有 行仪、日语等整个教学法由陈鹤琴提出的,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儿 童生活是整个的,教材也必然是整个的,是互相连接不能四分五裂的他主张最 好由一位教师去教,以体现整体性,而不致割裂欧文幼儿学校① 1816年,欧文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一一是英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 机构② 幼儿学校招收1-6岁工人子女③ 重视幼儿智育、德育提倡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开放的教学形式养 成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孩子,反对责骂惩罚儿童④ 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 教育发展开了先河★行为课程① 我国近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初步形成“行为 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②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③ 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首先,这种课程完全根植于生活 其次,课程注意实际行为,生活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④ 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 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幼稚园课程标准① 1932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根据1929年《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修订② 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③ 它分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④ 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特点★活教育“活教育”思想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 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 7 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 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它既 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 育思想融合的产物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是1876年日本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公共学 前教育机构,即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开办的附属幼儿园它不仅是日本学前教育机 构的先驱,在日本学前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明治维新后培养学前教育师 资的一个重要基地。

问答题1. 简述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张雪门在1966年出版的《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中明确提出“行为课程” 的概念,指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孩子们在幼稚园的生活实践,就是行为课 壬口 ”程行为课程的特点:① “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 是整个儿的所以编制课程时如果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统了,反不能引起儿童的 反应② “当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所以编制课 程时,应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的需求③ “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他非常注重幼稚园课程 的整体性、个体性和直接性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法:① 他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所以行为课程的教 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根据设计精选有助于儿童发展 的自然而良好的行为,并进行知道;在进行中必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 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②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其 目标兼顾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其内容来自周围生活环境,其方法采用单元设计教 学法,其实施则以行动为中心张雪门的行为课程】(一)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含义 张雪门明确提出“行为课程”的概念是在1966 年出版的《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中(二)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 张雪门将其行为课程的内容表述为“教材”他 反对把教材当做科目,认为手工、言语、文学、音乐、算术只是教材的种类,只 是儿童的反应动作在幼稚园课程上的名称。

张雪门提出“幼稚园教材是一般在 幼稚园的时候儿童生活的经验”,“教材的范围很大,并不限于一首歌,一件手 工等他将课程内容具体分为三个方面:(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 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如呼吸、攀岩活动等;(2)“儿童的自然环 境”,包括儿童周围生活中的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园中的小动物、 植物、旅行,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与儿 童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临近的地方、各种活动 等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张雪门提出五条标准:1、应合于儿童的需要2、 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 3、应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4、应顾到社会生活 的需要5、上面所诉还没有道及的一切冲动习惯态度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 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张雪门提出实施行为课程的重要原则有:课程固由于自然的行为,却须经过 人工的精选; 课程固由于劳动的行为,却须得到劳动上劳心;课程固由于儿童生活中取材,但 须有远大的客观标准张雪门经过多年的实验,不断该进后,确定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定行为课程 计划,包括单元计划和教学活动计划。

单元计划的包容包括1、动机 2、目的 3、 活动4、活动过程 5、工具及材料张雪门将教学活动计划分为 实施前的准备、实施中的指导和实施后的进展 三个部分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 程”他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 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并对实施 中的具体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这一课程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 对我国当前的幼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2. 评述张雪门的改造民族的幼儿教育目的及现实意义① 铲除我民族劣根性② 唤起我民族自信心③ 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④ 锻炼我民族斗争为争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