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子高度对仰卧起坐成绩变化影响的研究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曹建国 (226351)一、 问题提出 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目正确的测试方法是所有体育教师和测评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测试的操作方法第十六条,对仰卧起坐项目是这样规定的: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这条场地器材的规定,并没有对垫子的弹性、高度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受测者可以自由选择垫子的弹性、垫子的高度进行测试那么,垫子的高度对仰卧起坐的成绩有没有影响呢?小学生适合于在多高的垫子上进行测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成绩呢?为此,我在近一年多的教学时间里对此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研究1、研究对象受测者为本校水平三随机抽取的40名学生(男、女各20名),他们的仰卧起坐的技术正确,测试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完成质量高,所测数据比较真实2、研究时间 2009年9月~2010年11月3、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设计了5cm、10cm、15cm,3个垫子高度,选用了弹性好的海绵垫子,对受测者进行了全面严格的测试所测学生均在各自班集体中,以考试形式记录下来的测试环境对受测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测成绩具有说服力,可信度高4、研究结果实验结果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呈现,20名女生测试成绩(表1)和20名男生测试成绩(表2),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表3), 测试成绩均值变化统计图(图1)1)表120名女生测试成绩记录表编号123456789105cm3934433246353747293310cm4537504748414152363915cm42385248484240543540编号111213141516171819205cm3932353329314642403310cm4340473939375449493615cm44394639403655484935 (2)表220名男生测试成绩记录表编号123456789105cm3743404046374547405010cm4549404145534750516115cm31473745504348474660编号111213141516171819205cm3635354436465340353910cm4042445142415948393915cm43414650404458484140(3)表3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表项目受测人数垫子高度最优成绩最差成绩两极差成绩总计成绩均值女生205cm47291873536.7510cm54361886943.4515cm55352087043.50男生205cm53351882441.2010cm61392292746.3515cm60372391745.7(4)图1 三、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说明:海绵垫子的高度对仰卧起坐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实验告诉我们,水平三的学生在垫子高度为10~15cm时,学生能发挥出最佳成绩。
四、结束语1、本次实验选取面不大,只选取了水平三的学生,实验结果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能客观的反映事件真实情况2、 1分钟仰卧起坐对发展腰腹力量有明显作用,是腰腹肌力量耐力项目1分钟仰卧起坐是女生“达标”项目之一,也是初中毕业体育考试和高中毕业体育会考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次数越多越好,所以,它还有着快速用力的特点 3、仰卧起坐是体能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做得正确的话,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收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反过来说,如果进行不当,仰卧起坐不但是浪费时间,甚至是有害无益 4、做仰卧起坐时应配合以合理的呼吸,在做仰卧起坐时,身体前屈时应呼气,仰卧时应吸气但如果机械地在仰卧时完成整个吸气过程,会不利于动作的完成,因此,为了提高动作的质量,还必须注重技巧,即向后仰卧的过程开始吸气,肩背部触垫的瞬间屏气收腹、上体逐渐抬起,当上体抬起至腹部有胀感时,快速呼气,向前引体低头完成动作 5、做仰卧起坐时,人要躺下,重心下降,如果垫子太软的话,容易使腰部失去支撑力,使腰椎不太舒服,另外还会使动作变形,使动作做不到位,从而影响锻炼的效果6、建议:进行 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时,应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体能,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发挥最佳成绩的垫子高度,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运动成绩,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育理念的落实。